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能吃塑膠袋 或成解決塑料汙染關鍵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塑料通常很難分解,塑料垃圾聚積已成為日益嚴峻的汙染難題。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毛蟲可以吃掉塑膠袋,這為治理塑料汙染提供了方向。科學家們表示,蠟螟能生物降解最難分解和最常使用的塑料:聚乙烯,他們正在加緊研究蠟螟自然降解塑料背後的化學原理,從而解決塑料汙染問題。

A caterpillar that munches on plastic bags could hold the key to tackling plastic pollution, scientists say.科學家們稱,一種吃塑膠袋的毛蟲或可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關鍵。

Researchers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 larvae of the moth, which eats wax in bee hives, can also degrade plastic.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飛蛾幼蟲不僅吃蜂巢中的蜂蠟,還能降解塑料。

Experiments show the insect can break down the chemical bonds of plastic in a similar way to digesting beeswax.實驗表明,這種毛蟲可以分解塑料的化學鍵,與其消化蜂蠟的方式類似。

Each year, about 80 million tonnes of the plastic polyethylene are produced around the world.每年,全球約生產8000萬噸塑料聚乙烯。

The plastic is used to make shopping bags and food packaging, among other things, but it can take hundreds of years to decompose completely.塑料聚乙烯可用作購物袋、食品以及其他物品的包裝,但這種塑料需要數百年才能被徹底降解。

However, caterpillars of the moth (Galleria mellonella) can make holes in a plastic bag in under an hour.然而,蠟螟一個小時內就可在塑膠袋上弄出一個洞。

Dr Paolo Bombelli is a biochem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one of the researchers on the study.劍橋大學生物化學家保羅•邦貝利博士是參與該研究的研究員之一。

"The caterpillar will be the starting point," he told BBC News.他告訴BBC:「蠟螟將成為一個突破口。」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s under which this process operates.「我們需要了解這一過程背後的運作細節。」

"We hope to provide the technical solution for minimising the problem of plastic waste."「我們希望為最大限度減少塑料汙染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Dr Bombelli and colleague Federica Bertocchini of the Spanish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have patented the discovery.邦貝利和他的同事——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費德裡卡•貝爾託基尼已經給這項發現申請了專利。

They want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the chemical secrets behind the natural degradation of plastic.他們希望加緊找出蠟螟自然降解塑料背後的化學原理。

They think microbes in the caterpillar - as well as the insect itself - might play a role in breaking down plastic.他們認為,蠟螟自身及其體內的微生物可能在分解塑料方面發揮了作用。

If the chemical process can be identified, it could lead to a solution to managing plastic waste in the environment.如果能夠確認這個化學過程,就可能會找到解決塑料垃圾汙染的辦法。

"We are planning to implement this finding into a viable way to get rid of plastic waste, working towards a solution to save our oceans, rivers, and all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unavoidable consequences of plastic accumulation," said Dr Bertocchini.貝爾託基尼說:「我們正計劃將這個發現轉化為消除塑料汙染的可行辦法,努力尋找方案,拯救海洋、河流以及整個環境,使它們免於承受塑料聚積產生的無法避免的影響。」

"However, we should not feel justified to dump polyethylene deliberately in our environment just because we now know how to bio-degrade it."「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知道如何生物降解聚乙烯,就認為故意向自然中丟棄聚乙烯是正當的。」

