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袁隆平的3位孫女曝光,看到她們的打扮,我不淡定了……

2020-12-05 青春湖北

來源:積木育兒(ID: jingguanyuer 作者:黃翡)

最近,朋友給我推了一部豆瓣評分很高的紀錄片《時代我》。

看完有種莫名的感動。

記錄片中,受訪的8位人物裡有權威的科學家、偉大的運動員、高雅的藝術者、話題中心的演藝明星……隨便挑出來一個,幾乎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但是,紀錄片沒有展現他們光鮮亮麗的成就,反而通過記錄他們在普通生活、工作中的喜悅悲傷,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真實平凡的人生。

而這裡面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這位90歲的老人——袁隆平

我們認識的袁隆平,大多來自課本、電視。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袁隆平擁有最響亮的頭銜就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在新聞中的露臉也大多是嚴肅地參加各種會議,發表各種科學演講,或者是在田間地頭視察水稻的生長情況。

可沒想到的是,在這部記錄片裡,袁隆平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寶藏爺爺」。

和普通老人一樣,袁隆平每天早晨都會起床活動筋骨,甩甩胳膊、晃晃腿來鍛鍊身體。

在視察稻田時,看到田間的鴨子,他像個孩子一樣開心地學鴨「嘎嘎嘎」的叫!

吃飯時,餐桌上沒有出現自己剛買的豌豆時,他會倔強地和保姆「叫板」,固執得像個孩子一樣,不要荷蘭豆,非要吃豌豆才罷休。

每天晚上八點,還會和固定的牌友做一小時的「腦力鍛鍊」——打麻將。

並且牌技可一點都不生疏,溜得很!

這樣的袁隆平爺爺,真的太可愛了,隔著屏幕我都歡樂地笑出了聲。

除此之外,生活中袁隆平還是個極具幽默細胞和生活情趣的「90後梗王」!

他前一秒還自詡是個「資深帥哥」,下一秒就因為自己的「不誠實」笑到鏡頭都模糊了。

在講到健身的秘訣時,他勸大家:「少吃肥肉多遊泳,不要變成一個胖子!」

至於為啥不帶博士生,他給出的原因很真實了:

「辛苦得很,你要指導他搞試驗,要修改他的論文,這麻煩得很,死腦細胞的!」

當被問到自己的團隊裡都是精英,好不好管理時,袁隆平的表情亮了: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愁得抓耳撓腮。

隔著屏幕都能感到他的「無奈」:這屆團員太難帶了!

當說起自己上下班不用按規矩打卡的時候,袁隆平臉上擋不住的得意,還給自己貼上「自由散漫」的標籤。

袁隆平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真誠和淳樸、幽默與純真,讓人不禁感嘆:這位「90後梗王」實在是太可愛了,萬萬沒想到,袁隆平竟然是這樣的一個寶藏爺爺。

在這次的紀錄片裡,除了展現了袁隆平私下裡的另外一面,還首次曝光了袁隆平的三個孫女:袁友晴(16歲)、袁友清(14歲)、袁友明(12歲)

她們梳著相似的娃娃頭髮型,穿著樸素,言談舉止也和爺爺袁隆平一樣,幽默中透著質樸和可愛。

當被問到袁隆平是一個什麼樣的爺爺時,她們說:和藹可親,有童趣心,會經常在家裡藏好零食,讓她們去「偷吃」。

在她們眼中,爺爺不是什麼很厲害的人物,也根本不知道爺爺是幹什麼的,小時候還曾一度認為爺爺是看天氣預報的。

後來在課本上學到一篇關於爺爺的課文,同學們羨慕的眼神望著她們時,她們才發覺自己的爺爺跟別人不一樣。

甚至還順道「吐槽」了一把爺爺:

爺爺最關心她們的學科是英語和數學,因為英語是爺爺的強項,而數學恰恰是他的弱項。

甚至因為數學不好,爺爺大學才選擇了農學,因為農學可以不用學數學。

從孫女的描述中,看得出來她們和爺爺袁隆平關係很親近。

的確,袁隆平十分疼愛自己的三個孫女,就連她們的名字都是他親自取的,並且都和天氣有關:

