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用到下面這幾種方法,不信你的種子發不了芽,一起來嘗試一下吧,看看哪種技巧適合你。
1、種子泡水後育苗
不同的種子浸泡清水的時間是不同的,如果是一種常見的草本花卉,一把就浸泡24小時就行了,所以在浸泡花卉種子之前先了解清楚,這樣才能最好的誘發生根的效果,有些皮實的大型植物,種子要浸泡幾天之後才能誘發生根。
浸泡要用常溫的清水,最好是每天換水兩次左右,保持水質潔淨和活性,浸泡之前了解清楚它是否可以浸泡清水,浸泡的時間是多長,就能很好誘發生根,看到芽眼就可以撒播的盆土中了。
2、溼潤的紙巾促進萌芽
這也是非常有效的促進種子萌芽的方法,準備好一個有蓋子的幼苗噴,準備一些質量稍微好一點的紙巾,至少不會碰到水就融化了,紙巾完全溼潤之後,就將種子均勻撒在上面,再育苗盆種紙巾微潤即可,不能積水,不然種子會腐爛。
水多了就用紙巾吸掉,最後就是蓋上蓋子,把育苗盆放在溫暖遮陰的地方,保持溫暖,這樣的環境下,種子只需要5~7天左右就能萌芽了,大部分植物的種子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嘗試,你可以用幾顆種子先測試一下效果,發芽之後就要及時移栽,避免根系長在紙巾上。
3、保溼增溫、遮陰育苗
這也是育苗的一種方法,可以準備一個密封的透明薄膜袋,然後裝上一些蛭石或珍珠巖,珍珠巖裡面加入適量的清水,微微溼潤就行了,多餘的水分要擠出來,最後就是將種子放進去。
最後就是密封好,放在溫暖通風遮陰的地方,之後經常查看珍珠巖是否幹了,要及時補水,這樣種子就很容易發芽,而且不會腐爛。
4、用促進生根的介質
在促進植物萌芽方面,細沙、珍珠巖和蛭石都是不錯的選擇,它們雖然本身沒有什麼營養,但是透氣、排水性好,而且有一定的保水性,將這些介質微微溼潤之後,就可以用來育苗了,種子淺埋,介質保持微潤,很快就能生根。
重點:提高種子萌芽的技巧
在種碗蓮種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凹面的殼適當磨掉,知道看到裡面胚芽,小心不要弄傷胚芽,這樣就難很好促進生根了。
對於一些如橘子、檸檬等種子,外層會有一層膜,我們可以小心將它們撕掉,這樣就能很好提高發芽率,可以用鑷子輔助進行。
一、水浸催芽法
常用的3種水溫處理:
1、冷水浸種催芽,水溫0℃以上,適用於種殼較薄的種子,如紫藤、棕櫚、臘梅、雪松等。
2、溫水浸種催芽,水溫40℃左右,適於種殼較厚的牡丹、芍藥、紫荊、楓楊、國槐、側柏、金錢松等。
3、熱水浸種催芽,水溫70℃左右,適用於種皮堅硬的種子,如合歡、刺槐、樟樹等。
用上面的水浸法處理種子,要勤換水,水溫高過60℃至90℃的時間不宜超過0.5至1小時,而後使水溫降至40℃以下,否則種胚易死亡。
二、低溫觸發芽
有些花卉種子如刺梨、臘梅、連翹、丁香及一些秋播的草本花等,需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0℃至10℃)處理,才能促進成熟,打破種胚的休眠而發芽。
將種子與溼度為60%的沙子混合,裝入塑膠袋紮緊,將種子置於3℃至5℃冰箱內60天至90天,春季拿出播種即可。
也可在秋季播種,使種子在室外通過冬季的自然冷凍,翌春發芽出土。
三、變溫打破休眠
花種子休眠的習性很強,流蘇、牡丹、芍藥等,它們需要通過1個至2個月的 25℃至32℃的溫度階段才能打破休眠,然後再經過3℃至5℃的條件下1個至3個月才能解除休眠。
對這類種子,必須在播種前,與溼沙混合,經一定時間的高溫,再轉入低溫,經變溫處理後,春季播種能很快發芽。
注意要確保高溫期和冷凍期的時間,否則種子播後仍難出苗。
四、層積泥土催芽法
三份溼沙土和一份種子混合後,在0℃~7℃℃溫度條件下保溼冷藏。廣玉蘭、含笑、白玉蘭、忍冬科以及隔年才能發芽的種子,都需要層積催芽。
此處,對長期休眠的種子或隔年出芽的種子,浸種後白天保持25℃~30℃,夜晚溫度為15℃左右,反覆進行約10~20天,則可促進發芽。
如桂花、冬青、珊瑚樹等,均可採用此法。
五、種子播種前要消毒
種子常常帶有細菌,為減少苗期病害,保證花苗茁壯成長,增加發芽率,縮短發芽時間,必須要消毒。
播種前用多菌靈泡泡就行了!
將種子放在60℃的熱水中浸泡10至15分鐘,然後將水溫降至30℃,繼續浸泡3至4小時,取出晾乾就可以了。
六、種子播種
直接播種的,直接將種子播種到大小適當的栽植容器中就行了。需要移植的,先選用大小適中的塑料盤、玻璃盤等容器作為「育苗盤」。
容器中放入ph值適中的培養土(在園藝店或農藝市場就能買到),將菜種撒播到容器中,然後覆0.5至1cm深的土。
切記種子種太深是不會發芽的。
發芽三要素:
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適當通風是種子萌發的三要素。要將容器放在較溫暖、通風良好的地方,並適當澆水(對於大多數種子而言,每天澆一次水為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