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作惡簡史

2020-12-08 中關村在線

  公司大了會做什麼惡?蘋果親身示範給你看。

  這是《反調》欄目的第4期,當今社會,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太多現象都是經過包裝的假象。在這個欄目裡,我們想和你一起撕開這些包裝,發現大多數人不知道的事實,探討現象背後的邏輯。

  這一期,我們揭露蘋果公司曾做過的惡,看看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


  iPhone自從誕生就伴隨著不時蹦出的缺陷,比如說iPhone 4的天線門、iPhone 6易彎曲、掉漆門等等,但本文不討論這些產品缺陷的問題,我們將注意力放到並非偶然的問題事件上面。


圖片來自谷歌

  調查顯示,蘋果在手機市場上搶佔了90%以上的利潤,而iPhone在全球的銷量佔比不到20%,也就是說華為、小米、三星這些品牌的手機加在一起總利潤也不及iPhone一家。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極其強勢的地位,蘋果也逐漸「為所欲為」。

悄悄地讓你的手機報廢

  先從最近發生的降頻門事件說起。

  降頻門這個事件很有意思。最開始有兩起美國用戶集體起訴蘋果的訴訟,但並未引起蘋果在意,直到連續17起訴訟將事件將事件推向高潮,法國反欺詐部門開始介入調查,蘋果才決定給出回應。

  不久前,有iPhone用戶發現,對於舊款iPhone只要換塊新的電池,運行速度就會恢復到正常,此提升舊iPhone性能的方法便在網上流傳開來。然後蘋果怎麼做了呢?假若讓你換一塊電池就好了,那還掙什麼大錢?然後蘋果默默地單方面降低了處理器速度。舊款iPhone即使換了新電池也沒太大用了。


圖片來自谷歌

  這次降頻事件很快被用戶發現,蘋果解釋稱,是為了解決舊iPhone自動關機的問題,但iPhone7這種推出時間不久的也被劃分到「舊iPhone」,被強制報廢,這就完全說不過去了。

  於是,在訴訟中,用戶指出蘋果隱瞞了信息,強制舊款iPhone報廢,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財產權利。之後,蘋果做出回應,表示會降低電池售價,但並沒有提解決降頻的問題。這難道不是在變相地賣自己的電池?讓消費者無故去花更多的錢?

  不得不說,蘋果對於這次事件的公關真是爛透了,企圖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引導到電池降價上。但現在的消費者也不傻,不正面回應處理器降頻的問題,何以服眾?

  考慮到iPhone X最近一段出貨量走低,且預計未來將進一步走低,為了保證股東的利益,庫克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但通過降頻悄悄地讓手機報廢,這有點「損人利己」的味道了。

  商業利益擊敗了良知,還試圖去挑戰法律,這件事情絕不會含糊而過。

要麼放棄微信,要麼放棄iPhone

  2017年4月份的時候,網絡上出現了一波熱別的討論:「放棄iPhone,還是放棄微信?」。事情緣於,蘋果公司要求微信將公眾號的「讚賞」以內購的方式進行,如果微信拒絕,那麼就會將微信從app store下架。

  也就是說,蘋果需要從微信用戶給公眾號作者的打賞中抽取30%的佣金收入。這不就是在收取「過路費」嗎?

  最終呢,騰訊妥協,撤下了讚賞。

  於是,在一段時間內,你看公眾號的時候一定注意到了文章下方附帶的轉帳二維碼。但這種事情對騰訊收入沒有什麼影響,畢竟打賞的錢是給公眾號作者的,和騰訊沒什麼關係。最終吃虧、受傷的只有用戶。


圖片來自新浪

  考慮到微信的體量和影響力,蘋果在對待微信的這件事情上並沒有了以往的那種「傲慢」,不然換一家相對小一點的公司,可能連通知都不會,直接就把應用給下架了。比如,360曾被蘋果在AppStore封殺一年。老羅也曾怒噴蘋果:太霸道即是作惡。

