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暗淡藍點

2021-03-05 濮鴻文摘

                            暗淡藍點

       1990年農曆正月十九,這一天是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旅行者一號」飛離地球60億公裡,向荒涼的太陽系邊緣前進。拍攝了一張著名地球照片,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

       這張照片被稱為「暗淡藍點」,這張照片是太陽系第一張全家福。由60幀拼接而成,拍攝視角偏離黃道面約32度。太陽在一圈圖像中位於中心,用相機最暗的濾片和最短的曝光時間拍攝而成。

        在八大行星中,水星和火星未能成像,木星和土星成像比較清晰,甚至能看到土星環。天王星和海王星則比實際上大很多,是「旅行者一號」在拍攝過程中移動造成的偏差。地球和金星僅僅是微弱的光點。

       一張普普通通的照片,興許對於世人來說,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可就是這張天文學角度的照片會使人洞悟到人生的真諦。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博士受這張照片啟發在1994年寫成了同名著作《暗淡藍點》。他在書中寫道:「它就在這裡。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他們的一生.」

       委實說,世間的大多數人都各有各的遺憾,我們也總是在時光的兜兜轉轉和錯錯落落間不能如願。     

        命途多舛也好,時運不濟也好,都應該開開心心的面對,即便丟失了世界,我們還有自己。生命中有太多猝不及防的失去,太多事與願違的到來,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足夠珍重。

       很榮幸,我與這張「暗淡藍點」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在年華的成長中經歷了許多,也學到了很多,感謝給予我生命的至親,感恩人生所有的遇見,感懷歲月的美好。

       人生無往,歲月靜好,唯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才不枉此生的來過。

        文末,願我們每一個人都開心幸福…

      