大孫女出生時,雨過天晴,所以叫袁友晴;二孫女出生的那天節氣是雨水,所以就叫袁友清(小名大米);小孫女降生於星空明媚的夜晚,所以就叫袁友明(小名小米)。

不論是天晴還是下雨,還有她們的小名大米和小米,這些名字的緣由無不昭顯著袁隆平畢生的夢想:「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其實,幽默風趣的袁隆平最初夢想並不是搞農業、研究水稻。

21歲時,還在上大學的袁隆平差一點就考了空軍,結果在準備報導的前一天,國家考慮到當時的大學生太金貴,又正值抗美援朝時期,所以參與選拔的大學生被全部退回。

22歲時,因為愛好遊泳,他又差一點進入國家遊泳隊,結果因為選拔比賽時微弱的差距(錄取前三名,他第四名)落選了。

23歲時,無緣藍天和碧水的袁隆平,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到湖南的一所農校教書,這一教,就是18年。

30歲的某一天,袁隆平在學校的試驗田中偶然發現了一株形態特優的稻株「鶴立雞群」,他與雜交水稻的淵源就從這裡開始了。

從此,他的一生就貢獻給了「糧食」。

袁隆平是經歷過中國1959年、1960年、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的。

提及那段時光,曾經的老人也常常痛苦地回憶道:

「那時候誰家沒餓死過人啊!能活下來的都是啃樹皮、吃草根熬過來的。」

電影《一九四二》劇照

袁隆平說,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

在一次採訪中,袁隆平有一段話深入人心: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這是糧食的重要性。上世紀六十年代,饑荒的時候餓死人,我都親眼見過。大家都沒有飯吃,叫花子過去討飯,飯都沒有,你討誰?」

當時,主持人問他,是不是特別害怕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

他雙眼蓄著淚水,連說兩個「不可能了」「不可能了」,然後長舒一口氣。

的確,不可能了。

袁隆平從1964年就開始專心研究雜交水稻,之後一直沒有停過,他把自己一生精力都獻給了雜交水稻。面前的一個個難關被攻克,水稻的畝產量一次次增加:500公斤、800公斤、1000多公斤。

現在,中國人民都能吃飽了,世界上50%的水稻田也都種上了雜交水稻,全球稻米產量再增加1.5億噸,增產的糧食能多養活四五億人。

這裡面,有袁隆平的一份大功勞。

現在,已經年逾90的袁隆平仍在工作,依然不斷地追求水稻產量的突破。

袁隆平曾經說:「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夠了。」

正是這份質樸和堅定,讓袁隆平在重重阻力和各種困難面前不灰心、不放棄,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次實驗,總結每一次經驗。

他說:「我是搞應用科學的,只有實幹苦幹才能夠實踐出真知。」

他招收學生的條件,也是以此為基準:「你不下田,我就不帶。」

不論多大年紀,不論走到哪裡,袁隆平心心念念的還是他實驗稻田裡的超級水稻。

2019年9月17日,在出發去北京領獎(共和國勳章)時,他專門來到稻田跟自己的水稻道別:「你們都乖乖的,我過幾天就回來啦!」

獲獎當天,在得知12畝試驗田正處於對花時期,袁隆平專程從湖南長沙趕到衡陽市衡東縣洣河橋村,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

袁隆平常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可以說,這半個世紀,袁隆平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研究雜交水稻。

為了搞科研,袁隆平寧願不住豪宅、不開豪車,也要把經費拿來做研究:

國家獎勵給他青島市國際院士港的別墅,他把它改成了團隊研發海水稻的科研室;

下田地做實驗,他很少坐車,都是騎著自行車去的,直到後來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方便了,才購置了一輛不到十萬元的車;

甚至老兩口在香港購物時,袁隆平想買塊新表送給妻子,最後嫌貴也沒買成。

即便已經舉世聞名,身價千億,袁隆平最看重的還是腳踏實地的「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並把這份堅定的意志,傳遞給了兒子、孫女、子子輩輩。

