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質育苗穴盤的主要類型和規格和選擇
曹玲玲等
育苗是蔬菜生產的關鍵技術環節,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主要是採用輕型基質作為育苗載體,穴盤作為主要容器進行生產的模式。根據生產需要,不同蔬菜品種、育苗季節、栽培模式等選用不同孔穴大小的穴盤。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率,在不影響育苗質量的前提下,應儘量選擇孔穴較多的穴盤。
育苗穴盤的主要類型和規格
20 世紀 80 年代初,中國開始使用塑料穴盤、護根缽代替土坨和紙缽育苗,但是穴盤基本依賴進口,價格昂貴。20 世紀 90 年代後,隨著我國塑料製造業的發展,穴盤生產逐漸國產化,價格降低,逐漸廣泛應用。製造穴盤的材料一般有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製造方法有吹塑、注塑等。蔬菜育苗穴盤多採用聚苯乙烯材料,具有防脆裂、耐老化、不易變形等特性。漂浮育苗也可以使用聚苯泡沫苗盤。
標準穴盤的尺寸為 540 mm×280 mm,因為孔穴直徑大小不同,孔穴數在 18~800 孔。蔬菜育苗一般使用 50~288 孔穴盤。育苗穴盤的孔穴形狀主要有圓形和方形,圓形孔穴內側平滑,四周沒有直角,利於植物根系下扎和盤根,更適合小苗齡作物的生長;方形孔穴四角也從最初的直角改變成圓角,所含基質一般要比圓形孔穴多 30% 左右,水分分布比較均勻,種苗根系發育更加充分,大苗齡蔬菜育苗多選用方形孔穴。
市場常見的穴盤材質厚度大多在 0.6~1.2 mm,0.6~0.8 mm 厚度的穴盤價格低,硬度差,多用於人工播種及一次性使用。1.0~1.2 mm 穴盤硬度較好,適合機器或播種流水線作業,消毒後可以重複使用。
穴盤育苗的主要蔬菜種類
中國北方適合育苗移栽的蔬菜種類多為茄果類、瓜類、甘藍類、白菜類等,近年來隨著用工成本的增加、設施種植和定植機械化的發展,其它蔬菜種類育苗移栽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加,主要有芹菜、生菜、洋蔥、不結球白菜等,育苗移栽正在成為一種主要的生產栽培模式。基質育苗穴盤的選擇
果類蔬菜育苗
果類蔬菜(主要為茄果類及瓜類)育苗按照播種季節大致分成冬春季和夏秋季兩種情況,冬春季育苗一般要求苗齡較長,秧苗較大,定植後能夠儘早收穫;夏秋季育苗則需要相對小苗齡的秧苗,根系活力高,利於定植後緩苗。根據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多年的技術經驗,結合相關文獻,主要果類蔬菜穴盤育苗孔穴選擇建議見表 1。
春季育苗 105 孔穴盤限制了番茄、黃瓜根系發育,降低了葉片光合電子傳遞速率,導致了蔬菜的生物量和壯苗指數降低,50、72 孔穴穴盤幾乎沒有明顯影響,結合經濟成本與生產效率考慮,均可作為適宜的育苗孔徑;茄子和辣椒的冬春茬穴盤育苗技術暫時沒有文獻表明針對穴盤規格進行專門研究,可以根據種植者對穴盤苗大小的需求選擇穴盤孔穴數,辣椒一般 6 片真葉以上定植選擇 72 孔穴穴盤,6 片真葉以下選擇 105 或者更多孔穴的穴盤規格;茄子由於苗齡較長,且多數為嫁接育苗,大部分採用 50~72 孔穴的穴盤栽培。夏秋辣椒育苗一般選擇 128 孔穴穴盤,苗齡 應 控 制 在 25~30 天,5~6 片 葉; 夏 秋 茬 番茄育苗氣溫高,苗齡短,生理苗齡達 3 葉 1 心,日曆苗齡 35 天左右,秧苗長至 15 cm 左右時即可定植,穴盤選擇 72 孔穴為佳;茄子的秋冬茬栽培為增強抗寒性,多採用嫁接育苗技術,生理苗齡 6~7 片葉,多採用 32~50 孔穴穴盤育苗,研究表明,8 月 18 日播種的茄子穴盤苗,32 孔穴盤育苗的茄子早熟性比 50 孔穴穴盤育苗平均提前 5 天,總產量增加 15.3%;秋延後茄子栽培如不嫁接,苗齡在 30~35 天,4~5 片葉定植,選用 50~72 孔穴的穴盤為宜。
其它蔬菜育苗
