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蔡英文當局所謂的「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一再被推遲出臺,這是不是意味著口是心非的蔡英文已經準備過河拆橋拋棄那些有求於臺灣的香港人?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確實,在全國人大提出要制訂「港區國安法」的時候,蔡英文曾經揚言,一旦香港情勢發生變化,將會全部或部分停止適用《香港澳門關係條例》。這被外界認為是蔡英文在用過香港之後要準備拋棄香港了。
我認為,蔡英文之所以第一時間內就做出這樣的反應,一是基於其根深蒂固的「一邊一國」式思維,也就是,正好借這個機會,進一步跟中國大陸切割。既然香港是中國大陸的,那跟我臺灣就沒有什麼關係了,你們自己去鬧吧;二是要緊跟美國,向川普政府表忠心,既然美國都準備依據《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來取消香港的特別關稅區地位,那我臺灣也必須要通過停止適用《香港澳門關係條例》來表一個態。
不過,很快蔡英文就發現自己做得太草率太魯莽了。因為根據調查,臺灣居然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贊同所謂的救援香港,並希望當局立即拿出行動方案。同時,民眾還對蔡英文用完香港之後立即就抽板的做法相當反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才下令各部門儘快拿出一個所謂的「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
而原定於今天拿出的方案,之所以會再度被推遲,並不是因為蔡英文當局又變卦了,而是因為他們的「階級鬥爭的警覺性」又上來了。也就是,蔡英文當局擔心,一旦倉促推出這個方案,可能會有一些來自大陸的特工混入到來自香港的移民隊伍當中,於是,他們採取了一慢二看三通過的謹慎態度。
直新聞:那在你看來,蔡英文當局準備接受大量香港移民的目的究竟何在?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首先我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無論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還是臺灣地區,他們在接受香港的移民問題上的熱情都非常高,動作也非常快,有點爭先恐後的意味在裡面。但與此同時,他們在宣傳上,又都將那些準備移居當地的香港人稱為「難民」或是「政治難民」,甚至要建立集體安置點來對這些香港人進行人道主義救助。我認為,這顯然是在打一場輿論宣傳戰,也就是要趁機搗毀正在進行大國崛起的中國以及國際化大都市香港,尤其是搗毀香港的「一國兩制」。
事實上,這些準備移居英美以及臺灣的香港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既不是「港獨」分子,更不是「暴亂」分子,因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並不認同「港獨」,更沒有參與香港街頭的「暴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只是對「一國兩制」存在誤解以及對香港的前途憂慮的中產階層。根據調查,他們主要是通過投資移民與專業技術移民兩大管道移居境外。也就是說,他們大多是香港的財富精英與知識精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相關國家和地區才會爭著搶著向他們敞開大門。
而在我看來,蔡英文當局在香港問題上,更是想「一魚兩吃」。第一種是「政治吃法」,也就是利用香港問題來撈取自己的政治資本。現在倒過頭來我們可以說,正是因為炒作香港問題,蔡英文與民進黨才會在今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中雙雙贏得大勝,要是沒有香港問題的爆發,蔡英文最終能不能戰勝韓國瑜,都會是一個未知數;蔡英文對香港問題的第二種吃法是「經濟吃法」,也就是準備利用大量接受香港移民的機會,準備挖走香港的財富與精英,準備掏空香港。
為此,蔡英文當局甚至懷揣著一個如意算盤。他們認為,一旦美國真的取消香港的特別關稅區地位,那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勢必保不住,這就給了臺北市一個趁機取而代之的機會。而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上,臺北第一缺的是國際金融人才,第二缺的是資金。而這兩個缺陷,正好可以通過接受香港移民來解決。我想,這就是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會警告民進黨當局不要趁火打劫的原因。
直新聞: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近日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稱,臺灣與美國在香港「修例風波」曾經擔任要角,試圖煽動香港的反政府運動。對此,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想,無論是美國還是臺灣,插手介入香港的「修例風波」,都應該是絕密的地下行動,是只有情報部門才能掌握的資料。而李家超接受《南華早報》的專訪公開談論這一事件,顯然是有相關的情報資料做支持的,是在借著這個機會提點一下美國與臺灣,「你們所做的事情,不要以為我們不知道」。
當然,我手上並不掌握這些情資,我只能從邏輯上來做一個推斷。我覺得,蔡英文當局在私底下積極介入香港問題,在邏輯上也說得通的。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了,解決港臺問題,尤其是先解決香港問題,再解決臺灣問題,已經提上了中央的議事日程,甚至是已經成為了中央的當務之急。而且,落實好香港的「一國兩制」,就是要為將來在臺灣實施「一國兩制」做示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蔡英文當局來講,保香港也就是保臺灣,推「港獨」就是在保「臺獨」,只要在香港問題上添亂,讓大陸無法順利地解決香港問題,那麼,大陸就無法騰出手來解決臺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