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布新版母星照,三張「暗淡藍點」觸碰你的宇宙觀……

2020-11-25 騰訊網

今天,NASA應時公布一幅21世紀新版「暗淡藍點」,這是在向30年前情人節旅行者1號拍下的那張曠世奇照致敬。

下面我們就來領略三組「暗淡藍點」:21世紀新版修復照、20世紀原始照、21世紀新版拍攝照。

▲21世紀新版修復照:由NASA旗下的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成像處理技術工程師凱文·吉爾(Kevin Gill)對原始照片進行了全新數位技術處理,圖像變得細膩,減少了顆粒感。

讓我們人類目前的唯一家園——暗淡藍點(Pale Blue Dot)看起來更清晰些。

與此同時,NASA還公布了另一組新照片,被譽為「太陽系全家福」,旅行者1號拍攝其他5顆行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太陽的集合照,由60張圖像拼接而成。

這幅「實拍全家福」看起來要比技術渲染出來的「藝術全家福」更真實。

▲20世紀原始照:旅行者1號拍下的那個著名的「暗淡藍點」。

整整30年前的1990年情人節,當時旅行者1號已經飛過冥王星軌道,距離地球64億公裡,拍下最後一批照片,其中就有著名的暗淡藍點——地球。

這是在著名科普作家、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強烈建議下,旅行者1號拍下的世紀傑作:地球只是浩瀚太空裡,一個毫不起眼的淡藍小不點兒。

薩根為此感慨萬千:

「在龐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們的行星是一個孤獨的斑點。由於我們的低微地位和廣闊無垠的空間,沒有任何暗示,從別的什麼地方會有救星來拯救我們脫離自己的處境。

除了這張從遠處拍攝我們這個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沒有別的更好辦法可以揭示人類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對我來說,這強調說明我們有責任更友好地相處,並且要保護和珍惜這個淡藍色的光點——這是我們迄今所知的惟一家園。」

而旅行者1號(Voyager 1 )光是拋物面天線直徑就有3.7米,發射質量達825公斤,屬於中型太空飛行器(500~1000公斤)。

截至目前(202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42年零5個月8天,遠離地球222億公裡,距離我們148個天文單位,發出的信號需要23個小時36分鐘才能到達地球,成為名副其實人類發射最遠的太空飛行器和人造物。

▲21世紀新版拍攝照:這是兩年前在100萬公裡外的瓦力,傳回的21世紀版「暗淡藍點」。

還記得2018年5月5日,NASA發射今年最重要的星際探測任務吧——

對,主角就是洞察號火星探測器。

與此同時,還有兩顆立方體衛星做伴,作為通訊/導航衛星,輔助洞察號探測器。他倆名叫MarCO-A、MarCO-B,暱稱更有名更好記:就是《機器人總動員》裡的瓦力、伊芙

感概之餘,問題來了:眼前這張照片啥時拍的?距離我們多遠?

2018年5月9日,即發射4天後,瓦力在距離地球100萬公裡的深空,使用魚眼相機拍攝的當天第一張照片。

要知道,這背後可是藏著好幾個人類第一!

瓦力、伊芙作為立方體衛星,需要飛越6個月、4.84億公裡,飛往火星,這是人類航天史上和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批進入深空領域的立方體衛星

由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研製的瓦力、伊芙,規格只有10×20×30釐米,屬於立方體衛星範疇。

既然是首批立方體衛星進入深空,當然拍下的照片也是前所未有的。瓦力給我們地球月球拍下這張合影,也是第一張由微小型太空飛行器拍攝的深空照片

回到這三張「暗淡藍點」,有沒有觸動你的宇宙觀?