The research i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urrent Biology.這項研究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英文來源:BBC翻譯&編輯:董靜審校:yaning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塑料汙染問題,能否迎刃而解?
    塑料汙染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自從塑膠袋被發明以來,人們就陷入了對這種廉價、重量輕、便於收納的袋子的破壞性上癮中,每年都有巨量的塑膠袋被生產出來,被廢棄。這些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龍等材料製成的袋子,降解周期極長,短則200年,長則上千年。
  • 會吃塑料的毛毛蟲,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塑料廢物
    2017年,當研究人員發現毛毛蟲可能潛在地幫助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塑料廢物時,這種微小的蠟蟲從零變成了英雄。這種生物可以刺破塑料,甚至可以刺破聚乙烯,而聚乙烯是一種常見且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目前堵塞了垃圾填埋場和海洋。
  • 這種蟲子能吃塑料解決汙染問題有了新希望!
    【PConline資訊】這種蟲子能吃塑料!近日,據報導,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CSIC)科學家FedericaBertocchini首次發現了巢蟲能吃塑膠袋的本領。她說:「我把那些蟲子放在塑膠袋裡綁好之後,便放到了一個房間裡。然後繼續清理蜂巢。
  • 這種蟲子竟然能「吃」塑料!
    法媒稱,科學家24日發布報告稱,一種養殖出來作魚餌的飛蛾幼蟲愛吃特別難降解的塑料,讓人寄希望於這種生物能幫助解決全球塑膠袋汙染難題
  • 科學家發現逆天小蟲子,半天吃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或將解決
    人類目前面臨兩大環境危機,一是全球氣候變暖,二是環境汙染。以塑料汙染為代表的白色汙染已經對地球環境造成了深遠影響,人類每分鐘使用200萬個塑膠袋,每年製造數以萬噸計的塑料垃圾,在人跡罕至的南極和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都發現了塑料的痕跡。那麼,有沒有一種可以快速降解塑料的方法呢?
  • 科學家發現逆天小蟲子,12小時吃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或將解決
    客觀上說,人類目前面臨兩大環境危機,一是全球氣候變暖,二是環境汙染。以塑料汙染為代表的白色汙染已經對地球環境造成了深遠影響,人類每分鐘使用200萬個塑膠袋,每年製造數以萬噸計的塑料垃圾,在人跡罕至的南極和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都發現了塑料的痕跡。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海南「禁塑令」引起一時轟動,禁止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鼓勵可降解塑料作為替代方案,「可降解塑料」這個話題又熱起來,近年這項技術也有新的進展,但是目前能解決「白色汙染」嗎?據聯合國統計,塑料佔海洋所有汙染物的90%。
  • 科學家發現一種昆蟲,12小時能吃掉一整隻購物袋,或解決塑料汙染
    我們知道,這些年很多人,很多國家都在被環境汙染問題所困擾。其實人類現在面臨的生存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首先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其次就是塑料汙染。我們知道,塑料這種東西可降解性非常差,一個普通的塑膠袋,可能需要幾百年才會被降解。
  • 白色汙染有望解決?有些生物竟以塑料為食
    就連在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也發現了塑料汙染,世界上已經沒有純淨之地。而人體中也檢測出了不同種類的微塑料,白色汙染最終也會反噬我們人類。不止一種生物,它們的食譜竟然是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軍教授研究組發現了一種蟲子可以吃塑料。
  • 吃塑膠袋的蟲子,白色汙染可能有救了,「限塑令」是否能取消了?
    目前地球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出了,全球變暖之外,還有就是有環境汙染,環境汙染的最主要成分就是白色垃圾,從上個世紀塑膠袋出現之後,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廉價且便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可是塑料的降解成為了難以解決的問題。
