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評分很高的紀錄片《時代我》在網絡上走紅,片中講述了在各行各業都做出突出貢獻的佼佼者。
其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在受訪者的行列,在大家了解袁老的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在無意之中見到了袁老的三位孫女的真容。
而袁老在從小帶大的三個孫女面前,袁老竟展現出了自己幽默風趣的「老頑童」形象,被網友稱為:寶藏爺爺。
袁隆平的三位孫女,名字都與天氣有關,言談舉止間透露袁老家教
在紀錄片中袁老的三位孫女的名字非常好聽,她們分別叫做:
老大袁有晴,今年16歲,那一天她出生時,正好是雨過天晴
老二袁有清,今年14歲,出生的那一天的節氣正好是雨水
老三袁有明,今年12歲,出生時正好是陽光明媚
視頻中的袁家三位姐妹花,都梳著一樣的波波頭,笑起來都很好看,看得出來她們是發自內心感到快樂。
身上穿的衣服也非常樸素,簡單的灰色T恤,或是純色的條紋長裙,很像農村孩子的打扮,簡單,質樸,乾淨,純潔。
不僅穿搭上顯得十分樸素,從記者的問話中,也透露著她們的家教和幽默。
記者問道:你們覺得爺爺是什麼樣的人?
三個孩子相繼回答道:和藹可親,有童趣心,經常會藏好零食,給我們「偷吃」。
原來,袁老也像大部分普通的爺爺一樣,陪著孩子們玩樂,慣著孩子們偷吃零食。
就算是大科學家,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是滿心的疼愛,賦予孩子童真與童趣。
記者又問道:你們知道爺爺是幹什麼的嗎?
三個小姑娘笑著說道:以前老師也問我,你知道你爺爺是幹什麼的嗎?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我就會說,我爺爺是看天氣預報的,後來,我在語文課本上看到寫爺爺的文章,我才知道,我的爺爺和別人不一樣。
「虎父無犬子」,袁老的三個兒子都出人頭地,成為行業佼佼者
真正好的教育,原來不是給予孩子壓力,讓孩子仰視自己的偉岸。而是讓孩子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不因自己的爺爺是偉人而驕傲,而是要憑藉自己的努力,取得更高的成就。
而袁隆平的三個兒子也非常有出息,大兒子叫袁定安,大學畢業主動放棄鐵飯碗自主創業,現在是一名農業企業家。
二兒子叫袁定江,畢業後自主創業,是一名上市公司副總裁。
小兒子袁定陽,他現在是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和父親一起研究雜交水稻。
他們在自己的各行各業也做出了相當大的成就,他們並沒有因為父親的光環而炫耀自己的家世,而是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
袁老育兒經驗值得借鑑:父母成就不是子女光環,但可成為前進動力
很多出身不凡家庭的孩子,從出生就會背負父母的光環成為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
比如在農村某一戶人家的父親成為全村第一個考中大學的人,那麼他的孩子就會一直被村裡人所提及,他是全村大學生的孩子。
而有所成就的父母,也會希望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就會一直強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事。希望孩子能夠超越自己。但其實,父母的成就不應成為子女的光環和負擔,反而可以作為一種榜樣。
一:教育孩子忘記自己的身份
真正的好的教育,應讓自己的下一代忘記自己優越的身份,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接受教育。不要從小就受到萬人矚目優越感十足。當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孩子會接受不了自己失敗,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
二:教育孩子要低調樸素
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沒必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家的經濟情況和家庭背景。也沒必要給孩子提供太好的生活條件,讓孩子忘記了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只有低調樸素的生活習慣,才能在面對困難時肯吃苦,肯拼搏。在人際交往時,也會因為低調樸素的生活態度被人們所接受。
三:教育孩子要學會接受孩子的平庸
很多有所成就的父母都會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光環會成為孩子的負擔。因為無法超越父母成就而導致抑鬱不得志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你覺得袁老這種教育方式好嗎?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