  但騰訊畢竟是巨頭,也需要找回面子,讓蘋果低頭認錯又不可能,怎麼辦呢?微信在沒有重啟「讚賞」功能的情況下,於17年10月份的時候上線了一個「讚賞碼」功能,蘋果這次沒有幹預,也算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

  話說回來,這種傲慢地做出「用戶要麼放棄微信要麼放棄iPhone」的姿態、對用戶體驗和用戶地位的忽視,曾經引領過一個時代的蘋果正變得面目可憎。

我的地盤聽我的

  有人會說,人家蘋果自己的東西,人家想幹嘛就幹嘛。

  我想,這種人怕是奴隸做久了,已經忘記了怎麼站起來了。

  早些時候,蘋果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對其認為不合法的應用進行下架,於是在2017年6月份下架了將近6萬個中國應用。隨即遭到了聯合舉報,參與舉報的公司表示:蘋果公司在運營AppStore的過程中存在濫用市場支配的行為,比如說單方面下架中國開發者的應用,且不能夠給出合理的解釋,而且重新審核上線不得不等待幾個月的時間;對於電子服務行業收取高達30%的抽成。

  app突然下架,而且需要等待幾個月事件才能重新上線,對於依賴於一款app的網際網路公司來說,這無異於災難。


霸道的appstore

  考慮到這些公司沒有騰訊那麼強大,所以人家蘋果可不會跟你商量,所以,直接給下架了。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店大欺客」,還有「客大欺店」。比如,一些大的賣場會向入駐的店鋪收取租金,不論是線下賣場還是線上電商。但如果這家店鋪的品牌影響力足夠大,足夠有知名度,賣場反而會對店鋪給出入駐補貼。

  這些小的應用就是交租金的,而騰訊這種大的則是可以談條件的。這就是一種赤裸裸的產業鏈地位的博弈,社會如此。

  小玩家在成長為大玩家之前,作為弱勢群體很難獲得正常的議價能力。在這場複雜的博弈中是沒有絕對的平等的。換個角度,在「取消讚賞」事件中作為「吃虧」一方的騰訊,有沒有利用它在網際網路行業的地位也在做著類似蘋果的事情呢?

「口誅筆伐」之外

  商業競爭中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但對於用戶來說,絕對有好壞之分。那些直接傷害用戶利益的事情,終究沒有辦法含糊而過,就好像那句「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蘋果損害用戶權益這件事絕不是生活中的個案,面對其他一切不平等待遇、侵犯權益的事情,作為消費者,除了看熱鬧、看八卦、在網絡上聲討,也別忘了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消費維權電話:12315)。

  企業發展壯大之後,受到的關注會更多,稍有問題就會被曝光,栽在僥倖心理上的前車之鑑已經不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十年前蘋果取代了「看似不可能倒下」的諾基亞的位置,科技變革的速度越來越快,誰能斷定蘋果不會被取代呢?

