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 什麼是TC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是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字節流服務,也就是說,在收發數據前,必須和對方建立可靠的連接。這一過程和打電話類似:先撥號振鈴,等待對方接電話,說喂,再說自己是誰。在網際網路協議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層是位於IP層之上,應用層之下的傳輸層。
面向有連接
2. 什麼是UDP?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式系統互聯) 參考模型中一種非連接的傳輸層協議,提供面向事務的簡單不可靠信息傳送服務,傳輸數據之前源端和終端不建立連接,當它想傳送時就簡單地去抓取來自應用程式的數據,並儘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網絡上,故也不安全。
面向無連接
3. TCP三次握手過程?
1、 主機A通過向主機B 發送一個含有同步序列號的標誌位的數據段給主機B,向主機B 請求建立連接,通過這個數據段,主機A告訴主機B 兩件事:我想要和你通信;你可以用哪個序列號作為起始數據段來回應我。
2、 主機B 收到主機A的請求後,用一個帶有確認應答(ACK)和同步序列號(SYN)標誌位的數據段響應主機A,也告訴主機A兩件事:
一是:我已經收到你的請求了,你可以傳輸數據了;
二是:你要用哪佧序列號作為起始數據段來回應我;
3 、主機A收到這個數據段後,再發送一個確認應答,確認已收到主機B 的數據段:「我已收到回復,我現在要開始傳輸實際數據了」;
這樣3次握手就完成了,主機A和主機B 就可以傳輸數據了。
3次握手的特點:
沒有應用層的數據;
SYN這個標誌位只有在TCP建產連接時才會被置1;
握手完成後SYN標誌位被置0;
4. TCP四次揮手過程?
TCP建立連接要進行3次握手,而斷開連接要進行4次
1 、當主機A完成數據傳輸後,將控制位FIN置1,提出停止TCP連接的請求;
2、 主機B收到FIN後對其作出響應,確認這一方向上的TCP連接將關閉,將ACK置1;
3、 由B 端再提出反方向的關閉請求,將FIN置1;
4 、主機A對主機B的請求進行確認,將ACK置1,雙方向的關閉結束;
【名詞解釋】
ACK TCP報頭的控制位之一,對數據進行確認.確認由目的端發出,用它來告訴發送端這個序列號之前的數據段都收到了。比如,確認號為X,則表示前X-1個數據段都收到了,只有當ACK=1時,確認號才有效,當ACK=0時,確認號無效,這時會要求重傳數據,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SYN 同步序列號,TCP建立連接時將這個位置1;
FIN 發送端完成發送任務位,當TCP完成數據傳輸需要斷開時,提出斷開連接的一方將這位置1;
總結:
TCP使用面向連接的通信方式,大大提高了數據通信的可靠性,使發送數據端和接收端在數據正式傳輸前就有了交互,為數據正式傳輸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5. TCP與UDP的區別?
1、TCP基於連接,而UDP基於無連接的;
2、對系統資源的要求:TCP較多(TCP有20個字節信息包),UDP少(UDP信息包只有8個字節);
3、UDP程序結構較簡單;
4、TCP是字節流模式,而UDP是數據報文模式 ;
5、TCP保證數據正確性,安全可靠,並且保證數據順序,而UDP可能丟包,而且UDP不保證數據順序。
OSI七層模型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