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又有可喜突破,科學家稱:兩量子態間能量存在明顯差異

2021-01-09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作為現代物理學基礎理論之一的量子力量最近又有了可喜突破。兩量子態間的能量存在著明顯差異,這是多名科學家在經過數天奮戰才取得的研究成果。表面上看來這個成果過於簡單,科學家們是否又在騙取經費,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這是一次被科學界認為在量子力學方面有重大突破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人把它與世界上最昂貴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量子研究項目成果相提並論。

以微觀角度出發,人類對宇宙天體的理解完全依賴於物理學中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它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基本的科學理論之一,雖然這種標準模型能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宇宙中所有天體內部微觀世界的作用力,但時標準模型卻始終無法解釋宇宙中天體外部的重力,暗物質和暗能量,或者一部分人類無法知道的力量。

因此,來自奧克蘭大學的Maarten Hoogerland博士,荷蘭Vrije大學的Dodd-Walls博士和光子和量子技術中心的Wim Vassen博士使用了能精確到百萬分之一的穩定雷射。這種雷射能精確到什麼地步呢?如果您使用這種水平雷射來測量從地球到月亮的距離,誤差可能只有0.01毫米,肉眼根本無法分辨的誤差。研究人員在穩定雷射的幫助下不斷地操縱和控制氦原子,讓氦原子在兩個狀態之間不停地轉變,這種不停轉換的過程被稱為量子跳躍。最終發現了氦原子中的量子跳躍高度不一致置,這意味著量子能量存在著明顯差異。

