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華:恐怖主義大潮對全球經濟衝擊多大多久?

2020-12-02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吳東華:恐怖主義大潮對全球經濟衝擊多大多久?】筆者認為,恐怖大潮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3年,每年對全球經濟的拖累是0.5個百分點,每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0.2個百分點。?

  當下全球多國對恐怖大潮已經膽戰心驚,但是,恐怖大潮對全球經濟衝擊多大多久呢?目前全球並沒有經濟學家仔細分析研究過,下面筆者做一分析研究。

  恐怖大潮有多大?

  法國一家電影院被恐怖襲擊死亡100多人,比利時布魯塞爾依據拉響最高級警戒,而法國已經把警戒期限從12天延長到3個月,美國紐約進行反恐戒備,英國進入反恐戒備狀態,就連中國北京也進入反恐戒備狀態,日本靖國神社發生爆炸案件,俄羅斯客機被恐怖襲擊墜毀西奈半島,馬裡一家最豪華酒店被恐怖分子襲擊死亡20多人,西班牙把警戒級別提高到4級(最高是5級),羅馬和米蘭地鐵因發現不明物體接連兩天多次被中斷。黎巴嫩被恐怖襲擊死亡40多人,土耳其航空公司11月21日計劃從紐約飛往伊斯坦堡的客機受到炸彈威脅,導致中途改降加拿大,11月22日,新加坡航空公司從舊金山飛往新加坡航班接獲炸彈襲擊威脅,印尼峇里島出現恐怖分子。目前出現的恐怖大潮並不代表將來不擴大。

  為何恐怖大潮突然擴大?

  筆者認為,主要與俄羅斯空中打擊敘利亞伊斯蘭國兩個月,讓伊斯蘭國人員大量傷亡有關,結果是伊斯蘭國人員四處逃散,結果逃到很多國家,正是這些四處逃散的伊斯蘭國人員,才通過接受總部指揮進行各種恐怖襲擊活動,由於俄羅斯加緊轟炸敘利亞伊斯蘭國人員、煉油、採油、運油,筆者預測伊斯蘭國人員已經成為驚弓之鳥、四處逃散,但是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和聯絡,伊斯蘭國領導人依然控制著四處逃散的伊斯蘭國人員,可以指揮、命令這些四處逃散的人員就近搞恐怖活動。這就是最近恐怖襲擊全球多處事件的幕後主因。

  恐怖大潮對全球經濟的打擊有多大?

  由於很多國家首都已經取消各種賽事,關閉地鐵,大家吃飯在家裡,不再外出吃飯,各種購物中心裏面人流稀少,就連巴黎老佛爺生意也一落千丈。

  恐怖大潮對全球經濟衝擊多久?

  筆者認為,由於伊斯蘭國人員已經四處逃散,但是一部分有可能進入敘利亞城市的郊區、農村,變成俄羅斯的空襲沒有效果。就算俄羅斯派兵進入敘利亞,就算英國議會同意英國空襲IS,但是,難斷伊斯蘭國的根。筆者預測,沒有三年難以徹底消滅伊斯蘭國分子。

  恐怖大潮對全球經濟衝擊有多大?

  雖然歷史上的恐怖襲擊案對經濟的影響只有0.03%,但是法國BFM電視臺對2004年馬德裡火車站連環爆炸案、2005年倫敦地鐵爆炸案,恐怖襲擊後,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不到0.03%。

  但是,筆者認為,過去的恐怖襲擊是單次進行,所以對後續危害並不大。而今年是伊斯蘭國人員四處逃散,也正是恐怖分子逃散,才帶來了伊斯蘭國難以剿滅。筆者預測,至少需要3年才能消滅伊斯蘭國家的競爭對手。

  由於過去的恐怖分子使用的事情沒有引起全球注意,所以,本次需要3年才能徹底消滅伊斯蘭國人員,那麼每年的損失是經濟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每年將是下降0.2個百分點,主要是從出口、一帶一路、高鐵、海外投資收購。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恐怖大潮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3年,每年對全球經濟的拖累是0.5個百分點,每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0.2個百分點。

