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化育苗是以先進的育苗設施和設備裝備種苗生產車間,以現代生物技術、環境調控技術、施肥灌溉技術、信息管理技術貫穿種苗生產過程,以現代化、企業化的模式組織種苗生產和經營,從而實現種苗的規模化生產。在選擇基質配方的時候,應該這樣做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1.育苗基質的基本要求
工廠化育苗的基本基質材料有珍珠巖、草炭、蛭石等。國際上常用草炭和蛭石各半的混合基質育苗,我國一些地區就地取材,選用輕型基質與部分園土混合,再加適量的複合肥配置成育苗基質。但機械化自動化育苗的基質不能加田土。
穴盤育苗對基質的總體要求是儘可能使幼苗在水分、氧氣、溫度和養分供應等方面得到滿足。影響基質理化性狀的因素主要有基質的pH值、基質的陽離子交換量與緩衝性能、基質的總孔隙度等。
有機基質的分解程度直接關係到基質的容重、總孔隙度以及吸附性與緩衝性,分解程度越高,容重越大,總孔隙度越小,一般以中等分解程度的基質為好。不同基質的pH值各不相同,泥炭的pH值為4.0~6.6,蛭石的pH值為7.7,珍珠巖的pH值為7.0左右。
多數蔬菜、花卉幼苗要求的pH值為微酸至中性。陽離子交換量是物質的有機與無機膠體所吸附的可交換的陽離子總量,有機質含量越高,其陽離子交換量越大,基質的緩衝能力就越強,保水與保肥性能力也就越強。較好的基質要求有較高的陽離子交換量和較強的緩衝性能。
孔隙度適中是基質水、氣協調的前提,孔隙度與大小孔隙比例是控制水分的基礎。風乾基質的總孔隙度以84%~95%為好,茄果類育苗比葉菜類育苗略高。
另外,基質的導熱性、水分蒸發蒸騰總量與輻射能等均對種苗的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基質的營養特性也非常重要,育苗過程對基質中的氮、磷、鉀含量和比例,養分元素的供應水平與強度水平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2.工廠化育苗基質選材的原則
① 儘量選擇當地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物料。
② 育苗基質不帶病菌、蟲卵,不含有毒物質。
③ 基質隨幼苗植入生產田後不汙染環境與食物鏈。
④ 能起到土壤的基本功能與效果。
⑤ 有機物與無機材料複合基質為好。
⑥ 密度小,便於運輸。
3.育苗基質的合成與配製
草炭被國內外認為是最好的基質材料,我國吉林、黑龍江等地的低位泥炭儲量豐富,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有機質含量高達37%,水解氮270~290毫摩/千克,pH值5.0,總孔隙度大於80%,陽離子交換量700毫摩/千克,這些指標都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產品的質量標準。蛭石是次生雲母石在800℃以上的高溫下膨化製成,具有密度小、透氣性好、保水性強等特點,pH值6.5。
經特殊發酵處理後的有機物如蘆葦渣、麥稈、稻草、食用菌生產下腳料等可以與珍珠巖、草炭等按體積比混合(1∶2∶1或1∶1∶1)製成育苗基質。
育苗基質的消毒處理十分重要,可以用溴甲烷處理、蒸汽消毒,或用福馬林、多菌靈等處理。用多菌靈處理成本低,應用較普遍,每1.5~2.0米3基質加50%多菌靈粉劑500克拌勻消毒。
在育苗基質中加入適量的生物活性肥料,有促進秧苗生長的良好效果。對於不同的作物種類,應根據種子的養分含量、種苗的生長時間,配製時加入。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如何選擇基質配方的方法你了解了嗎?希望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對正在種植或者準備種植蔬菜的朋友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