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遼闊蒼穹茫茫宇宙無限遐想,是不是真會有那麼一天,人類離開地球,飛往另一個未知的星球?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請打開這本關於太空的科普經典《暗淡藍點》,這部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著作,將會為你打開通往太空的大門……
卡爾·薩根—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科普作家,作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專家,卡爾·薩根多次參加宇宙飛船的科學設計和資料分析工作,掌握了大量關於太陽系、外太空的詳實資料,他將這些資料融入大膽的想像中,完成了這部貫穿遠古與未來的科普著作《暗淡藍點》。
在書中卡爾·薩根用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了天文學的前世今生,以及人們對於宇宙的認識過程,更重要的是,在書中,卡爾·薩根提出了保護地球環境的問題。他通過對天體的觀察,發現地球的生態環境正在日益惡化,臭氧層枯竭、溫室效應、核冬季這三個問題,正在威脅了人類的生存環境。
美國《每日新聞》曾經這樣評價卡爾·薩根:「薩根是天文學家,他有三隻眼睛,一隻眼睛探索星空,一隻眼睛探索歷史,第三隻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維,探索現實社會……」,《暗淡藍點》這本書正體現了他的這種科學的全局觀。
一,回溯天文學的發展歷史,科學的進步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從100萬年前會用火的原始人開始,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仰望天空,對於他們來說,「觀測天象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究竟誰是宇宙的中心?對於這個問題,哲學、宗教、科學進行了曠日持久地爭論。地心說、日心說、《聖經》、泛靈論世界觀、亞里斯多德、柏拉圖、哥白尼、伽利略等等,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經歷了從懵懂到覺知地演變,直至今日,宇宙的奧秘仍然是懸而未決的謎題,果然應了那句話:「天文學令人感到自卑並能培養個性」。
二,從發現第一顆行星開始,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
在書中,卡爾·薩根列舉了大量人類在天文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這些都足以證明人類對太空的嚮往生生不息。
書中還提到了兩艘「偉大」的飛船—「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這是美國航天局於1977年8月和9月分別發射的兩艘宇宙飛船。之所以稱它們偉大,是因為在此之前人類對太陽系是一無所知的,這兩艘宇宙飛船的發射為我們打開了通往太陽系的大門,也為子孫後代開闢新途徑提供了可能。
就像本書的標題《暗淡藍點》,也是薩根通過「旅行者1號」拍攝的地球照片產生的靈感。當時,「旅行者1號」正接近太陽系邊緣,薩根提議讓飛船轉身,拍一張地球的照片。就是這樣一個提議,使人們看到承載了幾十億人口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不過是一個「暗淡藍點」。
薩根這樣寫道:「每個最高領袖,每個劣跡斑斑的刁徒,每個大獨裁者,每個你曾經愛過的人,大家都出現在這個暗淡藍點上。大家鬥得血流成河,可爭的是什麼呢?爭的是對一個小點上的一小塊地方有片刻的控制權」。
這是薩根獻給這個世界的最好禮物,它給我們帶來很多精神上的頓悟。
三,逃離地球,飛越太陽系,科學的想像力猶如太空一樣漫無邊際
很早以來,人類就產生了離開地球,尋找另一個家園的想法。月球曾經是人們最想去的地方,但是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號登月 成功,打碎了人們「到月球上生活」的夢想。
接下來對火星、土星、金星地探測表明,目前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由此,薩根提出了保護地球的境的嚴肅課題。《暗淡藍點》不僅是一本關於太陽系、銀河系以及宇宙的科普書,而且也向讀者傳達了濃鬱的人文主義精神。
卡爾·薩根既是一位理性的科學家,也是一名充滿激情的探險者,他用畢生的精力向人們講述對遙遠太空的渴望和嚮往。
終有一天,人類會在太空的新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家園,就象現在卡爾·薩根為我們預見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