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隨寒冬再起,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構築「安全線」

2021-01-07 OFweek儀器儀表網

英國新冠病毒毒株變異,傳染能力暴增,倫敦發布最嚴「封城令」;

美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萬,美聯社報導「2020年將成為美國史上最致命年份」;

南極洲「失守」,智利駐南極軍事基地發現3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截至12月20日,我國民航局已經累計向中外航空公司發出熔斷指令140次,有效地控制了境外病例的輸入,但是,隨著寒冬到來,中國內蒙古、大連、北京、成都等地仍然爆出了本土病例,這讓我國政府和民眾的心弦再次拉緊。

然而,雖然疫情防控局勢嚴峻,但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生產、生活仍井然有序,並未再出現大範圍的停工、停學的局面。在這場疫情大考中,我國政治體制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政府不斷宣傳並深入貫徹「防範大於治療」的理念,這是我國保障疫情可控的重要手段。而包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等高科技設備在防疫中應用,為我國民眾構建了一道可靠的「安全線」。

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現在在各大商場、寫字樓、中大型企業等人流密集的場所均有安裝,測溫快速、準確,並且可以遠距離同時監測多人體溫,與額溫槍相比,有著巨大優勢。

操作簡單快捷的熱成像儀的大量應用,是我國在紅外測溫晶片領域數十年研究探索的結晶,是在歐美的非製冷探測器技術和產品至今仍對中國實施嚴格的禁運措施的情況下的突破。

那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紅外測溫設備的晶片究竟有何技術含量?

據業內人士介紹,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是熱成像系統的核心部件,是探測、識別和分析物體紅外信息的關鍵。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是以微機電技術(MEMS)製備的熱傳感器為基礎,將物體紅外熱輻射信號轉換成可供人眼視覺分辨的圖像的高技術產品,是紅外熱成像系統的核心和難點。歐美的非製冷探測器技術和產品至今仍對中國實施嚴格的禁運措施。唯一能對中國出口的法國也通過「最終用戶許可」等制度限制使用。近十年,通過工信部「核高基」等專項的支持,非製冷紅外熱成像探測器已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國內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基本以國內企業的產品為主。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是對全球醫療領域的重大考驗,同時,也極大刺激了紅外測溫設備在醫療上的應用需求。同時,也對紅外產品的質量、服務和成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紅外熱成像晶片的大趨勢可分為高端裝備應用和低成本應用兩個方向。高端裝備應用主要滿足航空航天、空間遙感、態勢感知等應用場景;低成本應用則是從目前的工業應用進入到消費電子領域,滿足如個人娛樂消費、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需努力實現產品的微型化和低成本化。

要讓紅外熱成像產品成為人們「買得起,用得上」的東西,那麼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新應用的開發,產業鏈各個環節成本的優化,就成為非常必要了。

處於國內紅外市場第一梯隊的武漢高德紅外,率先做出反應,製冷、非製冷探測器及整機產品種類最多,他們建立萬米級的潔淨廠房,專注技術研發,並與國內先進的真空封裝裝備企業同志科技合作,採用同志科技的真空封裝系統,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又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焊接和封裝是晶片製造完成的關鍵收尾環節,先進地焊接技術和裝備一度被國外設備壟斷,2011年,中科同志開發出第一款真空共晶爐,並在2013年獲得科技部火炬計劃產業化示範項目,2014年,中科同志科技研發製造的第一款大型真空共晶爐打破了這一壟斷,並進入IGBT領軍企業BYD。2018年,中科同志科技的產品成功打破高功率雷射器領域,一舉突破了被國外廠商限制鎖喉的現狀。2019年,中科同志科技高真空共晶爐成功進入紅外晶片封裝領域,在金屬封裝和陶瓷封裝領域都相繼得到應用。

中科同志科技真空共晶爐的焊接空洞率控制在1%以內;其升溫斜率過程中的溫度均勻度真正達到了2度以內,恆溫過程中的溫度均勻度達到了1度以內,這是中科同志科技率先採用熱板水冷的專利技術達到的效果,中科同志科技產品極高的溫度均勻度和真空下降溫的技術,極大提升了焊接產品的合格率;同時具有一爐多用、環保低碳等優勢。中科同志科技的真空共晶爐,不但在品質上實現了歐美進口設備的替代,更能降低晶片企業的生產成本。

作為民族企業,不管是武漢高德還是中科同志科技,他們始終都致力於在晶片領域的不斷探索,努力拼搏,為中國「芯」奮鬥!

