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學界都認為「氣功熱」是我國獨有的現象,但根據最近的解密文件顯示,「氣功熱」的背後是一場席捲全球的「通靈之戰」。
文章開始前,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國八、九十年代氣功熱的早期情況:
1979年3月,四川日報一篇《小孩耳朵能識字》的文章得到國內主流媒體爭相轉載迅速走紅。
1980年7月時任中國科技協會主席、解放軍總裝部高級顧問的錢學森同《自然雜誌》編輯談話時提出了人體科學的概念,次年《自然雜誌》發表了相關論文,論述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引發轟動。
同年,美國頂尖超心理學專家克裡普納和斯坦福研究所的普索夫一道應邀到中國考察「人體特異功能」(耳朵識字等)。
同年,世界超心理學協會、心靈研究會(成員包括1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合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召開紀念會議。中國代表陳信、梅磊與會,介紹中國「人體特異功能」的「實驗研究」。
由於錢學森在我國人體科學研究工作中的推動作用,加上氣功熱消退後的推鍋、撇清,一般認為是錢學森教授發起了我國這場持續20多年的氣功熱。
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公布的有關資料中顯示,美國確實曾密切關注中國的氣功研究,他們還在嘗試尋找特異功能或氣功相關研究中,可以進行武器化的可能,這就是著名的「星門計劃」。
根據CIA的檔案的資料顯示,早在1978年,美國國防情報局(DIA)便開啟了星門計劃 (STAR GATE) ,以調查軍事上的心理現象的潛力和國內情報應用。這個項目實際內容就是利用人體的特異功能實施諜報活動的項目,包括穿牆術、千裡眼(遙距觀測)等。也就是說,美國的特異功能研究其實是在中國之前的。
下面是通過一些遙視者繪製的圖案,被中情局認為接近他們的情報照片。
隨著蘇聯的解體和冷戰的結束,這個耗資巨大的「星門計劃(STAR GATE)」項目在20世紀90年代中止了,星門計劃的研究對外公布的研究成果有:人體擁有3.24秒的預感能力。
2017年1月,中情局公布了「星門」項目的在線記錄,有大量的文件,感興趣的可以去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站上查詢。
「解密文件」中同時顯示,美國「星門計劃」的提出與蘇聯對相關工作的進行有關:
蘇聯《蘇聯大百科全書》主編之一、科學院通訊院士斯皮爾金院士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就開始著手特異功能的研究。在中情局解密裡的1983年的CIA-RDP96-00792R000500400001-8號文件中便提及他的實驗室。
當初蘇聯中央與克格勃(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將斯皮爾金召去,經過嚴格的審查後,讓他負責這個實驗室,然後蘇聯在計劃中召200名特異功能的人士。整個工作由斯皮爾金親自掛帥,篩選極其嚴格,讓被徵召者現場表演自己的超能力並介紹自己的「奇特」經歷。
整個過程其實是半公開化的,正如最近火爆的俄羅斯通靈競賽節目《通神之戰》一樣,徵召的實際上就是這類人。至於招募這些人的目的,各有猜測。(有理由相信,我國當初的氣功熱也是為了發掘出民間的「異能」人士。)
為了避免在相關領域落後於蘇聯,美國成立了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
DARPA是美軍的一個重要機構,在這裡誕生過很多黑科技,它類似於一個論壇,會定期把各領域的頂尖科學家聚集在一起,類似頭腦風暴那樣的碰撞討論,並可能提出聽起來完全不可能的概念,當這些計劃研究到一定程度之後,再交給其他部門進行實用化開發。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DARPA委託蘭德公司評估「美國與蘇聯在超自然現象方面科學與技術研究活動的實質性差異」。相關的報告裡詳盡地描述了蘇聯在心靈感應、預知未來、隔空取物和第六感領域的研究。
在研究了項目可行性之後,DARPA秘密花費幾百萬美金四處秘密招聘有心靈感應的人,來進行諸如遠程間諜活動,不過即使至今為止,其詳細的研究結果及相關報告還是個謎。
對於美蘇在人體科學領域的研究,我國科學界自然保持高度關注,科協主席錢學森在相關報告中也寫得很清楚:
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的一個必然現象。這項研究所碰到的問題,決不是中國所特有的。情況是全世界都差不多,有它的共性。在國外,對這個問題也爭論得很激烈。在資本主義國家裡,由於社會制度本身所固有的矛盾,群眾對它是失望的,於是就逃避現實,尋求新奇的刺激,以致於人體特異功能的表演也成為熱門貨大概在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很風行。確實有人拿它來賺錢,登臺表演,譁眾取寵,搞電視節目等等。為了要搞得很出奇,弄虛作假是有的。
但對於特異功能的研究,錢學森教授的態度還是慎重的,在該報告中指出:
第一點,中宣部的通知中說,有少數人可以在有關單位負責管理下,繼續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既然是少數人,那就是要真正過硬的,搞很精幹的隊伍。我看全國不能布置很多的點。到底怎麼辦?大家可以討論。真正做研究工作的隊伍要精幹,精幹也就是說要有水平。從這幾年的經驗採看,要做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工作是很不容易的,要結合很多學科,象物理學、生物學物學生理學、心理學,以及各種測試技術,各方面都要結合。有一本書( Consciousness and the Physical World,B.D.Josephson 及V.S. Ramachandran主編Pergarmon Press 1980中出版)講人的意識和物理世界。這本書由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代森(F.J.Dyson)寫了一篇很有風趣的序,其中說,研究意識時有兩種人,一種是物理學家,膽子很九敢於創新,但是對於生物的專業知識不行,另外一種是生物學家,正相反,專業知識很豐富,但是膽子小;所以他建議這兩方面的人結合起來,這件事才辦得成。我看他講的有一點道理,我們也座當這樣辦,真正想科學地做這方面的工作,要吸收各方面比較有水平的專業人員來共同攻這個關。這是一個集體的工作,要靠集體的智慧,要大家根融洽,各盡所能,又要捏在一起。這樣一個中心研究集體當然也需要有一個團結這個小集體的「小組長。這是這項研究工作能進行下去真正取得成果的必要條件之一。沒有這個條件,開展真正的人體特異功能的科學研究工作恐怕很難。
第二點,必須要有適當的監視儀器設備。在我們這個工作中.大家碰到的一個困難,是有特異功能的兒童在測試不出時,急了,他會作假,所以用儀器監視是必需的,要監視要害部位,真的、假的可以判斷。例如用腦電圖儀監測,看他是不是在一種特殊功能態,腦電如有特殊情況,就是特異功能態,就是真的;沒有這種特殊的腦電活動就不算數。究竟如何用儀器來進行監視?要大家來源辦法,現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梅磊同志已經有初步的實驗苗頭。總之,要真止抓住要害,不要用七,八架錄象機來監視,弄得很緊張,那是個笨辦法。除腦電圖外還可以採取什麼別的辦法?大家可以從心理的、生理的方面來考慮。
隨著冷戰的結束,美蘇的特異功能研究和「星球大戰」計劃退居二線一樣繁花落定,我國的氣功熱也逐漸退潮,民間的「異能行者」們隨之銷聲匿跡。
長按下方二維碼收聽本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