除果類蔬菜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品種的蔬菜採用育苗移栽模式種植,如甘藍類、白菜類、芹菜、生菜、洋蔥等,相對果類蔬菜,這些蔬菜品種的穴盤苗相對株型較小,穴盤規格也要相應調整,根據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多年的技術經驗,結合相關文獻,非果類主要蔬菜穴盤育苗孔穴選擇建議見表 2。
甘藍夏秋季育苗選用 105 孔穴穴盤為宜;花 椰 菜 夏 秋 季 育 苗 選 用 72 或 105 孔 穴 黑 色 穴盤更有利於種苗根部發育;河南地區 8 月中旬,大白菜露天種植,此時氣溫較高、雨水過多,常常影響和抑制大白菜幼苗的生長,導致後 期 減 產, 穴 盤 育 苗, 一 般 選 用 50 孔 穴 的 穴盤,苗齡 30 天左右,9 月中旬大苗定植,可以延長大白菜的生育期,定植後錯過大白菜軟腐病的高發期,提高產量,減少病菌侵害;芹菜育苗一般採用 128~200 孔穴穴盤規格,日曆苗齡 50~80 天,生理苗齡 4~6 片葉;結球生菜定植密度一般為 6.30 萬 ~6.75 萬株 /hm2,需育苗 345~375 盤 /hm2(200 孔 / 盤)或 570~600 盤 /hm2(128 孔 / 盤)。
其他因素對穴盤選擇的影響
育苗方式
蔬菜常見的育苗方式主要有穴盤育苗、漂浮育苗、潮汐育苗等。穴盤育苗是北方最常見的育苗方式,採用輕型基質作為育苗載體,聚苯乙烯材料的穴盤為容器;蔬菜的漂浮育苗常見於南方,多用於辣椒、葉菜等蔬菜生產,容器可以使用塑料穴盤,也可以使用泡沫穴盤;潮汐式育苗是近幾年逐步應用於蔬菜育苗的技術,由於潮汐育苗技術的節水、節能,並可以有效解決大苗「雨傘效應」等特性,被一些現代化育苗場應用,但是由於成本相對較高,應用面積較小。不同的育苗方式對穴盤的孔穴選擇也有所不同。不同育苗方式對大白菜生長及產量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性,王楨等的試驗中比較了間斷漂浮育苗、連續漂浮育苗和穴盤育苗等 3 種育苗方式,土壤撒播育苗為對照,漂浮育苗分別使用 200、162、136 孔穴的漂浮盤,穴盤育苗使用 72 孔穴育苗盤。結果表明,136 孔穴的漂浮盤進行連續漂浮育苗的方式,比土壤撒播育苗提早成苗 3 天,縮短了播種到出苗的時間,同時株高、開展度、壯苗指數、根冠比等性狀均優於其它處理。
董春娟等的研究文章中,列舉了目前國內關於蔬菜潮汐式穴盤育苗相關科技文獻中主要蔬菜對穴盤規格的選擇,普通白菜為 200 孔穴,茄果類蔬菜為 50~128 孔穴,與常規穴盤基質育苗的孔穴選擇基本一致。
對於黃瓜潮汐式育苗,椰糠育苗莖粗、地上鮮重、壯苗指數均顯著優於 72 孔穴穴盤和巖棉育苗。試驗中的穴盤使用的是 72 孔穴穴盤(單穴體積約 37 cm3),基質選用山東魯青的商品育苗基質;巖棉塊規格 10 cm×10 cm×6.5 cm,吸水膨脹後體積基本不變,椰糠塊規格 7 cm×7 cm×2 cm,吸水膨脹後 7 cm×7 cm×6 cm,可以看出穴盤苗的根系營養面積在試驗中最小,椰糠育苗的營養面積居中,但是相較巖棉塊含有更多營養,也可能是造成椰糠育苗效果最好的原因之一。
因此選用潮汐育苗技術時,要首先決定育苗載體類型,使用穴盤育苗要全面考慮秧苗的種類、生育期、苗齡大小等,從而決定適宜的穴盤孔穴大小。
機械移栽
近年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選用機械移栽定植的方式進行蔬菜生產,對穴盤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苗根坨的完整度是種苗能否進行機械化移栽的第一步考驗。影響秧苗根坨完整度的因素除了基質配比,還包括蔬菜品種、苗齡、栽培措施等。為了更好地適應現有移栽機械的需求,蔬菜育苗穴盤規格建議選用 72~128 孔穴,穴盤苗株高 12~18 cm。孔穴太多穴盤苗的根坨較小,機械移栽時穩定性不夠,秧苗不易在定植孔內直立,造成移栽定植不活,或者需要耗費額外的人工進行扶苗;孔穴過少,造成秧苗過大,或者根系量少根坨不完整,易散坨,不利於機械抓取,容易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