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種昆蟲,12小時能吃掉一整隻購物袋,或解決塑料汙染

2020-12-04 烽火軍哨

我們知道,這些年很多人,很多國家都在被環境汙染問題所困擾。其實人類現在面臨的生存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首先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其次就是塑料汙染。我們知道,塑料這種東西可降解性非常差,一個普通的塑膠袋,可能需要幾百年才會被降解。據統計,全球平均每分鐘至少需要消耗200萬個塑膠袋,照這樣的速度,人類變廢為寶的速度根本趕不上環境被破壞的速度。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快速分解掉塑膠袋呢?很多人都說,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焚燒。我們知道,焚燒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和汙染更大。儘管近些年很多商家推出了更容易降解的環保袋,但塑料產品依然消耗量巨大,並且對環境危害依然存在。據美國專家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可以吃塑料的蟲子,這或許會成為人們降解塑料的好幫手,從根本上解決塑料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危害。

這種蟲子的名字叫蠟蟲,它們是蠟蛾的幼蟲經常出現在蜂巢裡,是一種害蟲。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害的一面,就會有好的一面。科學家為了證實蠟蟲吃塑料這一事實,他將一直蠟蟲放在塑膠袋內,沒一會,他發現塑膠袋上破了很多個小洞,蠟蟲在不斷啃食塑膠袋。通過進一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蠟蟲消滅塑膠袋的速度相當驚人。12小時內,100隻蠟蟲能夠將一隻塑料購物袋吃得精光。

蠟蟲之所以吃塑料不會被撐死,是因為它們體內有一種可以消化塑料的酶,這種酶天生具備降解塑料的能力。科學家將蠟蟲碾碎後,將他們的體液塗抹在塑膠袋上,發現塑膠袋被分解掉了。當然,如果直接投放蠟蟲去解決塑膠袋的話肯定不現實,因為萬一蠟蟲還吃別的東西,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科學家們將研究的方向放在了研究蠟蟲體內降解塑膠袋的酶身上,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塑料危害環境這一難題終將被人類解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逆天小蟲子,12小時吃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或將解決
    客觀上說,人類目前面臨兩大環境危機,一是全球氣候變暖,二是環境汙染。以塑料汙染為代表的白色汙染已經對地球環境造成了深遠影響,人類每分鐘使用200萬個塑膠袋,每年製造數以萬噸計的塑料垃圾,在人跡罕至的南極和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都發現了塑料的痕跡。
  • 發現12小時就能消化塑料的蟲子,白色汙染能解決了?
    塑料,作為20世紀最偉大而又最失敗的發明,以其便利性和價格低廉而大量生產,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其也有缺點,說是缺點,完全可以說是優點:塑料的穩定性太高了。高到要用幾百年甚至三千年才能完全分解掉,這些沒有分解掉的,同時是廢棄的塑料,給全球各個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為了不讓這些塑料在陸地上「傷害」人類,人類把垃圾丟向了包容性極大的大海。但是大海不會消解這些垃圾,它只會把這些垃圾沉入海底或者繼續漂在水中,這也算是好的結果,也是暫時的辦法。一直在為這個頭疼的人類,從未停止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蟲,百隻齊聚12小時可嗑光一個塑膠袋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昆蟲,它們能夠進食並分解我們常見的聚乙烯塑膠袋,速度也比其他生物快了約1400倍!▼蠟蟲(waxworm)是蠟蛾(wax moth)的幼蟲,它們是種害蟲,經常出現在蜂巢當中,食用裡面的花粉、蜜蜂的蛻皮和蜂蠟。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的蟲子!100隻半天吃掉1個塑膠袋!
    如今當我們在大街上走的時候會發現隨處都是白色垃圾。特別是塑膠袋,塑膠袋特別難處理。雖然國家倡導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可是依舊有不少商家不聽勸,仍然買一些低質的塑膠袋。因此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汙染」。不過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很有可能被解決了。蠟蟲再一次偶然的機會。德國的一位科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發現了一種蟲子,它能夠將塑膠袋裡吃掉。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的蟲子! 100隻半天吃掉1個塑膠袋!
