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上尉》:系統性作惡與個人作惡

2021-01-09 騰訊網

最近看了德國拍的關於二戰題材《冒牌上尉》,本是一個在戰爭中有點機緣巧合的小故事,一個逃兵,假冒上尉,假裝任命來自最高領袖,在一個收押德國逃兵的營地,私自處決了一批未經審判的逃兵,當然最後被識破,假冒上尉及同黨被處決。

整個故事,最有趣的設定,就在二個字:「冒牌」。

如果不是冒牌,上尉真是來自最高領袖的任命,有權不擇手段整頓後方紀律。那麼這個電影估計就拍不出來了,而有些內容恐怕會被當做軍國主義的復燃,而要受到廣泛的批判。即便德國反思了二戰的所有原因,但只能從自身開始找失敗原因。如果繼續將內部矛盾外化,這就會再次挑起事端與引發戰爭,最後,所有參戰國都是失敗者。

故事梗概

回到故事本身,簡單聊下內容,冒牌上尉之前也是一個越獄的逃跑,電影一開始就被容克長官帶隊追逐。這追逐的畫面相當殘忍,冒牌上尉在前面拼命的跑,一群軍人開著汽車拿著武器,一邊追逐一邊開槍,冒牌上尉是跑過了汽車、子彈、馬路、山丘,最後得以藏身樹洞,撿回一條命,同時也可能跑出了死神的管轄。

冒牌上尉後來撿到一套上尉制服和小轎車,剛好合身,就開始假冒上尉,不斷的收容逃兵,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說要調查戰線後方情況,開啟了冒牌之路。期間還登記了當地民眾財產被偷情況,處決了一個小偷,收了二個拉著防空炮的逃兵,後來在路上被憲兵檢查,冒牌上尉假裝有來自最高領袖的直接指示,威脅要將情況匯報領袖,憲兵對領袖的恐懼,讓冒牌上尉逃避了證件檢查,但小汽車沒油了,憲兵幫助拖到二號營地加油。

二號營地在不斷收押逃兵,營地已經人滿為患,容克上尉與衝鋒隊苦於沒有司法判決,所以按規定不能處罰逃兵。此時冒牌上尉的到來,就是一個機會,他代表最高領袖,授權衝鋒隊可以越過營地主管和司法部門,可以直接處理逃兵,開始是用防空炮批量處決逃兵,防空炮打完了,就由衝鋒隊和冒牌上尉小組動手,累計私自處決了90名逃兵(未經司法審判)。

但在英國飛機的轟炸之下,二號營地全毀,死傷無數。而此前防空炮已用於處決逃兵,沒彈藥可以防空了。這算是一種隱喻吧,內鬥太重,對外作戰就無兵可用了。

最後冒牌上尉後來去了一個小城,處決了當地市長,在那花天酒地後,不久被憲兵查獲,受到司法審判。在審判中,那個容克上尉和另一個人,為冒牌上尉的激進化行為辯護,說並沒有影響德國國防軍,且他有驚人的戰鬥領導力,是個生猛的人才,要求判決「有條件的釋放」,要他上前線去為國作戰,並將建立戰後地下反抗組織。後來冒牌上尉又越獄了,被英國俘虜並處決,終年21歲。

至此,故事講完了。

回到主題

系統性作惡與個人作惡,冒牌上尉是一個偶然的個人作惡,而衝鋒隊是借用了他的手,實行了處決逃兵的思想,容克上尉、衝鋒隊和英國轟炸,就是系統性作惡。

容克上尉,電影一開始就在追逐或者戲謔越獄逃兵,冒牌上尉是一個僥倖逃過追殺的逃兵,讓人不由得聯想,越獄就是容克上尉們,以便處決逃兵的系統性方法,只是這個辦法需要逃兵主動越獄配合,並不能批量處理逃兵,此時冒牌上尉的冒牌授權就是他們的理想。

