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巡視員、副局長杜巖表示,公安部高度重視打擊假劣農資犯罪、維護春耕生產秩序等有關工作,組織各地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打擊行動,聚焦種子、農藥、化肥等春耕急需必備的物資,依法嚴厲打擊套牌生產、侵權假冒、非法添加、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農資犯罪行為,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
治理「假種子」等需要抓鐵有痕的勇氣。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沒有農業的安全,就沒有國家的安全。我們守住了耕地紅線,我們恢復了春耕生產,且不能讓「假種子」在監管空隙裡「發了芽」。
從目前查處情況來看,「假種子」等的危害程度還是比較嚴重的。連日來,各級公安機關周密組織、迅速行動,相繼偵辦了一批農資犯罪案件,取得了初步戰果。遼寧、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海南、重慶等地公安機關偵破了一批製售假劣種子、化肥、農藥的案件,及時阻止一批假劣農資流入市場。其中,海南偵辦的某生物科技公司製售假農藥案件,查獲假劣農藥50餘種,案值1900餘萬元。
「假種子」並非是「不能發芽的種子」,因此在以往案件偵辦中,往往是滯後的。等到農民發現是「假種子」的時候,發現是「假農藥」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補救,「假種子」已經發芽了,「假化肥」已經使用了,「假農藥」已經噴施了,給農業造成的危害已經產生了。不能讓「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禍害我們的現代農業。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一個現代農業大發展的時期,現代農業的發展讓我們的農業發展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然而,每年都會因為「假種子」造成農業的傷害、農業的損失。這種損失還不僅是種植戶的經濟損失,而是「中國人要端好中國碗」的損失,因為「假種子」等等危害了農業安全。
不能給「假種子」留下「發了芽」的機會。
不能只靠呼籲「商家有良心」。發黴的良心是個最大的問題,而發黴的良心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處罰沒有達到痛點,需要提升打擊標準,處罰的手段要「狠點再狠點」,對於銷售「假種子」等的商家,要追究刑事責任,要實現「一次性死亡」的處罰,要踢出「農資銷售市場」。
農民群眾則需要養成「在正規渠道採購農資」的習慣,不能貪圖便宜,不能種植來路不明的種子。切莫被「假種子」欺騙了自己。當然,如何淨化市場,則需要監管部門繼續發力,要多些提前打擊,而不是「等到假種子發了芽才能發現」。
加強對假劣農資犯罪偵查工作的協調指導,切實維護春耕生產秩序,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執法的要義。別給「假種子」留下「發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