袁隆平對兒子和孫女的影響是深刻的。

1963年,33歲的袁隆平和小自己8歲的鄧哲「結婚」了。

婚後,他們一起養育了三個兒子。

這三個兒子沒有讓父親失望,一個比一個成功,在各自的領域都是佼佼者。

長子袁安定,出生於黔陽地區,在那個生存條件相對惡劣的環境中,他通過努力成功考入大學,成為管理學專業的人才。

畢業後袁安定被分配到湖南種子公司工作,後來,不甘平庸的他跳出國企這個舒適圈,選擇自主創業。過程艱難,憑藉從父親身上學到的那股堅定的韌勁,他先後參與創辦了多家農業、科技、種業公司。

現在,袁安定已經成為農業領域知名企業家。

次子袁定江,和父親一樣,從小到大都是一個穩紮穩打的學霸,他憑藉優異成績考入了湖南財經學院。

畢業後,他選擇南下,前往海濱特區珠海工作,他當過會計主任,也負責籌辦過農民貸款項目。在閒暇之餘,袁定江還攻讀了武漢大學的EMBA。

如今的袁定江已經是一家農業科技上市公司的副總裁,他憑藉自己的才華能力,讓農民都能嘗到甜頭。

小兒子袁定陽,如果說子承父業,那就是他了!

他在拿到湖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學專業碩士學位後,一直跟隨父親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

深受父親的影響,袁定陽對待科學研究一絲不苟,勇於探索,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成為超級雜交水稻分子育種創新團隊的首席專家。

此後更是與父親一起參與高產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等多個項目,並成功選育了雜交稻新組合。

其實對袁隆平的三個兒子來說,他們完全可以背靠大樹好乘涼,但他們卻都選擇了個人努力與奮鬥。

從父親袁隆平身上,他們學到了低調為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這是一輩子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對於三個孫女來說,家庭氛圍對她們的耳濡目染是顯而易見的。

她們衣著簡單樸素,在採訪過程中總是面帶笑容,幽默風趣,落落大方,絲毫沒有因為爺爺是袁隆平而驕傲自大。

在學校裡,她們還經常與同學們分享爺爺的故事,他的努力與夢想。

圖源:星辰在線

孫女們說:長大後我們也要成為像爺爺那樣的人。

一個有夢想,並願意為之去努力奮鬥,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人。

2020年9月7日,袁隆平爺爺迎來了自己的90歲生日。

90歲對於一個老年人來說是絕對的高齡了,多數老人都在頤養天年,可袁隆平的晚年生活依然是伺弄他的雜交水稻田。

甚至在紀錄片最後,記者問袁隆平爺爺最關心的是什麼?

他依然最關心的是雜交水稻和糧食產量。

有人說這是國家賦予他的使命,可殊不知,這也是他一輩子的堅守和夢想。

他說,他還有三個任務:一是超高產,二是海水稻,三是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這裡,我們也願袁隆平老爺爺身體健康,親眼見證並實現自己的心願和夢想!

編  輯 | 張 琪

校  審 | 胡俊濤

值班編委 | 張心雨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全文)

