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一沙一世界,每個人隱秘的精神世界,都呈現在沙盤遊戲之中,令人驚嘆不已!6月11日晚7時,在聯合同濟心理研究中心2317室,一場精彩紛呈的沙盤遊戲心理沙龍,正在這裡展開…
沙盤遊戲,亦稱箱庭療法 ,是在治療師的陪伴下 ,讓來訪者從擺放各種微縮模具 (沙盤模具 )的架子上 ,自由挑選小模具 ,擺放在盛有細沙的特製的容器 (沙盤)裡 ,創造出一些場景 ,然後由治療師運用榮格的「心象」理論去分析來訪者的作品。這次由沙盤遊戲諮詢師張帆老師,帶領我們一起走進沙盤遊戲的精妙世界!
張帆老師,高級心理諮詢師、預防醫師、沙盤遊戲諮詢師、企業管理顧問培訓師、NLP執行師、美國AAH催眠師、全腦效能指導師、系統排列師,長期接受精神分析動力學理論的學習、體驗和督導,持續學習人本主義、積極心理學、認知療法、表達藝術心理學等。致力於女性、兒童及青少年個人及團體心理諮詢、聯合同濟心理諮詢室主任、心理諮詢師。
張帆老師首先讓各位在場嘉賓,上臺自選一個沙盤模具,談談選取物品的意圖,以及參與這場沙盤的想法和動機。嘉賓們很多都談了自己參加沙盤遊戲心理沙龍的初衷,大家來自各行各業,有老師、畫師、人力資源師等,大家很多是抱著學習沙盤遊戲的態度前來。
當然,也有一對母女是單純來感受沙盤遊戲的。原來,這位媽媽原來公司有專門的沙盤治療室,她常帶自己的女兒去沙盤室玩。後來換了工作,女兒一直纏著想再去體驗沙盤遊戲,看到有聯合同濟有沙盤遊戲心理沙龍,就決定來了。
張帆老師坦陳,自己當初也是受沙盤遊戲的啟發,希望通過自己學習沙盤,治癒那些罹患抑鬱症、兒童自閉症等相關人士,掌握這種調節兒童、成人心理健康的有益工具。
沙盤,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一幅「繪畫」。通過沙盤所呈現的樣貌,來了解人們的心理狀態,比如愉悅、焦慮、煩躁、糾結等心理境況,均能清晰地展現出來。通過喚起童心,人們找到了回歸心靈的途徑,進而身心失調、社會適應不良、人格發展障礙等問題在沙盤中得以化解。
夜色降臨,在燈火通明的室內,張帆老師開始了沙盤遊戲心理沙龍。張帆老師先從20名參加沙龍的精英人士中,通過舉手的方式,選出5名代表,來做團體沙盤。
團體沙盤對於大部分嘉賓而言,都是首次接觸。張帆老師先讓大家感受一下沙礫,有人感受到了清涼、細膩、柔軟、流動性等,天藍色的沙盤容器,大家則聯想到了大海、天空,有人甚至想到了棕櫚樹、宇宙、夏天等。
接下來,張帆老師引導5名代表往沙盤擺沙具,每人有5次機會。大家認真擺放模具的樣子,還真是全神貫注喲!
一位負責現場沙盤記錄的朋友,用心記錄下每個人擺的各種沙具。
經過5次擺沙盤的過程,沙盤中已有椰樹、貝殼、南瓜、桌椅、橋、直升機、天線寶寶、狗、豹、龍、美人魚、珊瑚、房子、海龜、鯊魚等沙具。
之後,代表談論了擺放沙具的用意、感悟,觀察者則談了自己的感受。
其實,心理沙盤運用的是人腦通過外界現象(phenomena)投射到內心的隱秘想像森林,由各種現象背後的「敘事」、表徵引出想呈現在外界觀察者視界的東西。
沙盤遊戲治療以心理分析之無意識理論為基礎,注重共情(Empathy)與感應。在沙盤遊戲中,保持一顆純淨的「童心」,從而獲得治癒,創造與發展,營造出沙盤遊戲者心靈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持續性對話,以及由此而激發的治癒過程和人格發展。
在這次團體沙盤遊戲,眾人受到最初一位代表的心理暗示,感受到的大多是大海、沙灘、家的感覺。在榮格所說的「集體無意識」的影響下,人們很容易受從眾心理的影響。
每個沙盤模具背後都有來訪者所投射的共情、隱喻。在沙盤擺放結束後,張帆老師開始與沙盤代表、觀察者一起對沙盤世界進行探索,努力對沙盤世界進行深入的體驗和經歷,在適當的地方給予共情,以及給出建議性、隱喻性或提問性的詮釋。通過沙盤的擺放、演進,去感受每一個沙具上所附著的情緒,進而感受沙盤所呈現的能量流。
比如,橋代表溝通、心靈聯結,喻示著來訪者有很強的口頭表達、溝通能力;直升機代表無限的可能、開放的心靈狀態,是來訪者心靈能量強大的表徵…
最後,一對母女也進行了沙盤遊戲的體驗。遊戲過程中,母親一直悉心照料著小女兒,瞧她們多開心啊!小朋友在愉快的沙盤遊戲過程中,感受到了家的溫馨、友情的可貴,以及家人的愛,是一次難得的心理體驗。
沙盤遊戲強調非言語性和非詮釋性,而且以體驗和經歷為主。大家通過這次心理沙盤遊戲體驗,充分領略了沙盤遊戲的獨特魅力。作為心理分析的治療方法,沙盤遊戲仍然是在無意識層面上的工作,這也就決定了沙盤遊戲使用的是象徵性的表達方式。相信,在這令人難忘的夜晚,伴隨著夜幕中的沙盤遊戲,人們定將銘記這精彩絕倫的心理沙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