原來我們一直感覺偌大無比的母星,竟然也會變得如此之小,以至於掛在深空中,顯得那麼不起眼,似乎很容易被外星人朋友忽略似的。

仰望星空,神遊宇宙,沒有不謙卑的。

地球不過是浩瀚太空裡一個毫不起眼的淡藍小不點兒,千萬別把自己太當回事,更別把此處當成宇宙的中心。

相關焦點

  • 「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
    亦由這張照片使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博士因而得到靈感,寫成了《Pale Blue Dot》。在1996年5月11日的一個學位頒授典禮上,薩根博士透露了從這張照片得到的深層啟示,而奈爾·德葛拉司·泰森也在節目《宇宙時空之旅》中引用了這段話。我們成功地(從外太空)拍到這張照片,細心再看,你會看見一個小點。就是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就是我們。
  • NASA重洗著名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
    在這張「全家福」上,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0.12像素的暗淡藍點。當地時間2月12日,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發布了用現代圖像軟體和技術重新處理後的版本。在「暗淡藍點」(Pale Blue Dot)照片上,地球是孤懸於廣袤空間中的一個淡藍色像素。
  • 這是我見過最浪漫的活動|Nasa發布#你生日那天的宇宙#
    因此,哈勃每分每秒都在凝視著我們頭頂這片廣袤神秘的宇宙,這意味著,在你生日當天,它也觀測到了一些瑰麗的天文現象Nasa為了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升空30周年,近期在官網上發布了#你生日那天的宇宙#這個有趣的活動。
  • NASA重製1990年旅行者1號拍到的「暗淡藍點」圖像
    1990年2月1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1號」(Voyager 1)探測器拍下了一張遙遠的「家」——「暗淡藍點」圖像,讓我們對地球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據悉,該照片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是太空中的一個小斑點。而該太空飛行器於1977年發射升空,當時距太陽37億英裡(約60億公裡)。
  • 【正月十九】暗淡藍點
    這張照片被稱為「暗淡藍點」,這張照片是太陽系第一張全家福。由60幀拼接而成,拍攝視角偏離黃道面約32度。太陽在一圈圖像中位於中心,用相機最暗的濾片和最短的曝光時間拍攝而成。        在八大行星中,水星和火星未能成像,木星和土星成像比較清晰,甚至能看到土星環。
  • NASA從太空向地球拍攝的標誌性圖像「暗淡藍點」在21世紀進行更新
    NASA本月發布了由旅行者拍攝的地球「淡藍色圓點」照片的更新版本,以紀念拍攝該照片的30周年紀念日。 1990年2月14日,NASA的旅行者一號航空飛船捕捉到了太空時代最具標誌性的照片之一;為了慶祝這一刻的30周年紀念日,NASA用數位技術處理了這些照片。
  • 重新處理的「暗淡藍點」:旅行者一號最後一次回望的家園
    這張迴腸盪氣的,被稱為「暗淡藍點」的照片顯示,從太陽系外圍看,在浩瀚的太空中,地球是一個單一的亮藍色像素。現在,美國宇航局和噴氣推進實驗室使用最先進的圖像處理軟體和技術來重新處理這幅30年前的圖像,提供了一個新的和改進後的版本。JPL軟體工程師和圖像處理師Kevin Gill領導了這項工作,我們經常《Universe Today》上發布他的圖像。
  • 「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 旅行者1號探測器43年222億公裡的星際旅行
    下面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的宇宙外太空所拍攝的地球作品,名為《暗淡藍點》,這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距離地球最遠的最著名的地球照片,畫面中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這張照片觸發了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博士的靈感,寫成了《Pale Blue Dot》。
  • 「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 旅行者1號探測器43年222億公裡星際旅行
    這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發布的新版本「暗淡藍點」圖像.jpeg今年為紀念「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NASA使用現代圖像處理軟體,同時尊重了原始數據以及當年計劃拍攝這張照片的人的意願,發布了新版本「暗淡藍點」圖像。
  • 超越《暗淡藍點》:NASA 新視野太空飛行器捕捉到有史最遠星體圖像
    IT之家2月9日消息 NASA於2006年發射了新視野號(又稱新地平線號)太空飛行器,其在今年12月拍攝到了人類太空飛行器有史以來最遠星體圖像,超越了此前旅行者1號所拍攝的《暗淡藍點》。
  • 《暗淡藍點》書評|問天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請打開這本關於太空的科普經典《暗淡藍點》,這部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著作,將會為你打開通往太空的大門……卡爾·薩根—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科普作家,作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專家,卡爾·薩根多次參加宇宙飛船的科學設計和資料分析工作,掌握了大量關於太陽系、外太空的詳實資料,他將這些資料融入大膽的想像中
  • 《暗淡藍點》拍攝25周年
    《暗淡藍點》,是一張由旅行者1號拍攝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
  • NASA最受歡迎的10張照片,看看有沒有你愛的那張
    Connie Moore在NASA的工作涉及到處理公眾使用照片申請,她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分享了她工作的30多年間最常被人申請的10張照片,並講述了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來看看NASA最受歡迎的照片吧。
  • 有「三隻眼」的卡爾·薩根博士離世86周年後,暗淡藍點的魅力不減
    《暗淡藍點》這本書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講故事的方式,向我們介紹空間天文學興起後太陽系研究的新進展。  本書作者卡爾·薩根,是一位令世人仰慕的「科學先生」,是美國著名天文學家,也是享譽全球的科普大師。  可是不幸的是,在他剛過完60歲生日的時候,就被診斷出患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和疾病頑強地鬥爭了近兩年時間後,薩根因感染肺炎而離世。
  • 馬斯克為卡爾·薩根著作《暗淡藍點》加上自己的「序言」
    在Lex Fridman的人工智慧播客新一集節目中,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要求馬斯克朗讀卡爾·薩根(Carl Sagan)著作《暗淡藍點》 (或《預約新宇宙》(Pale Blue Dot)中的一段文字。但這位執行長保留了自己的一些見解,以提供21世紀的後馬斯克時代意見。
  • 三張著名的地球照片,地球是宇宙的一粒塵埃,但卻是人類的一切
    一,暗淡藍點。《暗淡藍點》 ,是一張1990年2月14日,由旅行者1號拍攝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小白點是地球)(暗淡藍點原圖)地球在這張從40億英裡外(64億公裡外)拍攝的照片中,只是照片裡的一個渺小"暗淡藍點"。有人說過,天文學令人感到自卑並能培養個性。在浩瀚的宇宙劇場裡,地球只是一個極小的舞臺。
  • 176幅新版廣東省標準地圖正式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首張標準地圖亮相
    16日,筆者在省自然資源廳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版廣東省標準地圖正式發布使用。
  • 【太空H5】暗淡藍點
    案例:暗淡藍點品牌:騰訊WE大會亮點:1.創意定位
  • 0.12個像素,一本《暗淡藍點》,一部了不起的極簡天文史!
    旅行者1號恭順地掉轉照相機,60張照片一氣呵成。每張照片經過歷時5.5小時的傳輸,終於傳遞到地球,於時我們人類有了一張太陽系「全家福」。而在這張「全家福」中,有一個渺小的「暗淡藍點」,雖然僅有0.12個像素,但顯得那麼與眾不同,這是我們在宇宙中對地球的回眸一望!背後促成這條指令的,是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
  • 谷歌發布新版Chrome瀏覽器 添加語音識別功能
    比如,用戶可以通過麥克風,口述郵件內容,並發送出去,在整個過程中無需觸碰鍵盤。谷歌一位軟體工程師本月21日在博客上稱,與新版Chrome一起發布的還有Web Speech API工具,後者可以幫助開發者將Chrome語音識別技術整合進自家的網絡應用中。Eweek評價說,谷歌在過去幾個月裡加速了Chrome的更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