                  二〇二〇年三月二日

                         下午17:02

誠摯感謝您的鼓勵~

相關焦點

  • 《暗淡藍點》書評|問天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請打開這本關於太空的科普經典《暗淡藍點》,這部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著作,將會為你打開通往太空的大門……卡爾·薩根—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科普作家,作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專家,卡爾·薩根多次參加宇宙飛船的科學設計和資料分析工作,掌握了大量關於太陽系、外太空的詳實資料,他將這些資料融入大膽的想像中
  • 「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
    《暗淡藍點》Credit: NASA/JPL上面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處拍攝的地球,名為《暗淡藍點》,這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新版本的「暗淡藍點」
  • 【太空H5】暗淡藍點
    案例:暗淡藍點品牌:騰訊WE大會亮點:1.創意定位
  • 《暗淡藍點》:科學研究與實驗下,是探尋人類的太空家園
    「暗淡藍點」象徵著我們地球的家園,在探索宇宙的飛船上遙望地球,就是一個暗淡藍色的球體,因為我們地球「七分海洋三陸地」,在太空中看到的便是蔚藍的大海,於是本書被命名為《暗淡藍點》。《暗淡藍點《暗淡藍點》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每一章前面作者的引言,特別的優美,往往能引起我很大的共鳴,讓我很想把它背下來。如果你喜歡科幻小說,對未來充滿好奇,嚮往科學,《暗淡藍點》值得一看。
  • 重新處理的「暗淡藍點」:旅行者一號最後一次回望的家園
    這張迴腸盪氣的,被稱為「暗淡藍點」的照片顯示,從太陽系外圍看,在浩瀚的太空中,地球是一個單一的亮藍色像素。現在,美國宇航局和噴氣推進實驗室使用最先進的圖像處理軟體和技術來重新處理這幅30年前的圖像,提供了一個新的和改進後的版本。JPL軟體工程師和圖像處理師Kevin Gill領導了這項工作,我們經常《Universe Today》上發布他的圖像。
  • 馬斯克為卡爾·薩根著作《暗淡藍點》加上自己的「序言」
    在Lex Fridman的人工智慧播客新一集節目中,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要求馬斯克朗讀卡爾·薩根(Carl Sagan)著作《暗淡藍點》 (或《預約新宇宙》(Pale Blue Dot)中的一段文字。但這位執行長保留了自己的一些見解,以提供21世紀的後馬斯克時代意見。
  • 《暗淡藍點》拍攝25周年
    《暗淡藍點》,是一張由旅行者1號拍攝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
  • NASA重洗著名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NASA重洗著名老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30年前的情人節,「旅行者一號」已經飛離地球60億公裡,向荒涼的太陽系邊緣前進。在它的有生之年,很可能不會再遇到任何一個天體。
  • 人類生存的「暗淡藍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原標題:【原創】2020騰訊WE大會 | 人類生存的「暗淡藍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1月7日,一年一度的
  • 《暗淡藍點》:天文學家兼科普大師眼中的星際移民
    在諸多介紹天體物理學的科普作品中,《暗淡藍點:探尋人類的太空家園》是一本閃耀的科普名著。首次出版於1994年的《暗淡藍點》一書以地球為主題,共22章,體現了薩根有關環境保護和太空探索的一系列重要觀點。薩根由此首創了「暗淡藍點」(Pale Blue Dot)的名詞,意指地球只是太空中一個不能自己發光的暗淡的藍點。作者指出,在浩瀚的宇宙劇場裡,地球只是一個極小的舞臺,人類自認為在宇宙中擁有某種特權地位的妄自尊大,是何等的愚蠢。
  • NASA重製1990年旅行者1號拍到的「暗淡藍點」圖像
    1990年2月1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1號」(Voyager 1)探測器拍下了一張遙遠的「家」——「暗淡藍點」圖像,讓我們對地球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據悉,該照片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是太空中的一個小斑點。而該太空飛行器於1977年發射升空,當時距太陽37億英裡(約60億公裡)。
  • 0.12個像素,一本《暗淡藍點》,一部了不起的極簡天文史!
    而在這張「全家福」中,有一個渺小的「暗淡藍點」,雖然僅有0.12個像素,但顯得那麼與眾不同,這是我們在宇宙中對地球的回眸一望!背後促成這條指令的,是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對此,他並不是想做一個專門的研究,他只是想讓我們人類擁有這樣一張照片,來理解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 NASA從太空向地球拍攝的標誌性圖像「暗淡藍點」在21世紀進行更新
    圖1/2(圖片來源:美國航天局/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一名藝術家的插圖顯示了旅行者1號和行星在飛船拍攝標誌性的「暗淡藍點」照片時的位置。相關知識《暗淡藍點》 (Pale Blue Dot),是一張由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Voyager 1 space probe)拍攝於1990年2月14日的地球照片,距離大約六十億千米(37億英裡,40.5AU),是那天太陽系圖片全家福系列的一部分。
  • 超越《暗淡藍點》:NASA 新視野太空飛行器捕捉到有史最遠星體圖像
    IT之家2月9日消息 NASA於2006年發射了新視野號(又稱新地平線號)太空飛行器,其在今年12月拍攝到了人類太空飛行器有史以來最遠星體圖像,超越了此前旅行者1號所拍攝的《暗淡藍點》。
  • 「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 旅行者1號探測器43年222億公裡的星際旅行
    下面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的宇宙外太空所拍攝的地球作品,名為《暗淡藍點》,這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距離地球最遠的最著名的地球照片,畫面中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這張照片觸發了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博士的靈感,寫成了《Pale Blue Dot》。
  • 「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 旅行者1號探測器43年222億公裡星際旅行
    >旅行者1號拍攝到的「太陽系全家福「.jpeg下面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的宇宙外太空所拍攝的地球作品,名為《暗淡藍點這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發布的新版本「暗淡藍點」圖像.jpeg今年為紀念「
  • 有「三隻眼」的卡爾·薩根博士離世86周年後,暗淡藍點的魅力不減
    《暗淡藍點》這本書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講故事的方式,向我們介紹空間天文學興起後太陽系研究的新進展。  本書作者卡爾·薩根,是一位令世人仰慕的「科學先生」,是美國著名天文學家,也是享譽全球的科普大師。  可是不幸的是,在他剛過完60歲生日的時候,就被診斷出患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和疾病頑強地鬥爭了近兩年時間後,薩根因感染肺炎而離世。
  • 《暗淡藍點》|群友之聲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看了之後非常感慨,他在1994年出版了《暗淡藍點》一書,並在1996年的一個畢業典禮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講。"人類的裝模作樣,自以為是和錯覺都被這暗淡的光點所挑戰。地球只是浩瀚宇宙裡一粒孤單的微粒而已"。如今的我們更應善待大自然,團結合作,珍惜並重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 《暗淡藍點》給予我的生命啟示,更多的是美食的浮想(中篇)
    地球在廣闊無垠的宇宙裡更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它是旅行者在太空64億公裡距離時,驚鴻回眸的暗淡藍點。
  • ▏白眼河燕:"暗淡藍點"的微小過客
    著名的」暗淡藍點「照片,由「旅行者1號"於1990年2月14日拍攝,引自NASA1963年對於地球,這個被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和科普作家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