相關焦點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看她們打扮,我不淡定了……
    1930年出生,今年90歲的袁隆平,幫助中國創造了一個奇蹟,用全世界不到九分之一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課本上,在新聞裡,這位老先生是一位斬獲無數獎項的科學家,是一位潛心鑽研的水稻專家,是一位審慎言行的教育者。
  • 90歲袁隆平院士三位孫女身影曝光,我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
    而在這部紀錄片中,還特別難得的,介紹了袁隆平院士的家人。他的三位孫女,16歲的袁友琴,14歲的袁友清,12歲的袁友明。 從袁隆平院士的身上,再到這三位質樸女孩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 在這部紀錄片中,在她們的眼中,爺爺就是可愛的爺爺,像普通的爺爺一樣寵愛著她們,會經常藏好零食,讓她們去吃,爺爺和別的爺爺沒有什麼不同,也只是一個可愛的喜歡和她們一起玩的,有童趣的老頭。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後,我又去了解了他的父母,更不淡定了……
    隨之而來的,是老爺子首次曝光的三個孫女:袁友晴(16歲)袁友清(14歲)袁友明(12歲)三孫女隨爺爺一樣衣著樸素,說話質樸。彼時恰逢6月,園藝場內桃紅柳綠,好不漂亮,這讓兒時的袁隆平迸發了學農的興趣。70多年後,當袁隆平再次回想起兒時的這次經歷,稱它美妙清晰,又恍如一場夢境。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低調家風,到底有多重要?
    在《時代我》這部紀錄片中,90歲的袁隆平爺爺首次曝光了袁隆平的三個孫女:袁友晴(16歲)、袁友清(14歲)、袁友明(12歲)。令人意外的是,三個小姑娘梳著相似的娃娃頭髮型,穿著樸素,言談舉止也和爺爺袁隆平一樣,幽默中透著質樸和可愛,絲毫沒有因為爺爺是袁隆平而驕傲自大。在採訪中,三個孫女還說:長大後我們也要成為像爺爺那樣的人。一個有夢想,並願意為之去努力奮鬥,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人。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打扮樸素引熱議:一個人能低調到什麼程度?
    紀錄片片頭第一次曝光了袁隆平的3位孫女。第一眼看著她們,像極了鄰家的女孩。沒有靚麗的裝扮,沒有讓人難以靠近的姿態,言談間滿是童真與樸實。在採訪中,她們說到了一件趣事。一位女孩說,在學校時,老師曾問過她:「知不知道你爺爺是幹嘛的?」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三位孫女近照曝光,真實顏值眾人驚呆
    走進袁老的生活,他是科研偉人亦是良師益友近日,1930年出生的,今年90歲高齡的袁隆平,又一次走進了大家的視野。這一次是在紀錄片《時代 我》一季中的主人公,令我感觸頗深。在這裡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袁隆平。作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幫助中國創造了一個奇蹟,用全世界不到九分之一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他是一位斬獲無數科研獎的偉人,也是一位謹言慎行的教育者。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三位孫女近照曝光,真實顏值眾人驚呆
    寫進了教科書上的偉人---袁隆平#袁隆平 當大家第一次聽到「袁隆平」這三個字,知曉他的故事我想應該是在我們中學課本裡面吧。走進袁老的生活,他是科研偉人亦是良師益友近日,1930年出生的,今年90歲高齡的袁隆平,又一次走進了大家的視野。這一次是在紀錄片《時代 我》一季中的主人公,令我感觸頗深。在這裡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袁隆平。
  • 90歲袁隆平的3位孫女曝光,好的家庭氛圍就是最好教育
    這幾天看紀錄片《時代我》,裡面有我們最喜歡的袁老,90歲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過紀錄片,讓我們更近距離地了解了他,並看到了他的家人。如果說,通過這部紀錄片可以看到袁老在日常生活中的樸實與低調,看到了他工作中對待水稻是幾十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做事,生活中的他,在工作之餘也是一位可愛的寶藏爺爺。
  • 袁隆平的三位孫女曝光,從樸素的穿搭和言談舉止間,盡顯袁老家風
    最近一部評分很高的紀錄片《時代我》在網絡上走紅,片中講述了在各行各業都做出突出貢獻的佼佼者。其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在受訪者的行列,在大家了解袁老的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在無意之中見到了袁老的三位孫女的真容。