中科同志科技專業研製生產高真空共晶爐、GETTER熱激活真空共晶爐、真空回流焊、真空退火爐和真空排氣爐等真空封裝設備。歡迎各位朋友溝通交流。

相關焦點

  • 疫情防護重點物資|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產業鏈深度解析
    隨著返程高峰的到來,上海虹橋機場、虹橋火車站共設置了16個檢測點,主要以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為主,截至2月7日,虹橋樞紐機測體溫122萬人次,發現體溫異常101人。顯然,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於如此大規模人次的體溫檢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 深度解析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產業鏈
    相比之下,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由於能實現遠距離(可達數米)、非接觸式、多目標同時進行體溫檢測,是在公眾場所甄別發熱人群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正因為如此,國務院於1月30日就印發了關於組織做好紅外體溫篩檢儀及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明確將紅外體測篩檢儀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
  • 5G、AI紅外體溫檢測儀紛紛上陣抗疫,工信部:每日產能超萬臺
    2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稱: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日前印發《關於組織做好紅外體溫檢測儀及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將紅外體溫檢測儀及配套零部件等產品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運輸保障工作。
  • 國家衛健委回應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測不準:便捷 會受環境影響
    2月16日下午,針對紅外熱成像體溫儀能否準確測溫,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進行了回應。新冠狀病毒疫情下,紅外體溫檢測儀被國務院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常用常用的紅外體溫檢測儀可分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和紅外體溫計(紅外耳溫計和紅外額溫計等)兩類。相對於紅外體溫計,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可進行大面積監測,自動跟蹤、報警高溫區域,與可見光視頻配合,快速找出並追蹤體溫較高的人員。近來被應用於機場、車站、地鐵、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
  • 讀懂疫情背後的科技力量——無接觸式紅外體溫篩查
    傳感器發揮關鍵作用 什麼是紅外熱成像測溫?由於傳統單純紅外傳感型檢測的準確性較差,容易漏檢,利用可見光成像與紅外熱成像組合分析成為一種更加準確有效的檢測方案。 人在感染病毒發病以後,人體生物體徵信號會出現異常,比如:體溫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因此綜合利用這些生物體徵信號進行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 鎮江對公共場所的紅外體溫檢測儀進行免費檢測校準
    近日,國內多地又出現了新的疫情,截止6號中午,全國共有48個中風險地區,1個高風險地區,在我們日常的防控工作中
  • 遨遊A9紅外熱成像儀軍工三防智慧型手機測溫儀檢測儀高精度高清紅外...
    >FLIR紅外熱像模組,依託FLIR強大的熱成像系統、可見光成像系統、定位系統、測量與診斷系統以及先進的威脅檢測系統,將創新型感應解決方案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紅外熱成像儀軍工三防智慧型手機測溫儀檢測儀高精度高清紅外攝像機遨遊 A9 紅外熱成像儀軍工三防智慧型手機測溫儀檢測儀高精度高清紅外攝像機
  • 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檢測站好防疫最後一道崗
    疫情蔓延態勢下,雖然有潛伏期,潛伏期不發熱且具有傳染性,即使體溫不是唯一標準,但是在沒有完全精準有效的方法前,體溫篩查還是有必要的。傳統測量體溫的方式包括水銀溫度計及紅外體溫槍等,缺點比較明顯:需要時間,需要接觸及配合。
  • 紅外體溫檢測需求激增 高德紅外一季度淨利預增超19倍
    同時,公司稱,本次疫情充分體現紅外熱成像設備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重要性,同時憑藉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晶圓級封裝產線的批量生產,報告期內諸多新興民用領域對紅外熱成像設備產品市場長期需求凸顯,進一步激發了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消費電子、智慧家居、智慧金融、安防監控、無人機等多個行業的新興應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高德紅外備受市場關注,2月份以來已通過視頻會議方式接受了4輪機構調研。
  • 紅外熱成像技術由於疫情有什麼改變的
    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也就是紅外熱成像技術真正實現民用的階段,美國FSI公司首先研製出軍用轉民用的紅外熱成像設備,利用紅外焦平面陣列探測器(集成大量敏感元)取代了複雜的光學元件和光機掃描結構,重量小於2kg,便攜性大大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紅外焦平面陣列探測器是決定紅外熱成像儀性能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分為兩種,製冷型(光子型探測器)和非製冷型(熱探測器)。
