安福的祠堂

2020-12-13 吉安新聞網
    刁山景

  安福縣是江西十八個文明古縣之一,自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至今,已有2230多年的建置歷史。曾設州置郡,是贛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人口中心。

  1984年,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時,在竹江鄉中團村瀘水河邊的二級臺地上,發現了一處西周大型聚落式民居群建築,有水井、印文陶片和紅燒土,證明3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群居,他們不但建立了房屋,還會制陶。陶上有雲雷紋、鋸齒紋、弦紋,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觀念。

  祠堂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祭祀祖先的場所。更早之前的家廟,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地方。

  安福的祠堂,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甚至更前。因為安福唐朝建村的五個村莊,家譜中均有祠堂的記載。宋時修譜建祠十分盛行,明清兩代達到巔峰。可現存的安福古祠堂均為清代民國建築,偶有明代的祠堂,也經改建、擴建,沒有了明代風貌。全縣唯有洲湖塘邊東邊的「奎光堂」尚有明代氣息。特別是大門廊簷下的彩繪,基本保持明代風格,另有江西巡撫在天啟六年為進士劉垂寶題寫的「世科甲第」,足以證明此祠歷史。

  安福祠堂兼容並蓄,匯各家之長,是贛式祠堂的典型代表;青磚黛瓦,藍灰勾縫,馬頭牆、青石門框、小漏窗,既有徽派建築的雅致、精美,又具客家圍屋的高大、恢弘。以楓田松田村的狀元祠、御史大夫第,車田的相帥府;洲湖蔥塘的鬥魁公祠、塘邊的大夫第;金田柘溪的劉氏大祠,廈屋劉氏宗祠;洋門上城的劉氏愛敬堂、九溪的羅氏宗祠;寮塘濛潭的「鄉社遺思」祠、石潭公祠,岡口的周氏郡馬大宗祠;竹江沙溪的心齋公祠;洋溪老居的劉氏宗祠、新居的劉氏宗祠牌樓,鬱斌公祠、輔蓉公祠;嚴田楊梅張氏宗祠、壇洲的劉氏宗祠;山莊荷溪的劉氏宗祠、伍氏宗祠;平都李家李敬止公祠;泰山樓下的彭氏宗祠;錢山保太的四房祠、戚氏宗祠;橫龍洲裡的劉氏封公祠、周氏宗祠等四百多棟祠堂為代表的建築文化,異彩紛呈,豐富多彩。其特點可暫分為四類:一、坊祠二聯式:即前為牌坊,後為祠堂;

  二、凹鬥式:即大門凹進裡收,正廳連享堂;三、廊廡式:祠前為簷廊,後為正廳享堂;四、民居平面式:祠與民居相類似。

  一式為功德、功名、封賜仕宦大世家;二式為富裕、人口較多家族;三式為顯貴、官僚、人口眾多之望族;四式為貧寒、人少的家族。

  二聯式祠堂在內外裝飾上,極盡工巧、不惜工本。外裝飾以優質青石雕刻、磚雕龍鳳、卷草、文臣、文字、楹聯等;屋簷飾以山川形勝、樵獵耕讀、花鳥魚蟲、人物故事等彩繪;內部裝飾以木雕、描金、木雕楹聯、吉祥瑞獸、戲劇故事、孝道、詩文等為內容;斜撐、牛腿、鬥栱、照面枋、冬瓜梁,窗、門、牆壁等上均有畫工、雕作。

  二式祠堂,大門上方有垂罩門、外裝飾有彩繪、楹聯等;內部有木雕、油漆等木作飾物。

  三式祠堂,除外面沒有牌坊以外,內外裝飾形式與二聯祠堂相差不大,甚至超過二聯祠堂。

  四式祠堂,簡約,內外裝飾一般,甚至沒有裝飾。

  安福的祠堂文化內涵豐富,一般都有炫耀門庭的楹聯、家訓。如楓田狀元祠有「兄狀元、弟會元,六年間,壓兩京一十三省豪傑;左太師、右少師,二派下,開四鄉千百萬載書香」;泰山樓下文獻坊(彭氏宗祠)有「忠孝節義」的家訓,還有「三世大夫」、「耕讀傳家」等警勵後人的牌匾。另外還有「隴西堂」、「金陵堂」、「永慕堂」、「愛敬 堂」、「江夏堂」、「一本堂」等堂牌。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其家族的郡望和志向。

