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播種育苗怎樣縮短種子的休眠期?
中藥材中的白芨其藥用價值非常高,原生藥材以野生為主,隨著人們對白芨的認識,亦被用於食材,野生資源日漸枯竭,且處於保護自然植被及多樣性,白芨的人工培植馴化一直是中藥材主要的來元。白芨的培育出苗率低、成本高,難度大,種植戶一般採用購買的方式獲得,一方面增加了種植戶的成本,另一方面培育成活率低,且品質參差不齊。
a.於每年10-12月採摘三岔白芨的種子,陰乾天;
b.種子的預處理:陰乾後的種子用多菌靈浸泡殺菌40-70分鐘後,置於溫度12-24攝氏度、相對溼度50%的環境中催芽18天;多菌靈殺菌,其用量為1克多菌靈用800克水衝兌。
c.土壤的準備:土壤整平疏鬆,其表面覆蓋基質,基質的鋪蓋厚度為5-8cm,基質鋪蓋後經多菌靈和甲基託布菌交替進行殺菌、消毒;殺菌、消毒的方式為噴霧,噴霧只表面基質潮溼即可;
d.催芽處理的種子進行播種:選擇溫度8-20攝氏度的條件下,保持溼度50-70%時將種子撒播於基質上,種子位於基質淺表上;
e.田間管理:澆水,一日一次,或二日一次噴灑,保持溼度在50-70%,人工除雜草;
f.至25-28天,種子開始萌芽,此時施加農家肥,保溫控溼,溫度保持在8-20攝氏度,溼度50-70%;
g.至萌芽長出2葉片,施加葉面肥,防治病蟲害;
h.培育9-10個月後,將高至8-15cm的成苗進行移栽,一坑一苗,坑內鋪設基質,並用多菌靈殺菌。
其中步驟c和步驟h所述的基質為土壤、農家肥和複合肥混合而成。農家肥以雞糞最優。複合肥是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複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白芨的培育種植方法,採用了恆溫控溼的方法,在模擬的自然環境下進行催芽,縮短了種子的休眠期,且溫溼度的控制也有利於種子的萌芽,低於12攝氏度,種子休眠期增長,萌芽緩慢,高於24攝氏度,種子的萌芽率低,不利於白芨的育苗培育;為防止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頻發,種子催芽之初就採用多菌靈消毒滅菌,按1:800比例配製多菌靈水液浸泡種子,可有效的克服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生,基質中的農家肥採用雞糞,可明顯提高地力,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的用量,並且能提高作物品質,使作物外觀充滿光澤,根莖發達,大大提高作物產量,種子撒播在基質的淺表,使用雞糞有利於根系的著床和發育,提高壯苗率,從而也增加了種子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