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拳擊手會採取措施保護自己:減少對練,多做安全的有氧訓練,每年只參加一兩場比賽。增強頸部力量可以使頭部受擊打時不搖晃。強壯的下顎骨骼也有幫助。
5月2日,菲律賓拳手帕奎奧與美國拳擊手梅威瑟進行了一場「乏味」的「世紀大戰」,最終側重於防守的梅威瑟憑藉點數優勢獲勝。《衛報》的體育記者西恩·因格萊說,梅威瑟之所以能夠經常取勝,是因為他在選擇對手時很聰明,他總是挑選那些過了巔峰期的對手,他等了6年,這樣他面對的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凌厲的帕奎奧。
5月2日,美國拳擊手梅威瑟(左)與菲律賓拳手帕奎奧在拉斯維加斯米高梅大酒店展開「世紀大戰」
梅威瑟在過去47場勝利中有26次是打出制勝一拳,但在這場「世紀之戰」中沒有人流血,也沒有人把對手擊倒在地,這讓雙方都避免了頭部受傷。《時代》周刊記者傑弗裡·克魯格在《頭部遭到猛擊的物理學》一文中說:「許多種比賽都對頭部有害。橄欖球比賽中的撞擊會導致球員頭部反覆震蕩,最終引發CTE(慢性創傷性腦病變)。在橄欖球運動之後,各種運動項目對頭部的衝擊,按強度排列依次是冰球、足球、長曲棍球、籃球、體操和棒球。但是,即使是在對頭部衝擊最大的橄欖球比賽中,對頭部的衝擊也只是一種意外,而在拳擊比賽中,它就是比賽的內容。研究顯示,職業拳擊手擊打的力度輕則450磅(204公斤),重的可達1400磅(635公斤),足以給頭部53g的加速度。」
頭部能夠承受多大的力?這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擊打的部位、擊打物體的大小、個人骨頭組織的密度。額頭平均可以承受1000到1600磅的擊打。側部可以承受大約700到1900磅的擊打,後腦可以承受1440磅的擊打。面部和臉頰的骨頭只能承受280到520磅的力量。但是大腦不能跟頭蓋骨承受同樣的力度,頭蓋骨能夠承受數個G,但大腦不能。
頭部受到擊打時,大腦中受衝擊最大的是大腦白質,它們是覆蓋在神經細胞上起隔離和連接作用的脂肪。大腦像果凍一樣,有一定的黏稠度,如果搖晃或者揉搓它,就會對連接部分施加壓力,導致拉伸或斷裂。連接組織受損後,會漏出微管相關蛋白。漏出的這些蛋白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大腦病變。
大腦在頭顱中是有些鬆弛的,這也會帶來其他問題。大腦周圍有一層很薄的流質,在受到輕微擊打時它可以吸收衝擊,但受到兇狠的擊打時,這一點晃動的空間就會導致大腦的位移,軟組織會跟堅硬的骨頭撞擊,由此造成休克、瘀傷甚至流血、死亡。給大腦供血的頸動脈有一個地方叫頸動脈竇,它的作用是調節血液和氧氣向頭部的流動。下巴受到擊打會造成頸動脈竇阻塞,血液和氧氣的流動被改變,結果會造成昏迷。
聰明的拳擊手會採取措施保護自己:減少對練,多做安全的有氧訓練,每年只參加一兩場比賽。增強頸部力量可以使頭部受擊打時不搖晃。強壯的下顎骨骼也有幫助。
《經濟學人》說,拳擊手套的使用本來是為了讓拳擊比賽變得更安全,但它卻起了相反的作用。「拳擊手第一次使用厚手套(而非露指手套)是在1992年的一場重量級冠軍賽上。之後手套變得越來越重,到現在拳擊手不僅戴著10盎司(283克)重的手套,還可以每隻手用3米長的氧化鋅膠帶纏上長達5米的繃帶。由於人類頭部的骨頭比拳頭的骨頭硬,拳擊手如果指關節是裸露的,當他傾盡全力擊打對手頭部時,他的手受到的傷害會比對手的頭受的傷更嚴重,他的指關節會被割傷、擦傷,但戴上手套後,他就可以用盡全力去擊打對方的頭部而無須擔心自己的拳頭受傷。不戴手套的拳擊賽會打破更多的手而不是頭。」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