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以為踢足球不累,是因為踢野球,不過分跑動和爭搶,更注重娛樂性,真的不累。但是職業賽真的不是這樣,拼搶,盯防,跑空位拿球,至少都是一對一的拼體力,敵動自己就要跟著動,如果在防守的時候把敵方空出來了,或者跟不上敵方的進攻步子了,那就等著被破門吧!足球場那麼大,就這樣繞著圈跑九十分鐘,還要經常激烈對抗加速度,中間只有半場休息一下,不像籃球那樣分好幾節可以休息,也不像籃球那樣經常有犯規罰球中斷可以休息。
其次,一場NBA比賽經常需要進行2.5到3個小時,但有效比賽時間只有48分鐘,剩下的都是暫停和犯規罰球時間以及節間休息。而一場90分鐘的足球比賽,中間只有15分鐘的半場休息時間(只有在高溫天氣下會在上下半場各有一兩分鐘的補水時間)。所以足球一周雙賽已經是極限,而籃球可以做到一周3到4場比賽。再者,一場歐洲高水平比賽,隊員的平均跑動距離在8千到1萬米左右。一場比賽的淨時間在45-60分鐘。
真正起到關鍵作用或者是高強度衝刺的距離一般在每次30米內,平均一人8次左右的樣子。籃球可以輪換打,一般是一周2-3賽;足球一般是輪換陣容甚至只有一個陣容,一周一般是1-2賽。時間上看,兩者差距不大(淨時間)。籃球足球都屬於同場競技類項目,但是比賽的場地和節奏,特點不同。籃球,場地小,隊員相對高,比賽攻防次數多且有時間限制,換人多。
足球,場地大,隊員身高參差不齊,比賽攻防次數比籃球少,攻防沒有時間限制,正規比賽三個換人名額。籃球我不是特別專業按照我的理解說就是節奏會比足球快,而且隊員身高高,體重大,這點在折返中會比較吃虧。足球的節奏可以控制,而且隊員的特點和球隊的打法決定了體能的分配方式。
個人感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職業運動員,應該是足球更大一些,首先標準足球場的面積比籃球場大的多,一場高強度的比賽,足球運動員(除了門將)基本上跑動距離都在10公裡左右,而且足球是90分鐘的比賽,籃球是48分鐘。雖然籃球的激烈程度一點也不弱於足球的對抗,但是足球的衝刺距離更長。足球的單位耗氧量為120,籃球的單位耗氧量為90。而且一場比賽下來,很多足球運動員的跑動距離超過萬米了。
另外,足球運動中奔跑的絕對速度也比籃球大,衝擊力和動量相應也比較大,這就需要身體有更大的力量和消耗來支撐。我自己也踢了20年足球,期間也偶爾打過籃球,對這兩種運動有切身體會,綜合以上,我認為足球比籃球更消耗體能,不過也更精彩,要不怎麼成為世界第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