  (作者簡介:吳東華,知名經濟學家,企業綜合創新專家,服裝戰略專家,預測歐美元趨勢7年領先全球,經濟整合專家,印度經濟專家,外貿專家,世界經濟專家,前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學會經濟研究員、前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責任編輯:DF070)

相關焦點

  • 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死亡人數跌至五年來最低點
    義,這是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數字  2019年,恐怖主義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為164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5%  ISIL的重心轉移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在該地區造成的總死亡人數增加了衝突仍然是恐怖主義的主要驅動因素,2019年因恐怖主義造成的死亡中有96%以上發生在已有衝突的國家。 年度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已進入第八年,由領先的智囊機構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制定,可提供有關全球恐怖主義趨勢的最全面的資源。
  • 劉國恩:疫情衝擊下的經濟發展與公共健康
    近日,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國發院教授、北大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國恩就新冠疫情衝擊下的經濟發展與公共健康相關問題開展了專題講座,以下為講座實錄。部分的原因是,這些好處尚未惠及世界上數億的窮人,部分的原因是全球化帶來了新的挑戰,世界某一地區的動蕩可以通過恐怖主義、武裝衝突迅速擴散到其他地區,環境惡化或傳染性疾病在全球範圍內急劇傳播。今年突發的全球新冠疫情,讓世人認識到20年前世界衛生組織的警示並非杞人憂天。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大疫情持續衝擊下的世界金融大動蕩
    本期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陳彥斌主持,聚焦「大疫情持續衝擊下的世界金融大動蕩」,並邀請知名經濟學家曹遠徵、張燕生、王晉斌、管濤、王涵聯袂探討。
  • 每經午時丨香港暴力示威衝擊各區經濟,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臺灣...
    每經午時丨香港暴力示威衝擊各區經濟,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臺灣花蓮縣發生5級地震;海南:劃定允許區域以外嚴禁露天燒烤 每日經濟新聞
  • 全球最大的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美國重新將古巴列為恐怖主義國家名單
    要說世界上最大的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當屬美國,美國支持他的盟友和小夥伴在世界各地搞暗殺,他自己也曾經多次實施暗殺行動。就是這樣的一個霸權無賴國家,其最醜陋的政客蓬佩奧11日又宣布將古巴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古巴外長羅德裡格斯隨即對此予以譴責。蓬佩奧謊言連篇。
  • ISIS殺害中國人質 恐怖主義終於蔓延到了我們家門口
    解說:日益壯大的上合組織能否扭轉全球反恐局勢。黃日涵:未來的上合組織會成為全球反恐的一支重要的力量。艾諾:土耳其非常非常地願意加入。華黎明:伊朗土耳其加入上合組織只是個時間問題。王晉:伊朗和土耳其加入上合組織背景是它們與西方世界的某種情況下的敵對。解說:《一虎一席談》PK,歐亞難破恐襲魔咒,全球反恐是否失靈。
  • 恐怖主義肆虐歐洲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
    打擊宗教極端勢力,無可厚非;譴責恐怖主義惡行,民心所向。可就在馬克龍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番的時候,身為穆斯林國家的土耳其先跳出來指著他的大鼻子開罵了。原因無他,還是因為馬克龍的白左政治正確和西方價值觀冒犯了伊斯蘭教和穆斯林。
  • 現代恐怖主義的起源
    兩種恐怖主義都認為敵人在壓迫普通民眾,不管是19世紀政府使用的嚴苛手段和經濟不平等,還是當代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威脅——至少宗教激進主義者如是說。第五,炸藥和炸彈成了首選的武器,因為炸彈容易獲得,且容易穿透全副武裝的國家的防禦。
  • 暗殺伊朗科學家,文明衝突下的文化恐怖主義?史上曾發生6次襲擊
    核心提示:自20世紀末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杜撰出的「文明衝突論」以來,在經濟、文化和軍事霸權主義等攪合下,中東衝突便此起彼伏。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隨著一輛貨車疾馳而過,緊接著一聲劇烈爆炸,旁邊的一輛黑色轎車頓時被強大的衝擊波彈飛。不僅如此,在騰起的硝煙及碎片還未散開之際,四周5個全副武裝的恐怖分子手持5挺機槍,隨即往本就面目全非的黑色轎車一陣瘋狂的猛烈掃射。
  • 全球經濟在不確定性中艱難跋涉
    全球經濟增速在2019年出現了顯著放緩,曾經作為全球經濟重要引擎的全球貿易,也在今年遭遇滑鐵盧。在全球經濟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為提振經濟,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暫時停止,全球各主要央行紛紛開始新一輪的寬鬆貨幣政策,全球「降息潮」再現。