  • 新型塑膠袋問世,遇水即化,被譽為「可以吃的塑料」
    提起塑膠袋,大家就會想到它會給我們的環境造成「白色汙染」。為了降低塑膠袋帶給環境的壓力,我國還專門出臺了「限塑令」,只是效果有限,更有專家坦言,「限塑令」只是延緩了塑料危害,並未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可是,大家的生活又實在離不開塑膠袋。
  • 會吃塑膠袋的蟲子,白色汙染可能有救了,「限塑令」是不是能取消了?
    ,可是塑料的降解成為了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個塑膠袋兒在地球上完全降解,需要上百年的時間,而人類製造塑料垃圾的速度遠遠要高於降解的速度,所以白色垃圾越堆越多,連海洋當中都出現了廢塑料垃圾堆滿的漂浮小島,為了解決白色汙染問題
  • 【防治塑料汙染】明年起,禁止使用這種塑膠袋!
    【防治塑料汙染】明年起,禁止使用這種塑膠袋!>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汙染」近日,九部門印發通知其中提及2021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白色汙染有救了?有種蟲子竟能吃塑料!(組圖)
    僅在歐洲,聚乙烯就佔據了全部塑料製品的40%。在歐盟範圍內,38%的塑料製品直接被垃圾填埋。這對生態環境、特別是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危害。如今,西班牙和英國科研人員對如何快速降解塑料有了驚喜發現:被養蜂業視為害蟲的大蜡螟的幼蟲,居然能直接吃掉並消化聚乙烯。
  • 專家發現一種蟲子,半天吃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能否得到解決?
    人類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環境問題,其中又分為兩類,分別是環境汙染和全球氣溫變暖,環境汙染的主要代表是塑料垃圾,也是白色垃圾,人們每分鐘會使用幾百萬個塑膠袋,每年製造的塑膠袋垃圾達到上萬噸,而塑料又是非常難降解的垃圾之一,一個塑膠袋的降解速度可達百年,不過,到底有沒有可以加快塑膠袋降解的方法呢?
  • 能自動「消失」的塑料:解決海洋塑料汙染新渠道
    近日,在深圳舉行的第一屆「率先杯」未來技術創新大賽決賽上,中科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團隊展示了一種海水中可降解材料,可以有效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該項目也是最終獲得優勝獎的30個項目之一。  從生物降解塑料得到啟發  塑料垃圾來自於何方?
  • 體液可直接分解塑膠袋,環境汙染有望被根治?
    由於人口增加的幅度過大,全球都被環境汙染問題所困擾,全球變暖會讓海平面上升,動物可能走向滅絕,城市可能會消失。其實除了環境汙染以外,還有一個問題比較棘手,那就是塑料汙染。早在我們小學的時候就知道塑膠袋的降解能力非常差,經過數據分析,一個塑膠袋完全降解需要幾百年的時間。而在全球範圍內,平均每秒就要消耗3.3萬個塑膠袋,按照這種情況,環境平衡遲早有一天會被打破。
  • 發現12小時就能消化塑料的蟲子,白色汙染能解決了?
    塑料,作為20世紀最偉大而又最失敗的發明,以其便利性和價格低廉而大量生產,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其也有缺點,說是缺點,完全可以說是優點:塑料的穩定性太高了。高到要用幾百年甚至三千年才能完全分解掉,這些沒有分解掉的,同時是廢棄的塑料,給全球各個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為了不讓這些塑料在陸地上「傷害」人類,人類把垃圾丟向了包容性極大的大海。但是大海不會消解這些垃圾,它只會把這些垃圾沉入海底或者繼續漂在水中,這也算是好的結果,也是暫時的辦法。一直在為這個頭疼的人類,從未停止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 鯨魚擱淺泰國死亡,胃中找到80個塑膠袋!塑料汙染已成全球大危機
    在打開鯨魚的胃後,眼前的景象讓人驚呆了——在鯨魚的胃中找到了80個塑膠袋,重量達到8公斤。據救援人員稱,在6月1日鯨魚臨死前,還吐出了5個塑膠袋。當地官員表示,吞噬了如此多的塑膠袋是導致鯨魚虛弱和死亡的直接原因。海洋生物學家表示,這難以想像鯨魚承受了多麼大的痛苦,有80個塑膠袋填充了它的胃,鯨魚無法再吃任何營養食物。
  • 【VOA聽新聞】吃塑膠袋的蠟蟲!
    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減少塑料汙染的方式,那就是一口一口把它吃掉。It turns out that the common wax worm can eat plastic.她說,這些蠟蟲可以在1個小時內破壞塑膠袋。當100隻蠟蟲被放進一個英國普通塑料購物袋時,僅40分鐘就出現了破洞。12個小時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塑膠袋的質量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