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常躺在雪地中,仰望著星空,浩瀚的銀河之中繁星閃爍,蒼穹神秘而幽邃。
我國自古就有: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這類有關人類起源和浩瀚的宇宙天宮的神話故事,受人讚美,引人思考,令人神往也促人獵奇。
日月星辰的運動、結構和演化,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門科學——天文學的主要內容。
人類棲息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個成員,而太陽也不過是銀河系裡幾千億顆恆星中的一個平凡存在。
浩瀚無垠的太空和豐富多彩的天象奇觀,都深深地吸引著對天文心存喜愛的人。
《暗淡藍點》這本書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講故事的方式,向我們介紹空間天文學興起後太陽系研究的新進展。
本書作者卡爾·薩根,是一位令世人仰慕的「科學先生」,是美國著名天文學家,也是享譽全球的科普大師。
可是不幸的是,在他剛過完60歲生日的時候,就被診斷出患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和疾病頑強地鬥爭了近兩年時間後,薩根因感染肺炎而離世。
一顆僅僅運轉了62個年頭的不平凡的大腦,在大洋彼岸永遠地停止了思考。
懷著對科學和科學傳播事業的無限眷戀,迷信與偽科學的深重憂慮,懷著對「地外文明」探索的殷切期待,卡爾·薩根走了,至今已離開我們已經86周年了。
他實在心有不甘,因為他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做完;但他亦感欣慰,因為他從科學研究之中延伸出來,傾注了滿腔熱情的寫作、講課、演說和電視節目,已經使得全世界的千百萬人受益,並激勵了許多年輕人投身科學的事業當中。
薩根懷疑任何沒有證據的關於外星生命的傳說,但他同時又是探索外星生命證據的積極參與者。
他有句流傳很廣的名言:
非同尋常的結論需要非同尋常的證據。
由此可見,薩根「是科學和理性、冷靜與激情兼具的科學人」。
但卻遠不止於此。
美國《每日新聞》曾對薩根大加讚賞如此誇讚:
薩根是天文學家,他有三隻眼睛。一隻眼睛探索星空,一隻眼睛探索歷史,第三隻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維,探索現實社會……
薩根的夫人認為,薩根將懷疑主義和對未解之謎的探索視為同樣重要,並努力將其融合在科學事實、科學價值觀和科學方法的傳播中。他的這一做法,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而事實也是如此。當薩根因電視系列片《宇宙》的播放,而在世界範圍內聲名鵲起之時,他的科普作品也開始走進我國讀者的視線。
暗淡藍點可以說是薩根別有深意的首創語,它特指從太空中遙望所見的地球形象。
是一張由航海者1號拍攝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亦由這張照片使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博士因而得到靈感,寫成了《暗淡藍點》一書。
《暗淡藍點》的敘述風格則宛如一部縱貫往昔、今日與未來的史詩,於宏偉縝密間編織著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
人類的祖先,最早都曾露天居住。他們對於夜空和天體,無疑是熟悉的。因為天體的運行規則,不僅僅是令人讚嘆和肅然起敬的現象,還是確定時刻和季節的唯一方法。
對於那時的獵人、採集者和農業為主的民族來說,觀察天象有時候是一樁生死攸關的大事。
天文學家們一致宣稱,圍繞整個地球走一圈,在我們看來,似乎是無窮無盡的,但與浩瀚的宇宙相比,它不過像一個小點。
的確如此,在浩瀚如煙的宇宙劇場之中,地球只不過是一個極小的舞臺。它是一顆自己不能發光的藍色行星,太空中一個暗淡的藍點。
想想自古以來那些帝王將相為了地位權勢而殺戮得血流成河,他們的輝煌與勝利,使他們成為光點上一個部分轉眼即逝的主宰;想想那些戰爭中的殘暴罪行,他們的誤解何其多啊,他們那麼急於互相殘殺,他們的仇恨那麼強烈。
然而,這一切也終究不過是我們虛構之中的妄自尊大,在浩渺的宇宙之中擁有某種特權地位也不過是一種錯覺。
關於對天體運行規則的認知在不斷地發展前行,關於太陽或者地球誰是宇宙的中心也爭論已久。
在銀河系中,大約有4000億顆恆星。人類從未停止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之旅。從地球出發的空間飛船,現在已經飛過幾十顆行星、衛星、彗星和小行星。
飛船上裝載著照相機、測量熱量與無線電波的食品、測定化學成分的光譜儀,以及很多其它精密的儀器和裝置。
但遺憾的是,我們在太陽系的任何地方都沒有找到生命的跡象。
在這裡或者那裡,在太空點點繁星之中,或許也有與我們相似的星球在繞其他的恆星旋轉著。那些星球上的生物抬頭望天的時候,是否也會和我們一樣在問,還有誰生活在黑暗之中?在銀河系中是否有生命和智慧在此起彼伏?
宇宙永不停息地在延伸,但在未來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外星人,整個宇宙中獨一無二的人類都來自於地球。
他們將抬頭凝視,在他們的天空中竭力尋找那個藍色的光點。他們不會由於它的暗淡和脆弱而不熱愛它。
正如薩根所說:
「有人說過,天文學令人感到自卑並能培養個性。除掉我們小小世界的這個遠方圖像外,大概沒有別的更好辦法可以揭示人類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對我來說,它著重說明,我們有責任更友好地相互交往,並且要保護和珍惜這個淡藍色的光點——這是我們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園。」
或許,薩根正是藉由「暗淡藍點」的意蘊,來期冀我們能對人類真實的環境獲得某種精神感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