容克貴族

讓人聯想到容克貴族,容克貴族曾是普魯士的貴族和大地主,是希特勒上臺的主要推力,他們害怕工人運動(會讓貴族下臺),害怕紅色社會主義(會沒收大地主土地),為了轉移德國內部不斷激化的矛盾,他們將國家推向軍國主義,對外戰爭,既向英法開戰(還一戰的罪),同時還向紅色蘇聯開戰(抵制蘇聯社會主義運動),由此導致了幾千萬人的死傷。他們明知開戰會死傷無數,但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還是主動系統性作惡,讓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戰火。最後是紅色蘇聯佔領德國後,算是完全清算了德國的容克貴族。

英國轟炸

二號營地最後在英國的轟炸下,幾乎全毀,一次轟炸就成百上千的死傷。英國政府應該知道,營地是解除武裝與厭戰的逃兵,卻還是報復性的轟炸,被拘役而無法逃脫的逃兵,真是禍從天降,逃無可逃。這樣的處決,更像是二個政府的默契處決,一個不提供不掩體與防空,另一個直接提供轟炸。

二戰結束前,英美還對德國實行了轟炸,其中德勒斯登城市被投下3900噸炸彈和燃燒彈,形成了一股持續的火焰風暴,城市燒成灰燼,十多萬平民死傷,有必要麼?要是英國和美國來解釋,肯定會找到必要的理由,但德勒斯登卻沒有直接的軍事目標。以一個美國俘虜親身經歷並寫了一本書《第五屠宰場》。英國首相邱吉爾,是英國第九代貴族,就是英國容克中的容克,卻在戰後試圖推諉轟炸德勒斯登的責任,莫非英美空軍幾千噸的轟炸,還能瞞著首相進行?結果不言而喻,轟炸逃兵營地與德勒斯登,肯定經過首相批准,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官僚系統的認同,卻未必是廣大民眾的授權。

系統性作惡

冒牌上尉濫用私刑的個人作惡,和容克上尉為代表的一群人一樣,都該受到審判。而系統性作惡,有時會被當做偶然的個人作惡,而受到忽視或者掩蓋。但系統性作惡,導致的後果,不是數十數百,而是成萬上億的傷亡,值得每個人警惕。歷史教訓已經非常慘重,但未來並不會自動避開曾經的陷阱。

這些系統性作惡,需不需要審判,該由什麼人、組織、社會與法官來審判,該按照什麼標準,誰由誰承擔什麼罪責,都未有定數。但這是不能推諉的責任與義務,戰爭也不是個人,更不該是系統性作惡的逃避理由。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清楚並審判,曾經發生的系統性作惡,才是盡最大努力減少系統性作惡再次發生的基礎與可能。

回到冒牌上尉,「冒牌」本身是作惡,而所有的作惡都是從「冒牌」開始,如果所有人、組織、公司、民族和政府都言行一致,那系統性與個人作惡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少。