    如今當我們在大街上走的時候會發現隨處都是白色垃圾。特別是塑膠袋,塑膠袋特別難處理。雖然國家倡導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可是依舊有不少商家不聽勸,仍然買一些低質的塑膠袋。因此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汙染」。不過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很有可能被解決了。蠟蟲
  • 科學家發現逆天小蟲子,半天吃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或將解決
    人類目前面臨兩大環境危機,一是全球氣候變暖,二是環境汙染。以塑料汙染為代表的白色汙染已經對地球環境造成了深遠影響,人類每分鐘使用200萬個塑膠袋,每年製造數以萬噸計的塑料垃圾,在人跡罕至的南極和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都發現了塑料的痕跡。那麼,有沒有一種可以快速降解塑料的方法呢?
  • 新版《塑料購物袋》國標實施
    2020年12月31日,《GB/T 21661—2020 塑料購物袋》正式實施。最大的變化是,新版國標增加了食品直接接觸用塑料購物袋和非食品直接接觸用塑料購物袋兩條術語,這意味著新標準將塑料購物袋以是否直接接觸食品分出兩類。食品直接接觸用塑料購物袋,以通用樹脂為主要原料生產的薄膜、經熱合或粘合等制袋工藝加工製得的,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存在或預期可能與食品添加劑直接接觸、或其成分可能遷移到食品中的塑料購物袋。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海南「禁塑令」引起一時轟動,禁止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鼓勵可降解塑料作為替代方案,「可降解塑料」這個話題又熱起來,近年這項技術也有新的進展,但是目前能解決「白色汙染」嗎?據聯合國統計,塑料佔海洋所有汙染物的90%。
  • 專吃塑料的蟲子:百隻只需要12小時,就可啃光一個塑膠袋
    專吃塑料的蟲子:百隻只需要12小時,就可啃光一個塑膠袋 現在保護地球,保護環境成了人人身上的重擔,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已經不堪重負,各種的環境汙染,白色垃圾正在吞噬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其中塑膠袋白色汙染更是成了所有汙染源中的一大主要危害,因為這種塑膠袋無法降解,就永久的留在土壤中,對土壤產生永久傷害
  • 蟲子以塑料為食震驚學者 網友:白色汙染難題就解決了?
    近日,科學家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一直以為人們都認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難以降解,甚至有人預言如果不加節制,整個世界都會被這些塑料給覆蓋。如今,學界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為白色汙染治理打開更廣闊的思路。有網友感慨難道棘手的白色汙染難題就這樣輕鬆解決了?也有網友質疑,這樣未免也太輕鬆了吧,塑料也分種類的吧。
  • 竟然能大口大口吃塑料,厲害了蟲子!
    不過,西班牙一位生物學家 Federica Bertocchini 因為養蜜蜂,竟然意外發現了一種吃塑料的蟲子,或將拯救塑料汙染,從而拯救人類自己!研究發現,蠟蟲分解塑料的速度非常快。分解速度比其他生物快 1400 倍!!將 100 只蠟蟲放到一個超市的塑膠袋中,塑膠袋 40 分鐘後便出現小孔。 12 小時後,蠟蟲已經將塑膠袋吃得一乾二淨。
  •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塑料汙染問題,能否迎刃而解?
    由於塑料在焚燒的時候會產生有害氣體,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其埋於地下,但這樣也會造成土壤的汙染問題。因此,為了降低塑料汙染帶來的各種問題,科學家們急迫地想找到一種能將其迅速降解的辦法。最近,來自加拿大布蘭登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一種蠟蛾的幼蟲是能夠消耗和代謝聚乙烯的「塑料食肉動物」,這種動物或許能為塑料降解問題找到突破口。在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論文中,研究小組描述了他們對這種毛毛蟲的研究,以及他們對這種毛毛蟲的腸道微生物的了解。
  • 拯救白色汙染,有人發現了一種「愛吃」塑料的蟲子
    把這些蟲子放入聚乙烯薄膜中,四十分鐘後,薄膜就會出現被吃掉後產生的洞。我們使用的塑膠袋每年都會超過一萬億個,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會被當做垃圾埋入地中,汙染環境。由於這些塑膠袋是由合成聚合物製成,而這些聚合物大多數卻不能進行生物降解,所以很有必要去尋找一種有效的方法來消化這些危害物,減輕環境的負擔。
  • 專家發現一種蟲子,半天吃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能否得到解決?