  祠堂文化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每個華夏兒女的精神家園,是聯絡血緣的紐帶,是鄉愁,更是牽掛……一棟祠堂,就是一部家族史,千百萬棟祠堂,就是中華民族的興衰史。 讓我們保護好共同的精神家園,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留給子孫正能量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安福搗毀一惡勢力團夥
    隨後,曾某打電話糾集20餘名新幹籍人員趕到安福準備報復。次日凌晨在縣城搜尋張某林未果後,曾某帶領新幹籍人員趕到張某林瓜畲鄉的住處將張某林的小車砸爛。案發後,安福縣公安機關立即組織民警開展調查取證,由於案發地屬偏遠鄉郊,犯罪嫌疑人駕駛車輛及人員複雜等不確定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今年4月1日,王某報警稱被人持刀追砍,縣公安局掃黑中隊高度重視,對案情進行調查。
  • 江西安福:再生稻一年兩茬畝產破噸
    央廣網安福10月14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劉志宏 伍學輝 周木蘭)10月13日,江西安福瓜畲鄉裡湖村的田間人頭攢動,原來這裡正在該村種植的再生稻測產驗收,經現場稱重:1.1畝地收穫稻穀378公斤(溼谷),該地塊頭季產量790公斤(溼谷),折合畝產1061.3公斤。
  • 勒流祠堂:時代傳奇,大隱於市
    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弘揚歷史文化傳統,勒流宣傳文體辦公室攜手順德城市網,特別推出《走祠堂,採家風》系列報導,一起走進勒流各村居,探訪祠堂古建文化和村居風物,挖掘歷史文脈,尋訪好家風好傳統,更好的發揮文化對鄉村振興的助力作用,為美麗文明村居、匠心勒流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 論壇精選丨現在村裡要蓋祠堂讓捐錢,蓋祠堂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這就是祠堂在深層次的自然實質意義。那麼祠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從此祠堂開始正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並且其重要意義一直影響至今。然古之廟制不見於經,且今士庶人之賤,亦有所不得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禮雲)那麼祠堂的意義朱子在這裡提的很明確。即報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
  • 寧德福鼎三槐王氏祠堂
    三槐王氏祠堂又稱「王氏家廟」,坐落於福鼎市太姥山下秦嶼鎮古城南路奎星樓側。由我省出版家、訓詁學、版本校勘家王遐春、王學貞父子建於清道光丁酉年,距今有171年。該祠堂坐西向東,寬15.5米,深30米,總面積465平方米,呈三進兩廊廡的磚木結構。整座廟宇雕梁畫棟,屋頂雙龍戲珠,廟後槐樹濃陰,兩邊亭臺並稱。
  • 安福油桐為林農增收700萬
    安福油桐為林農增收700萬 發布時間:2009-12-08 08:24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三僚經典陽宅案例,著名祠堂蛇形祠,房份制化分析
    人居住的屋宅隨著時代的變更而不斷地推翻重建,但是祠堂卻因為其特殊的意義得以在歷史的洪流中保存下來。走入三僚的地界,大大小小的祠堂隨處可見,這其中最為出名和典型的非蛇形祠莫屬,每年都有無數的風水愛好者前來考察,領略風水的奇妙之處。
  • 安福:時光中綻放的車田-吉安頻道-中國江西網首頁
    安福訊 (簡小娟)安福車田古村,鐫刻並綿延著一個村莊的溫暖記憶。  迤邐待君至  車田村位於「贛中福地」安福縣的東部,楓田鎮瀘水河西北岸,村內有良田千畝。舊時,因地勢高需車水以滿足耕種之需而得名「車田」.這裡水土肥美,物產豐饒,風景怡人,自古以來少有戰火硝煙侵擾。
  • 射洪楊氏家族家訓寫進祠堂"清白"傳家
    射洪楊氏家族「清白」傳家  家訓寫進祠堂,影響後代子孫  古往今來,清官廉吏層出不窮,燦若繁星。東漢太尉楊震,就是兩袖清風的典範,也是當代反腐倡廉的最佳教材。  楊氏宗族祠堂  傳承家訓影響後代子孫  前人示範,後人行之。無論是執政為官,還是持家做人,楊氏「清白」家風,讓社風清明、政風清朗。後來,出生於射洪縣金華鎮的楊澄、楊最也秉承始祖楊震的清廉,在明宣德、正德年間留下清廉正直、約己裕民的清名。
  • 定點安福上門回收高透明矽膠多少錢一公斤
    定點安福上門回收高透明矽膠多少錢一公斤回收矽膠肖先生,勝天矽橡膠回收MKnjwsHDIADdhgs。專注有機矽回收;矽膠製品 模具矽膠 各類矽油 矽膠廢料 矽膠原料,從事全國各地各區域的矽膠回收!
  • 廣州古祠堂前的「旗杆石」告訴你,古代學霸才是真正的曬證狂魔!