相關焦點

  • 這部《冒牌上尉》,讓人久久無法釋懷
    《冒牌上尉》該片在當年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廣泛關注。《冒牌上尉》克勞德蘭納斯曾說過:出身卑賤的小人一旦大權在握,就會比誰都兇殘。沒錯,權力和出身,始終是這部《冒牌上尉》裡的重點。雖然片中沒有過度表現,但我們還是一目了然。
  • crimaster犯罪大師《作惡》兇手揭曉
    案件真相最近玩犯罪大師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最新突發案件《作惡》的答案是是什麼,目前這個案件的答案已經公布,本期案件的真兇是畫家趙強。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犯罪大師作惡的作案過程介紹了,感興趣的玩家,就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看真相吧!
  • 《冒牌上尉》:假如一個無名小卒突然獲得權力後會變得有多恐怖?
    沒錯,就是這部《冒牌上尉》,這部電影充分體現了我們突然就成功後,心態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19歲的國防逃兵威利赫羅德在逃跑的時候,意外發現一件上尉的軍裝,自己搖身一變,就成為了一個威利赫羅德上尉,並且宣稱自己是最高元首希特勒秘密派來的「特使」,在種種光環加身下,他召集了一眾逃兵作為自己的部下。
  • 拿雷射筆的作惡者,嚴懲!我支持!
    對道德、規則甚至法律的踐踏,輿論對這種做法的批判,乃至這篇文章本身如果被作惡者看到,都會成為增加他們快感的籌碼,一個朝九晚五、籍籍無名的普通人,所做的事情忽然眾人皆知,且不管是歌手團隊、主辦方、歌迷或是網友都難覓其蹤,對於心智不健全的作惡者來說,這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 《冒牌上尉》:對於人性和權力的深度挖掘
    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根據這一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劇情電影——《冒牌上尉》。該片於2017年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於2018年在德國上映,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國內豆瓣也給出了8.5分的評分,並且排在豆瓣2018年度冷門佳片排行榜的第二位,不少觀看過這部影片的影迷將它稱之為「比起恐怖電影還要恐怖的電影」。
  • 《超膽俠》第三季曝超長預告 暗黑超膽俠四處作惡!_遊俠網 Ali213...
    一個與超膽俠長相酷似的、蒙著面紗的人出現了,他在城市裡作惡,公眾都認定他就是超膽俠。最後,冒牌超膽俠和正牌超膽俠狹路相逢;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預告沒有揭示,不過有網友猜測是反派靶眼。
  • 穿上撿來軍裝變成上尉,繼而開始殺戮,歷史上真實的「冒牌上尉」
    前不久,一部冷門影片《冒牌上尉》受到熱捧,這部以黑白膠片製作的影片,充滿殘酷、無助、無奈、血腥,讓人看罷之後久久不能平靜。或許你並不知道,這部影片是根據歷史上真實的事件改編而成,故事的原型,就是被譽為「埃姆斯蘭德劊子手」的列兵威利.赫羅德。
  • 獵奇電影《冒牌上尉》:一名逃兵靠撿來的軍官制服改寫命運
    今天,我要介紹的電影叫做《冒牌上尉》。《冒牌上尉》的成功,其實是源於它對人性黑暗面的細膩刻畫、以及巧妙的劇情設計。一個人人喊打的潰逃士兵,搖身一變成了大家競相追捧的高級官員,在這個身份轉變的過程中,士兵的心態逐漸扭曲,如果說他穿上制服那一刻僅僅是外表的變化,那開槍殺人的一瞬間就是他喪失人性的開始。
  • 立法制約科學家(下)——科學家作惡的內在原因
    為了最低限度(非最大限度)防範科學技術的負面效應,遏制並減少科學技術重大失誤乃至科學家作惡犯罪,有必要通過立法去制約科學家,「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也應該施用於對科學家和科學共同體的管理。摩爾定律在過去數十年裡展現出了驚人的準確性,不止是微處理器,還包括內存、硬碟、圖形加速卡,這些個人電腦的主要功能元件幾乎都遵循「摩爾定律」不斷進步。而如今,「摩爾定律」似乎遇到了問題。例如,單塊矽晶片上所集成的電晶體數目似乎受到了限止,人們只能通過「雙核」、「四核」的方式增加微處理器所集成的電晶體數目。
  • 電影《冒牌上尉》讓人細思極恐
