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前種子處理的目的是未了保證種子出苗快速、完整、結實,針對不同的種子類型往往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1)大多數花卉種子在播種前都是用的普通種子,播種前不用作特殊處理,但為了促進水分吸收和發芽,通常要常溫水浸泡,浸種的目的是使種子吸水膨脹,大多數種子可以在常溫水中浸泡24-48小時,對於難以發芽或發芽緩慢的種子,如珊瑚豆、金茄子、蘆筍、君子蘭等,可用溫水浸泡種子,水溫為40-50℃,時間為24-48小時,膨脹後的種子通常晾乾後再進行播種,有時也可先進行催芽,方法為把種子包在溼紗布中,放於適宜的溫度下,使其萌芽,一般在剛萌芽後就要進行播種,不可太晚,以免萌芽過長而不利播種。
(2))播種前種皮堅硬緻密種子的處理,比如美人蕉,牡丹、甜豌豆、丁香、薔薇、桃、梅、榆葉梅、荷花,其堅硬的種皮會阻礙種子的吸水和病菌通過種皮的突破,處理方法包括機械處理(切口、摩擦)、熱水浸泡、化學處理(用硫酸、鹽酸、氫氧化鈉等腐蝕性化學劑碳化種衣劑)等,生物處理(纖維素酶、果膠酶浸泡)會損傷或降解種皮等,化學處理中,通常用濃硫酸、鹽酸或5%氫氧化鈉浸泡種皮,直到種皮軟化並立即衝洗,不允許酸鹼穿過種皮。
鮮切花繁殖與栽培技術(3)播前生理後熟種子處理,生理後熟種子是指形態上完全成熟,生理上不成熟,在適宜條件下不能萌發,處於休眠狀態(生理休眠)的種子,生理後熟的種子往往沒有完全發育或播種,因為種子的胚胎尚未發育。生長抑制劑(脫落酸,香豆素)對於生理後熟的種子在生產上一般可採取如下5種方法進行處理:1。生理後熟種子播種前分層的具體操作與以往的種子分層貯藏方法完全相同,溫度最好控制在1-10',一般需要1-3個月或更長時間,生理成熟種子在播前和播後的剝落和淋洗可促進某些生理成熟種子的萌發,因為抑制萌發的物質大多存在於種皮中,生理成熟種子播前、播後激素處理利用赤黴素、細胞分裂素等外源激素直接增加內源刺激,種子生長過程中激素的含量也能促進種子萌發,例如,黃芪種子需要50毫克/升赤黴素處理。
4、生理成熟種子播種前後的光合種子在光照下可解除休眠,一般不宜深埋,一些1年或2年生草本花卉種子在播前和播後經幹貯成熟處理,剛成熟時發芽能力差,休眠期一般為1~6個月,含水量為5%~15%的種子可在一定時間內解除休眠,確定不同種子的播種期是育苗的重要環節之一,它直接影響到花卉的生長、花期、適應性、養護管理和土地利用,適時播種可促進種子的提取,早發芽,提高發芽率,且出苗整齊,生長健壯,抗寒、抗旱、抗病、抗蟲能力強,同時節約土地和人力,(1)我國北方和南方花卉播種期的確定在氣候、冬季寒冷、季節長短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春季花卉播種時間是相互依存的,一般來說,我國南方是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中部是3月上旬至3月中旬;北部通常在4月上旬霜凍後播種。
(2)二年生花卉種子播種期的確定二年生花卉一般進行秋播,多在立秋以後天氣涼爽、氣溫降至30℃以下時進行,華北地區約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長江流域多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進行.在生產實踐中,為了使露地草花四時開放,需合理調節播種期,分批分期播種,一些種類可採用反季節播種的方法,這在生產上是非常重要而不可缺少的,(3)野外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宿根花種子的播種期確定是根據耐寒性的強弱而不同,四季可播種耐寒性強的多年生花卉,一般來說,成熟後最好馬上播種,然而,一些需要低溫、潮溼條件才能完成休眠的種子,如芍藥、飛燕草等,必須在秋季播種,才能在冬季低溫、潮溼條件下結出果實,層積效應打破了種子的休眠,(4)溫室花卉種子播種期的確定由於在溫室中播種,播種期沒有嚴格的季節限制,常隨觀賞期而定.冬季觀賞的多在夏秋季播種,上半年觀賞的多在冬季或早春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