  • 對話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疫情對國內經濟或形成二次衝擊
    我國一季度全社會GDP增速大概率是負的。進入二季度,歐美國家GDP增速會因為疫情的衝擊大幅下滑,從而通過外需走弱的鏈條,對我國經濟增長形成二次衝擊。但二季度我國遭受的是通過世界經濟傳導而來的疫情間接衝擊,其效果應該會小於今年一季度我國遭受疫情直接衝擊的影響。因此,我相信今年二季度我國GDP增速會相比一季度回升。
  • 阿利莫夫:智慧社會是對恐怖主義零容忍的社會
    阿利莫夫認為,對恐怖主義、極端主義、走私毒品武器零容忍應當成為智慧社會的基本準則。以下為發言摘要:上合組織前秘書長阿利莫夫出席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外部長高峰論壇 攝影:翁奇羽世界圖景日新月異。過去30年,世界政區圖上新增了38個聯合國成員國。
  • 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速覽: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原標題: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速覽: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2020年,全球經濟在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 社評:恐怖主義馬蜂窩被捅破,窮國最遭殃
    如今全球的絕大多數恐怖襲擊都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大中東地區尤其是重災區。美國的十年反恐戰爭大體保證了美國和西方世界的安全,但同時期恐怖活動在動蕩的不發達國家嚴重泛濫,這讓人們產生一種印象,西方反恐戰爭誘發了更多恐怖襲擊,使它們像癌細胞一樣擴散,只不過西方給自己修了一道「安全堤」,同時任恐怖主義在堤外蔓延。
  • 全國人大代表王天宇:新冠疫情的宏觀經濟衝擊與政策展望
    | 字號:A+ | A- 新冠肺炎疫情自年初暴發以來,在世界範圍內快速蔓延,引發國際市場大幅動蕩,全球經濟和供應鏈體系遭受重大衝擊和影響,給國內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帶來嚴重幹擾,也增添了2020年河南省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 瞭望|「貿易霸凌」四大效應衝擊世界經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點擊看全文),指出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和貿易霸凌主義行為,並闡明其不當做法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危害本期《瞭望》刊載文章《「貿易霸凌」四大效應衝擊世界經濟》:美國單邊主義的「貿易霸凌」行為以及由此引發的各國反制措施,不僅將直接衝擊全球貿易,而且有可能通過信心
  • 範劍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 疫情反覆、病毒變異等正持續衝擊人類社會,這給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走勢都帶來了不確定性。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深刻剖析了大變局下的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 疫情之下世界經濟復甦更為緩慢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對百年之未有大變局有了切身體會。
  • 全球經濟走勢中的三大悖論
    然而這一輪「後危機時期」的世界經濟走向,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脫離了過去的慣常軌道。許多信息似乎都在表明,我們目前正處於新的宏觀經濟時代,那些舊有的知識已經或正在變得過時。在上一篇文章(陳季冰《全球經濟:緩慢和乏力的復甦》,見2016年2月15日出版的 《經濟觀察報》「觀察家」版)中,我從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的橫向視角對全球經濟的艱難復甦現狀作了一個概述。
  • 英國脫歐 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轉自微信公眾號 港股挖掘機(wm927-ztcj)作者 範晶晶上周六(3月5日),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若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將損害英國、歐洲乃至全球經濟。
  • 極端天氣對全球經濟影響不容低估
    此間經濟學家表示,極端天氣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巨大,將給一些國家和行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美國全國氣象研究中心科學家凱文·特倫伯斯日前表示,正在影響美洲大陸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會導致洪水與乾旱等重大自然災害。自2013年以來的兩個冬季,美國經濟都遭受極端天氣的影響,華爾街市場分析機構曾把美國經濟去年一季度疲弱的「罪魁禍首」歸咎為惡劣天氣。但極端天氣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