    《冒牌上尉》二戰題材戰爭電影,聽到」二戰「兩字就讓人不禁毛骨悚然...再加上該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這種驚悚程度不言而喻。全片黑白色調,開局就讓人格外壓抑,只有一處地方是彩色鏡頭。一套制服,讓阿德搖身一變,成了一名手握重權的上尉。就這樣,他可以理所應當的肆意妄為。當晚,他擺著一種高傲的姿態,開始蹭吃蹭喝。明明餓得前胸貼後背,也要忍住,假裝細嚼慢咽。除此之外,這套制服給阿德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提升。還有權力,生殺大權!
  • 《冒牌上尉》:真實事件改編,人性能有多黑暗讓人不寒而慄
    《冒牌上尉》:真實事件改編,人性能有多黑暗讓人不寒而慄中國古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沒錯,每個人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純潔無暇的,直至長大之後經過各種經歷和磨難,為了更好的適應現實,而變得世故邪惡。都說世界上最不能考驗的就是人性,無論多麼美好的你認為,都逃不過人性的試煉。
  • 中國古代的「冒牌上尉」膽子有多大?元朝假欽差任命了假元帥
    閒暇,看了一部二戰題材的電影《冒牌上尉》,感慨良多,大概情節為:德國戰敗的前夕,民眾潰散人心惶惶,十九歲的逃兵赫羅德在流竄過程中,偶然撿到了一身上尉軍官服,便打起了冒充上尉的主意。一路上提心弔膽,卻有驚無險,還收編了一眾散兵遊勇,赫羅德也越來越享受這個身份。
  • 《冒牌上尉》:19歲少年逃兵的劊子手生涯,極權主義下的人性拷問
    而《冒牌上尉》的誕生,不但足以與上述兩部作品相媲美,並且它已經不是用「深刻」二字就可以形容的,而是更肅殺、更黑色,甚至更恐怖。影片取材於歷史真實事件,故事發生在德國戰敗前夕,當時德軍戰敗已成定局,軍心渙散,逃兵四溢。
  • 蘋果作惡簡史
    老羅也曾怒噴蘋果:太霸道即是作惡。  但騰訊畢竟是巨頭,也需要找回面子,讓蘋果低頭認錯又不可能,怎麼辦呢?微信在沒有重啟「讚賞」功能的情況下,於17年10月份的時候上線了一個「讚賞碼」功能,蘋果這次沒有幹預,也算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
  • 善惡有報:行善與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
    兩種說法雖有衝突,但是,無論行善還是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通常情況下,好人終歸有好報,壞人終歸有惡報。01.好人好報,壞人惡報,實屬必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講的是因果報應,主要是規勸人向善,多做好事,不做壞事。
  • 自製遙控炸彈作惡致3死5傷 寶雞兩名主犯獲死刑
    自製遙控炸彈作惡致
  • 此刻,你被允許作惡——桌遊世界中的是與非
    然後我們再一起刨析為什麼桌遊中玩家被允許「作惡」?1. 角色扮演的需要桌遊時常需要還原一個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而一些史詩巨作裡,最扣人心弦、驚心動魄的部分就是正反兩派經年廝殺、彼此對立。
  • 小說《黑羊》中的人性困局:當所有人都作惡時,我們該怎麼辦?
    重點是,這種欺負新員工的行為並不是那麼明顯,這裡面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無辜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作惡者」裡的一員。很多人非常關心陳俊欽解讀的這種「黑羊效應」是不是卡爾維諾想表達的寓意,個人認為,卡爾維諾的寓言小說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解讀,寓言的魅力也正是在此,它可以有各種版本的解讀,沒有必要糾結於哪個更接近作者的本意。
  • 魔法禁書目錄:上條當麻如果作惡,要比很多人都可怕
    因此,如果上條當麻想要作惡,光是「幻想殺手」就能將魔禁世界兩大勢力弄得天翻地覆,甚至消滅其中一方,讓另一方成為世界頂尖力量,如此能改變世界的人,怎能不可怕。
  • 作惡果然會有報應,滙豐銀行捲入「龐氏騙局」,與美狼狽為奸實錘
    但是作惡會有報應的,現在醜聞徹底曝光,滙豐銀行將會因此受到極大打擊,股價也應聲暴跌。美國之所以會幫助他,是因為滙豐在孟晚舟事件中為虎作倀,但是他卻一直還在賺中國人的錢,這就讓人感到十分噁心。在此前華為事件上,滙豐銀行就力挺美國,這讓他們直接失去了在華業務。 中國市場直接將其驅逐在外,現在已經有很多在中國的滙豐銀行倒閉,現在也只能出售業務來勉強維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