雖然這個關於微觀量子的新結果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實際上卻是一次得來不易的研究。我可能用不到1000字的文章解釋了量子能量間差異,讀者可能要不了5分鐘的時間就讀完,然而,多名研究人員可能需要花數周的時間才能得出此次的研究成果。表面上看起來,取得的成果微乎其微。但卻有助於我們對微觀粒子模型的理解,同時也確定了氦原子核和氦原子尺寸大小,從而增加了我們對時空更好地理解。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英語:quantum mechanics;或稱量子論)是描述微觀物質(原子、亞原子粒子)行為的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是我們理解除萬有引力之外的所有基本力(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的基礎。
  • 能量守恆、能量時間守恆、量子力學
    量子計算,指的是能夠實現量子比特(qubits)或量子疊加態(quantumstate)的算法。理解量子比特的表達式:(x(e),x(t))其中x是可觀測量,可以是在區間某種有限範圍內時間的函數;x是某種態矢量。比如說,對於體積微粒子就是體積夸克,對於空間一條長直線就是位置矢量。以一維雷射為例,描述或者疊加態的態矢量由一個量子比特的位置和動量決定。然而,量子力學的世界仍然存在量子概率概念。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什麼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
  • 宇宙中的「態」被發現,未來先於過程誕生,量子力學或將被推翻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那些堅持宇宙中的一切是因果註定的科學家們,由於無法突破量子力學之下的不確定性, 在「態」被提出來之初,人們認為其是荒謬的不可理喻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態」的存在並不是沒有依據的
  • 量子糾纏的量子通信原理以及多重態和量子多粒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一種新型通信方式,是在光傳播的狀態下可測量發送和接收的光信號的特定頻率的狹義量子基態的能量演化的多重態的糾纏態通信,包括向不同方向發送光,只要有一個方向是穿透了的,就可以達到分布式的量子糾纏態。
  • 人類思維與量子力學間的奇妙聯繫:意識到底來自哪裡?
    一些科學家認為,意識是什麼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也有人認為意識僅僅是一種幻覺。然而,更多的人認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意識到底來自哪裡。長期以來,意識之謎一直困擾著科學家,一些研究者甚至嘗試用量子力學來對其進行解釋。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然而,雖然量子力學無比實用,科學家對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卻一直停滯不前。舉個例子:量子力學波函數到底是真實的存在,抑或僅僅是科學家用來計算的工具?箱子裡既活又死的薛丁格貓,真的存在嗎?帕特魯斯基講座(Patrusky Lecture)是美國科學寫作促進會自2013年開始舉辦的講座,旨在促進科學家與科學寫作者之間的交流。
  • 打破谷歌量子霸權!一文看懂什麼是量子力學
    所以我們能在「量子計算機」這個未來算力突破的至關重要領域,取得階段性的世界領先地位,是十分振奮人心的,這是踏出長徵之路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考慮到很多人對於「量子力學」這個神秘科學領域仍然還是十分陌生,雖然大多數人都聽過量子力學,但基本都不清楚量子力學是個什麼東東。
  • 違反常理的量子疊加態:不同時間「同時」存在的振動態
    量子力學違反直覺的一點在於,單一事件能夠以疊加狀態存在。這種疊加態非常脆弱,如果有關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等任何信息洩漏到環境中,即便沒有人會真正去記錄這些信息,疊加態也會遭到破壞。在量子力學中,粒子能夠以疊加態存在——正如著名的薛丁格的貓,可能「同時存活和死亡」。更有悖常理的是,兩種粒子會產生糾纏,失去獨立性。由於兩種粒子都可以用共同的狀態(波函數)加以描述,它們之間的關聯性比經典物理中可能存在的關聯性更強。這可以通過恰當的測量方法來證明。
  • 什麼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與非常小的物理學分支。它產生了一些關於物質世界的非常奇怪的結論。在原子和電子的尺度上,許多經典力學方程,描述事物在日常大小和速度下移動的方式,不再有用。在經典力學中,對象存在於特定時間的特定位置。然而,在量子力學中,物體卻存在於概率的陰霾中;它們有一定的機會在A(愛麗絲)點,另一個機會是在B(鮑勃)點等等。
  • 科學家將觀察到量子力學下的疊加態!
    疊加態是量子物理中最令人費解之處,違背我們的物理常識。從雙縫實驗到薛丁格的貓,均是如此。然而,在疊加態中物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因為一旦被觀察,疊加態就會塌陷,從而無人知曉疊加態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幾十年來,研究人員在一個明顯的僵局中停滯不前:如果不觀察疊加態,他們就不能準確地說它是什麼;但一旦他們觀察疊加態,它就消失了。查普曼大學的以色列物理學家Yakir Aharonov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的要點是:在觀察粒子之前,就推論出結果。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以前我們一聽見量子力學總感覺很高端,認為是前沿科學家研究的東西,其實它早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量子力學描述了什麼?生命是一場關於概率的遊戲,規則則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在此基礎上我們繼續來探討一下周圍存在的量子現象。我們周圍有哪些量子現象?
  • 量子力學都不懂?還在說你知道量子科技?
    來源:曹則賢老師2020跨年科學演講ppt量子力學可以說是近代物理最有成就的學科之一了,創立於 20 世紀初,也有人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並稱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其中「量子」主要指的是,能量是量子化的,因為在量子力學成立以前,人們對能量的認識是能量分布是連續的,並且服從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然鵝,19 世紀末開爾文男爵提出了物理學界的兩大烏雲之一,就是當時的理論沒有辦法解釋黑體輻射中的短波長部分,也就是紫外區的部分。
  • 薛丁格的量子力學永遠是不存在的,而且量子力學從來就不是門科學
    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物理原理,其產生的原因既無法直接解釋,也很難嚴格證明。但現在已經可以人工合成薛丁格方程中的一個方程,既二維薛丁格方程。量子力學裡面薛丁格方程就是二維的矩陣。對於你提出的薛丁格方程對應的薛丁格方程解,不可能!我能給你兩個思路。
  • 量子理論對生命存在的解讀
    1234據報導,日前兩位德國科學家卻聲稱,利用量子隧穿效應(quantum tunnelling),他們找到了讓光突破自己速度限制的方法。在量子力學裡,從粒子運動這方面來說,1 型介質區域是粒子總能量大於位能的區域,而 2 型介質是粒子總能量小於位能的區域(稱為位勢壘)。
  • 從牛頓力學到分析力學看量子態坍塌是什麼?為什麼光速恆定?
    Brain Koberlein說過,對於一個非相對論的量子理論,至少有九個數學模型可以用來描述量子行為。儘管數學上方法不同,但是預測的結果是一樣的。這樣的情形其實不僅僅出現在量子力學中,同樣的對於宏觀系統,牛頓力學也並不是唯一的理論工具,現在如果還把牛頓力學中的「力」概念當作真實存在,那基本上可能還不知道後來還有分析力學,分析力學使用的基本概念是約束量(如能量),而不是力。
  • 量子四重奏:量子論、量子力學、量子糾纏、量子通信
    量子論一般是指舊量子論,最早由普朗克在解釋黑體輻射時引入的最小能量單位,後來被愛因斯坦通過對光量子化解釋光電效應後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在早期量子論中,愛因斯坦是主要的研究者之一,所以愛因斯坦是量子論的主要奠基人。
  • 量子疊加態的局限
    你一觀察,它這種疊加狀態就崩潰了、塌縮了,它就真的只在某個點出現了,只出現一個,叫量子的疊加態塌縮。而且根據測量結果,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就是說,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學家認為看見的電子云就體現量子疊加態的狀態。
  • 量子疊加真實存在,科學家「拍攝」到了量子疊加態消失的過程
    通過三維坐標顯示量子狀態。條的高度指示可能的量子態的疊加程度。影片展示了在測量過程中某些重疊是如何丟失的,以及這種丟失是如何逐漸消失的,而其他的重疊則保留在理想的量子測量中。圖片:F.., "Tracking the dynamics of an ideal quantum measuremen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0測量量子系統會導致它發生變化,這是量子力學的奇怪但基本的方面之一。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能夠證明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三分鐘看懂「量子力學」兩大重點,超光速一萬倍的現象真實存在
    最近小編在平臺上看到一篇科學文章打著意識的幌子說「世界是虛假的,我們並不存在」,本人覺得很有意思,這應該說的是量子力學中的薛丁格的貓,在意識參與的情況下會坍塌出現不同的結果,這種現象被許多人誤解為我們這個世界存在是由於意識坍塌的結果,認為是意識決定世界,而且還有許多讀者贊同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