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直新聞:對於島內傳出蔡英文將於12月底出席五月天的演唱會,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回應稱尚不知情,但同時又表示 「我們對待兩岸交流,包括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態度和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對此,你做何解讀?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國臺辦新聞發言人的說法雖然只有短短一句話,而且看上去似乎並沒有正面回應這件事情,但是我相信幾乎所有關注臺海局勢的人,都應該掂量得出來這幾句話的分量有多重。
國臺辦發言人說,「我們對待兩岸交流,包括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態度和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那麼什麼是大陸對待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態度和立場?我認為,就是「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所有交往的政治基礎和前提條件。
從這個邏輯上來推理,認同「臺獨」拒絕「九二共識」的蔡英文,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突然現身五月天的演唱會,這顯然會被大陸認為是一個政治動作而不是一個文化藝術活動,因為蔡英文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在選前拉年輕人的選票。在這種情況下,假如五月天不反對蔡英文的站臺,那就反過來等於是五月天在為蔡英文站臺,為「臺獨」站臺。
那在大陸看來,這就是在碰觸了兩岸交往的政治底線,而碰觸了政治底線,五月天就會失去前往大陸進行文化交流尤其是開演唱會的機會,就會失去大陸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大陸官方不採取限制措施,以大陸民眾的政治覺悟與愛國熱情,也不會輕易原諒五月天。而在這一方面,已經有很多臺灣藝人因此而栽了跟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傳聞出現後,蔡英文當局進行了否認,說並沒有做這個方面的安排。這一補救措施,看似已經為這一事件畫上了一個句號。不過在我看來,蔡英文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揩了一把五月天的油,不僅因此而讓自己成為了新聞輿論尤其是年輕人關注的焦點,而且又一次挑起了兩岸的意識形態對立,企圖製造了「大陸打壓臺灣藝人」的恐怖氛圍。
QUESTION
直新聞:國民黨籍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牛津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臺灣應對統一問題保持開放的選項。對此,你又做何解讀?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大家知道,馬英九在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期間,他提出的招牌性兩岸政策主要有兩項,一個是認同「九二共識」,另一個就是「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這兩項政策,到現在為止,仍然在影響著國民黨,甚至被不少淺藍民眾當成了「兩岸政策的神主牌」。
然而,這兩項政策在藍營尤其是國民黨內的影響,跟在大陸方面則是不一樣的。大陸的「一中」,指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尤其是其中的「不統」,則遭到了廣大大陸民眾的詬病,甚至相當一部分大陸民眾因此而至今不肯原諒馬英九。
那麼,實事求是來講,現在馬英九在不久前公開提出「不排除兩岸統一」之後,又在牛津大學演講時進一步明確提出「臺灣應對統一問題保持開放的選項」,相對於過往的「三不政策」,這顯然是一個進步。同時它也意味著,馬英九可能已經意識到了當年提出「三不政策」尤其是提出兩岸「不統」,已經犯下了一個嚴重的、戰略性的政治錯誤,為此他願意反省與修補。
不過我認為,馬英九提出願意把統一作為選項,這雖然是一個進步,但是,這一主張在邏輯上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容易給別有用心的人尤其是「臺獨」勢力鑽空子。因為既然統一僅僅是選項,那就意味著除了統一之外,臺灣還有包括「獨立」在內的其它選項。這顯然跟馬英九「三不政策」中的「不獨」,又是相互矛盾的,也跟國民黨長期以來反對「臺獨」的政策主張是矛盾的。
尤其是,雖然馬英九已經修正了他的「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但我認為它仍然不可能被大陸所接受。因為在大陸看來,「臺獨」絕對不可能是選項,兩岸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統一,而且這是唯一的選項。
對於大陸來說,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兩岸維持現狀,都不是最終的結果而僅僅是邁向統一路上的一個必經的過程,大陸不可能接受兩岸永遠維持現狀。
QUESTION
直新聞:那對於蔡英文到臺南為民進黨籍的民意代表參選人林俊憲站臺輔選,並首度跟前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同臺同框手牽手一事,你又做何解讀?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這顯然是民進黨的一個具有高度政治象徵性意義的刻意安排,其目的就是要向外界發出一個強烈的政治暗示,即民進黨已經進一步完成了內部整合,蔡英文與賴清德組成「蔡賴配」已經是一個可以期待的事情。
記得在早前的評論中我曾經做出過兩個判斷,第一個是,把島內的執政權從蔡英文手上轉移到以賴清德為首的新生代手上,一直是以辜寬敏、陳水扁為首的民進黨內「急獨派」的主要訴求,為了完成這一心願,他們也一直在為此鼓與呼。而權力轉移的最佳方法,就是要促成「蔡賴配」,讓賴清德提前卡住臺灣地區領導人副手的位置,才有利於在四年之後把權力從「獨母」蔡英文手上順利交棒到「獨孫」賴清德手上。
而從最近一段時間綠營內部的情勢來看,促成「蔡賴配」讓賴清德提前卡住接班人位置,已經從「急獨派」的共識,變成了民進黨全黨的意志。我的第二個判斷是,由於有共同的「臺獨」目標,蔡英文與賴清德兩個人之間並不存在著什麼生死矛盾,前一段時間的兩人的「不合」,實際上是在相互鬥意氣,是權力之爭。
對於蔡英文來講,她在初選期間,實際上是一直在「倒追」賴清德,希望形成「蔡賴配」以發揮「1+1大於2」的效應,但是賴清德一直不尿蔡英文,堅持要走完整個初選。而現在,情勢已經改變了,蔡英文翻過身來了,不僅擊敗賴清德贏得了初選,而且民調已經反超韓國瑜十多個百分點。
在此情況下,蔡英文就可以反過來拿俏了,甚至可以趁機報復或是修理一下敢於在初選期間「犯上作亂」挑戰自己的賴清德,也就是即使要搞「蔡賴配」,你賴清德也必須要向我低個頭認個錯。那麼,繼前一段時間不僅公開表態願意力挺蔡英文,甚至親自前往美國為蔡英文競選造勢之後,現在賴清德又願意跟蔡英文同臺同框助選,那就意味著,賴清德已經以實際行動向蔡英文「認了錯」,發出了願意屈尊在蔡英文的旗下,接受「蔡賴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媒體今天訪問是否「蔡賴配」有望時,蔡英文滿臉堆笑著回應說,「民進黨會團結,在最適當時機提出最佳組合」。
我個人認為,這不僅意味著蔡英文已經原諒了賴清德的冒犯,而且已經在心理上默認了「蔡賴配」就是民進黨的最佳組合,只不過現在還不是宣布「蔡賴配」的最佳時機。
而蔡英文在自己的民調領先國民黨的韓國瑜的情況下,仍然願意接納「蔡賴配」,其中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團結衝擊民意代表的選情,因為當前民進黨的政黨票仍然落後於國民黨。
那麼,在民進黨的「蔡賴配」已經是呼之欲出的情況下,國民黨的「韓朱配」也將會是一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事情。由於韓國瑜民調大幅落後於蔡英文,即使「韓朱配」都不一定能夠戰勝錦上添花的「蔡賴配」。因此,韓國瑜與朱立倫根本就沒有不合作不團結的本錢。
來源: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