    人們會去文曲星朝拜文塔,但古村落祠堂前裸露的旗杆石往往被忽視。說到旗杆石,如今我們看到的大多只是石頭,沒有旗杆和旗幟,如果不仔細閱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就很難發現古代村落科舉考試的輝煌成就。在黃埔村胡氏大宗祠前的小廣場上,有一對石板,芳村聚龍村門口有一排旗杆石,上面全刻著招氏子弟,嶺南四大名園之一的番禺餘蔭山房,是鄔氏家宅,也有祠堂。
  • 在上海這個小鎮上,清代祠堂和老水塔接連「變身」,吸引許多人慕名...
    據介紹,大境堂前身是建於清代的盧家祠堂,其主人盧道昌在清代曾官戶部山東司主事,鹹豐年間參與督辦江蘇團練。盧家祠堂位於張堰鎮歷史風貌保護區內,是張堰鎮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自2015年張堰鎮啟動保護修繕古建築工程後,盧家祠堂得到重新修繕,並於2016年2月引進上海市華僑書畫院。大境堂內的境空間,原為盧家祠堂附近一座廢棄閒置多年且破舊不堪的水塔,經過創意打造,目前已變身成為一個藝術展示空間和文化交流殿堂。
  • 重慶小南海湖底未見水底莊園 羅家祠堂成謎(圖)
    傳言,水下莊園是黔江巨富羅炳然修的羅家祠堂,遇地震形成堰塞湖後,祠堂沉到湖底。  前日,兩名蛙人潛水搜索,但並沒發現傳言中的水底莊園。潛水隊長謝松說,到底有無水底莊園,尚須進一步考察。  記者 韓毅 周舸 攝影報導責編:程衝
  • 【官窯志】祠堂被稱為「周百萬」、鳳凰崗變為鷓鴣坑... 獅山官窯...
    祠堂被稱為「周百萬」、鳳凰崗變為鷓鴣坑......獅山官窯有條村,建築風貌獨具一格,保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村落文化。永和鷓鴣坑的傳說獅山鎮永和村世居村民為漢族,屬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現有周、楊、羅、張4姓。據了解,永和村的周姓先祖是從廣西柳州馬平縣遷到官窯永和定居,因永和其中一個自然村地勢平坦,多鷓鴣鳥前來安巢,故取名鷓鴣坑,曾用名鳳凰崗。
  • 泉州田野調查日記:村民為什麼要修祠堂、拜神靈
    行政村要考察地域範圍、姓氏分部、祠堂、田地、風俗習慣。筆記要有平面圖貌。世德流光坊7月19日上午八點半,饒偉新老師帶隊到達永春霞林村。八點四十四分,開始採訪李德舟老人(66歲,俊字輩,李氏第十六代,李氏宗族會常務副會長)。霞林五大姓:林(人數最多,有祠堂但因修公路而被拆掉)、李、邱、葉、王(人數較少)。
  • 天下伍氏一家親:湖南新化三塘伍氏隆公祠堂莊重禮儀感恩祖宗功德
    2019.3.30日,農曆二月二十四日,湖南新化三塘伍氏隆公祠堂門前紅旗招展,龍騰鳳翔。隆公後裔及各地伍氏宗親在這裡舉行了隆重的十二修譜大會暨祭祀隆公隆母的莊重禮儀。到會的伍氏宗親懷著虔誠的心意,向歷代伍氏先祖叩拜大禮,感恩祖宗功德。然後前往隆公隆母墓前祭祀叩拜。回來後,緊接著召開十二修譜大會。大會始終凝聚著伍氏一條心,團結各地宗親的宗旨,至始至終完成好自家的事業。體現伍氏族人團結強大的力量。
  • 大智刻石記載家族文化 安福發現全國罕見的明代摩崖家譜(圖)
    「文章鋪路」的大智村大智是贛西武功山下距安福縣城約20公裡的一個小山村。它背依官山和相山,兩道清流在村前合為智溪,往西蜿蜒而去。安福作為江西著名的文明古縣,熱衷科舉仕途之士大有人在,而且成績不菲。「父子雙進士」、「一門八進士」、「三部尚書」、「兄弟尚書」,舉不勝舉。當時的彭氏家族,更是「科宦蟬聯」、「英才濟濟」。大智村的彭貫和他的三個兒子彭彥充、彭華、彭禮先後中了進士,入了仕途,時稱「父子四進士」。更令人刮目的是,彭華的族兄彭時欽點正統十三年(1448年)狀元。時隔僅僅6年,即景泰五年(1454年),彭華又一舉考中會元。
  • ...同樣是私會外男,為什麼盛紘讓墨蘭跪祠堂,卻讓如蘭用白綾上吊?
    看過這部劇的大家,相信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同樣私會外男,盛紘為何罰墨蘭跪祠堂,直接給如蘭白綾? 而且墨蘭庶出,而如蘭是嫡出嫡出有事,遠比庶出嚴重,如蘭走出門就是代表了盛家的臉面,如蘭要是出事,讓盛家臉面何存,之後還怎麼在京城立足呢,所以盛紘才會只罰墨蘭跪祠堂,直接給如蘭白綾
  • 客家姓氏之梅州梁氏:梅州有個粵閩兩省共用祠堂,走出後人逾70萬
    為了讓文生公的後人能相聚一地祭拜祖先,回望家鄉,180多年前,梁鑑三公將松源梁氏祠堂重新整修,並命名為「閩粵梁氏宗祠」。從此每年春秋兩季的族群活動日,成為文生公後人相聚的日子。如今,閩粵梁氏宗祠在不斷翻新中保存完好,並成為了松源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懸掛祠堂的木板上雕刻著家風家訓依舊清晰可見,傳承著梁氏先人的優良品德,激勵著世世代代梁氏後人前行。
  • 許氏祠堂通用楹聯
    〖許姓祠堂四字通用對聯〗系承炎帝源出許昌全聯典指許姓的出處和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