  • 河北省冀商聯合會捐贈紅外體溫檢測儀 助力雄安疫情防控
    中國雄安官網3月18日電(記者石萍婷)3月18日上午,河北省冀商聯合會攜手北京興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捐贈了30套總價值320萬元的紅外體溫檢測儀,用於雄安新區三縣教育系統的疫情防控工作。高立春對捐贈方表示感謝,他說,當前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新區三縣學校也將面臨開學複課,急需配備體溫檢測儀等疫情防控物資。此次捐贈不僅解決了學校面臨的實際困難,更堅定了大家攜手抗疫的信念和決心,為學校嚴把復學疫情防控關增添了一份力量。捐贈儀式現場。中國雄安官網記者李鑫 攝張增良說,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行各業以不同的方式抗擊疫情,共克時艱。
  • 入內,請測體溫——「紅外熱成像」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之一。於是,我們便在許多場所(火車站、辦公樓、飛機場、地鐵站……)看到了熱成像檢測設備的身影。雖然,它們大小不同,形態也各異,但原理都是一樣的——自然界中的物體,除了具有我們所熟悉的可見光圖像外,還具有一種紅外熱輻射圖像,但人的肉眼看不到紅外熱輻射,這是因為它所發出的是紅外線,為不可見光,「紅外熱成像」的神奇技術能夠將熱輻射圖像轉換成可見光圖像,它能讓人們看到過去看不到的東西,實現這一轉換的設備稱為熱像儀,通過這個熱像儀,可以讓我們在漆黑的夜裡看到有如白天的景象。
  • 為4所學校捐贈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4月17日,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聯合山東三木眾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華股份、市慈善義工協會,為聊城一中、聊城三中、水城中學、外國語學校高新區分校捐贈了11套總價值20餘萬元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目前已安裝完畢並順利運行。
  • 熱成像儀可以測人體溫嗎
    熱成像原理   通俗的說,紅外熱成像是將不可見的紅外輻射變為可見的熱圖像。   熱成像儀可以測人體溫嗎   在火車站、寫字樓、高速口等地已經開始引用紅外成像測溫儀等設備,可以減少人力成本。該類設備能準確判斷人是否發燒嗎?
  • 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設備情況
    近日,我國多地陸續出現疫情病例,而當前年關將至,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我們仍然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的態度,做好防控工作,遏制疫情反彈。作為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體溫檢測十分重要。為了滿足諸多場所大人流的測溫需求,北京西莫羅推出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能有效幫助監測出入人員的體溫狀態, 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採用無感快速測溫系統,快速感應通過人群是否體溫異常,能滿足各種大人流量場合的測溫需要,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助力。
  • 臨淄首套AI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投入使用,助力疫情防控提質增效
    AI紅外熱成像無感測溫正在替代傳統的體溫槍檢測手段,在臨淄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2月10日,臨淄首套AI紅外熱成像無感測溫系統,在臨淄區政務服務中心順利測試安裝投入使用。目前這套系統在濟青高鐵臨淄北站、北大醫療齊魯醫院、臨淄國際商會大廈等大流量防控區域正陸續測試安裝。
  • 移動熱成像體溫監測儀「站崗」商場 守護市民安心逛街
    伴隨各大商場陸續復工營業,熱成像體溫檢測儀成為商場復工營業的硬核標配神器。 (徐州-睢寧天成太平洋購物廣場熱成像體溫檢測儀投入使用) 在徐州睢寧天成太平洋購物廣場東側入口,一排桌子、幾排欄杆,圍起一段「體檢通道」。
  • 博立信全新紅外體溫檢測儀強力支援全球「抗疫」
    SemtechCorporation是一家領先的高性能模擬和混合信號半導體和先進算法供應商,日前宣布:「我們為光纖和無線傳感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創新型廠商博立信科技公司開發了一系列基於SemtechLoRa器件的智能體溫監測產品。
  • 北滘鎮21所公辦學校實現智能體溫檢測儀全覆蓋
    北滘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捐贈紅外線熱成像體溫檢測儀儀式現場。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開展,初三、高三學生即將復學。為全力支持北滘鎮內學校做好返校準備,4月26日下午,北滘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捐贈紅外線熱成像體溫檢測儀儀式在承德小學校門口進行。  北滘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近日啟動「和善同心」北滘鎮校園抗疫計劃,向北滘鎮21所中小學、幼兒園共捐贈24套智能體溫設備,設備費用達141.6萬元。
  • 紅外熱成像體溫儀測量準確嗎?專家:適合多目標 精確性會受環境影響
    人民網北京2月16日電 (李軼群)在火車站、寫字樓、高速口等地已經開始引用紅外成像測溫儀等設備,可以減少人力成本。該類設備能準確判斷人是否發燒嗎?16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回答記者提問的上述問題時,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回應,紅外熱成像體溫儀方便快捷,可多目標檢測,是這次疫情中排查病例的一種手段,但其易受外界影響,建議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