    否則地球將會承受不住如此之多的白色垃圾,就連許多海域、海溝裡都會頻繁出現各種塑膠袋,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影響不是一般大,不過,在這方面,許多專家們也確實有一些發現。專家發現以塑料為食的醋蟲對於每天都在大量進行生產的白色垃圾,有專家發現了一類塑料為食的食物,或許大量飼養這些蟲子很可能會改善人類的白色垃圾環境,因為塑膠袋的降解時間確實太長了,這類蟲子其實就是名為醋蟲的昆蟲,其實它們是一類有害昆蟲,主要出現於許多蜂巢中,有的專家們則對醋蟲的各方面起了興趣,尤其是其能否解決白色垃圾這方面。
  • 毛毛蟲能吃塑膠袋 或成解決塑料汙染關鍵
    塑料通常很難分解,塑料垃圾聚積已成為日益嚴峻的汙染難題。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毛蟲可以吃掉塑膠袋,這為治理塑料汙染提供了方向。科學家們表示,蠟螟能生物降解最難分解和最常使用的塑料:聚乙烯,他們正在加緊研究蠟螟自然降解塑料背後的化學原理,從而解決塑料汙染問題。
  • 白色汙染有望解決?有些生物竟以塑料為食
    就連在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也發現了塑料汙染,世界上已經沒有純淨之地。而人體中也檢測出了不同種類的微塑料,白色汙染最終也會反噬我們人類。不止一種生物,它們的食譜竟然是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軍教授研究組發現了一種蟲子可以吃塑料。
  • 垃圾剋星來了:科學家發現這種害蟲的幼蟲居然能吃塑料!
    如今,西班牙和英國科研人員對如何快速降解塑料有了驚喜發現:被養蜂業視為害蟲的大蜡螟的幼蟲,居然能直接吃掉並消化聚乙烯。按英國廣播公司說法,科研人員認為這一發現有望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關鍵。大蜡螟的幼蟲。【偶然發現】據法新社24日報導,西班牙坎塔夫裡亞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學院的生物學家費德麗卡·貝爾託基尼偶然在家中獲此發現。
  • 磷蝦能在96小時內「粉碎」塑料!研究發現並非好事,可能會更糟
    我們都知道,海洋塑料汙染之嚴重已經達到了「不得不重視」的地步,研究發現,海洋塑料汙染在過去10年中呈指數級增長,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給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並導致約100萬隻海鳥、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和不計其數的魚類死亡。
  • 科學家們找到的10個解決海洋汙染問題的方式
    由於如今海洋所面臨的水汙染的嚴重程度,塑料元素通過水攝入人體已經逐漸成為了現實。海洋動物生活在汙染的水源中生存,而這也終將改變食物鏈,並且影響到人類自身。然而,科學家們仍在不斷地提出如何拯救環境的想法。從可降解的產品到塑料消費機器,我們可以找到許多來自科學家的發明。所以這次,擼哥就將帶來:科學家們找到的10個解決海洋汙染問題的方式。
  •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憂慮的事實:海床上鋪滿了塑料微粒
    但是,這些塑料垃圾只佔每年進入世界海洋的1000萬噸塑料的1%。剩下的部分最後會進入深海,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的聚集地點。這項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海洋底部的塑料微粒汙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大部分的微塑料並不是來自於分解的塑料汽水瓶或購物袋,而是由聚酯等合成材料製成的紡織品和服裝。實際上,所有的微塑料並沒有被均勻地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