  • 「90後」袁隆平的3個孫女曝光:一個人能低調到什麼程度?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關90歲袁隆平的片段。紀錄片還採訪了袁隆平爺爺的3個孫女。可能是受到爺爺的影響,3個小女孩的打扮也格外樸素,梳著相似的娃娃頭髮型,言語真誠低調,舉止之間流露著質樸與可愛。當被問到「爺爺是袁隆平,你們有什麼感受」時,女孩們表示:在她們眼裡爺爺不是什麼厲害的人物,而是一位經常在家裡藏好零食的和藹老人,小時候還一度以為爺爺就是看天氣預報的……她們說以後也要像爺爺一樣,為人類的福祉貢獻一份力量。
  • 袁隆平三個孫女曝光:「小時候,我不知道爺爺是幹嘛的」
    最近《時代我》爆火,其中第一個介紹的就是袁隆平。這部片子讓我們看到了袁隆平的私生活,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孫女和記者的一段對話。「你知道爺爺是幹嘛的嗎?」「我小時候一直以為爺爺是看天氣預報的,直到後面學到了爺爺的文章,同學都投來羨慕的眼光,我才感覺到爺爺,似乎不一樣」。簡單的話語,卻讓人更加佩服起來,作為袁隆平的孫女,她應是多麼的驕傲,但,袁隆平似乎根本沒打算告訴她們,他,只是在做好自己應該做的。
  • 偉人更注重家庭教育,袁隆平三個孫女曝光,盡顯樸素家風
    哈嘍大家好,今日,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採訪中,讓大家了解他日常生活的同時,也無意中看到了袁老三個孫女的真面目。而且袁老在他從小帶大的三個孫女面前,竟展現出自己幽默風趣的「老頑童」形象,被網友稱為:寶貝爺爺。
  • 袁隆平有三個孫女,她們的名字,為何全都與「天氣」有關
    我國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現今已經到了兒孫繞膝的高齡,他有三個可愛的孫女。不過您可能並不知道,關於這三位孫女的名字,其中還蘊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至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袁隆平曾以南優系列雜交水稻2、3、6號進行測試,證實了上述結論,開花時降雨與非開花降雨的空殼率,分別為31.6%與18.1%,其差距十分明顯。袁隆平團隊曾對該現象進行過總結,並提出了降雨量對水稻授粉影響的具體原因。首先來說,水稻花粉本身吸水性極強,大量的降水會使水稻花粉吸水膨脹,繼而發生破裂,降低花粉活性。
  • 90歲袁隆平:你們吃飽了,我也變老了丨百家故事
    近日,袁隆平在節目裡說的一句話,讓人感觸頗深:「我帶研究生有一個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這簡單一句話,足以看出他這些年的堅持。袁老在生活中,並非是我們在各大媒體的報導上看到的那般神採奕奕,他也有疲憊的時刻,有趣的時刻,賣萌的時刻。
  • 「你們吃飽了,我也變老了」,今天,是袁隆平院士90歲生日
    這個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教科書中的老人,記憶中的他依舊在農田裡專心研究,而現在,他終於走不動了,因為,今年他已經90歲高齡了。然而他所處的這個時代,不是一個幸福的時代,人們生活貧苦,甚至於經常吃不飽飯。長大後他在偏遠的安江農校裡教書,在這裡,他看到了太多因為飢餓而倒在路上的百姓,這也讓他下定決心,在餘生接下來的時間,只幹一件事,那就是解決人們吃飯的問題。於是,他開始把所有的熱情和青春,全部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 時代我丨跟拍袁隆平半年 我發現他的字典裡沒有「退休」二字
    作者:紀錄片《時代 我》第一集副導演 賴章萍 袁隆平這集,從操作層面來講,無疑是最難拍的一集了。 袁老師身邊總圍著各種媒體和來訪者,與他獨處是不太可能的事。
  • 穀雨影像|袁隆平90歲不服老:仍舊每天下田,想讓所有人吃飽飯
    如果你拿起袁隆平年輕時的照片,保準嚇你一跳:健美的倒三角身材,熱衷遊泳、騎馬,甚至開飛機! 他是教科書裡的傳奇人物,也是網友們爭相傳送的表情包達人。私下,他愛打麻將,愛吃零食,看到鴨子開心地「嘎嘎」學鴨叫。如今,90歲的袁隆平有些力不從心,但仍舊每天堅持下田。「你們年輕人不知道,那個時候饑荒時代,沒飯吃真難受,餓死人了。」他說,心心念念的三個願望,每個都跟吃飽飯有關。
  • 袁隆平對孫女疼愛有加
    袁隆平對孫女疼愛有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8日 11:36 來源:   袁隆平院士給孩子取名也是有意思的,他有三個男孩兒,分別取小名為五一、五二、五三。
  • 有個90歲的老頭叫袁隆平,我真吃過他家大米
    但這個昨天(2020年9月7日) 剛滿90歲生日的老頭如果懟我, 我可能真的要思量一下, 因為我真的吃他家大米了。
  • 袁隆平「豪宅」首度曝光,這個老人不一般(圖)
    原標題:袁隆平「豪宅」首度曝光,這個老人不一般!幾周前,袁隆平飆英語引發全民熱議。年近90歲高齡的袁隆平用英語向全世界分享自己的「雜交水稻」夢想。很多網友評論,像袁隆平這樣的科學家才是中國真正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