 《反調》第3期:漢語言文學,才是混科技圈的必修課

2蘋果iPhone X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冒牌上尉》:系統性作惡與個人作惡
    回到主題 系統性作惡與個人作惡,冒牌上尉是一個偶然的個人作惡,而衝鋒隊是借用了他的手,實行了處決逃兵的思想,容克上尉、衝鋒隊和英國轟炸,就是系統性作惡。他們明知開戰會死傷無數,但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還是主動系統性作惡,讓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戰火。最後是紅色蘇聯佔領德國後,算是完全清算了德國的容克貴族。
  • crimaster犯罪大師《作惡》兇手揭曉
    案件真相最近玩犯罪大師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最新突發案件《作惡》的答案是是什麼,目前這個案件的答案已經公布,本期案件的真兇是畫家趙強。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犯罪大師作惡的作案過程介紹了,感興趣的玩家,就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看真相吧!
  • 拿雷射筆的作惡者,嚴懲!我支持!
    對道德、規則甚至法律的踐踏,輿論對這種做法的批判,乃至這篇文章本身如果被作惡者看到,都會成為增加他們快感的籌碼,一個朝九晚五、籍籍無名的普通人,所做的事情忽然眾人皆知,且不管是歌手團隊、主辦方、歌迷或是網友都難覓其蹤,對於心智不健全的作惡者來說,這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 圖靈與香農以及他們的大時代《智慧財產權簡史》人物篇
    圖靈與香農以及他們的大時代(《智慧財產權簡史》人物篇)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科技、智慧財產權大家都知道,蘋果公司的LOGO是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大家因此猜測這個蘋果是不是圖靈自殺時咬的那個蘋果後來蘋果公司出來解釋說,這個被咬掉的蘋果其實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蘋果。蘋果最早的LOGO就是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書的情景,LOGO設計者韋恩是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直到賈伯斯決定要修改蘋果公司的LOGO,韋恩才設計成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
  • 立法制約科學家(下)——科學家作惡的內在原因
    為了最低限度(非最大限度)防範科學技術的負面效應,遏制並減少科學技術重大失誤乃至科學家作惡犯罪,有必要通過立法去制約科學家,「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也應該施用於對科學家和科學共同體的管理。2、科學家作惡的內在原因科學家和科學家群體是工業文明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期待科學家「覺悟」、自我反省、自我革命,是一種「空想」。田松教授的一個重要學術貢獻就在於,他揭示了當代科學家集體作惡的內在原因。
  • 亞當的蘋果
    他和夏娃偷吃了專治不孕不育的催情聖藥——蘋果,人類才懂得吃草藥。看來,蘋果治病是有案可查的。 我查閱蘋果歷史資料時,突然想到:如果亞當真是第一個吃蘋果的,那麼,伊甸園就在中國。因為所有的栽培蘋果都來自一個種——塞威士蘋果,又名新疆野蘋果。這種蘋果的分布區不大,就是中亞地區。 有人問,為何中國的《本草綱目》沒提到蘋果?
  • 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
    簡史三部曲,圖片來源於網路尤瓦爾赫拉利的三部著作《人類簡史》,《今日簡史》和《未來簡史》,他對人類命運的走向做出了預測。很少有讀者知道,赫拉利其實是一個歷史學家,這點尤其在簡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人類簡史》中尤為突出,赫拉利於1976年出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酷愛閱讀,在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都有涉獵,是當下最受追捧的作者之一。
  • 春節水果簡史:從蘋果不自由到車釐子自由
    說到這,寫完了過年春運歷史的老沈,扶了扶眼鏡,和我們一起回憶了過年的水果簡史。 01 1980-1995:水果攤、水果店、農貿市場 圖為拍攝於80年代冬季菜市場的水果攤照片。
  • 「簡史」出版熱 | 人見人愛的「簡史」,真的靠譜嗎?
    最近,赫拉利再接再厲,推出《今日簡史》,力圖為自己的「簡史」三部曲畫上圓滿的句號。不出所料,一輪密集轟炸式的宣傳攻勢後,《今日簡史》再度躋身話題之作的行列。《人類簡史》不過,流行是一回事,質量又是另一回事。赫拉利以及他的著作水平究竟如何,讀者的看法並不統一。拿《人類簡史》來說,將其譽為「驚豔之作」者大有人在。
  • 書評:如何理解《時間簡史》之我見
    兒子笑笑不語,回家後,我問他是怎麼認為的,他告訴了我下面這段話,並推薦我讀一讀霍金的《時間簡史》。愛因斯坦在1953年給 J. E. Switzer 的信裡寫道: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以及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可以找出因果關係。
  • 漏洞百出的"簡史",為什麼也能暢銷?
    在圖書市場,以「簡史」命名、並以此作為後綴的圖書與日俱增。「簡史」無疑已經成為一種出版現象。20世紀90年代,論最暢銷的「簡史」,必然少不了霍金的《時間簡史》,但那時並未引起效仿。這些年則正在發生變化。2014年,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此後另有《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中譯本出版,至今高居國內各大網店前列。
  • 《空間簡史》
    《空間簡史》 [意]託馬斯·馬卡卡羅、克勞迪奧·M.達達裡 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9年1月 ISBN:978-7-5411-5180-4 定價:39.80與《時間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並稱「四大簡史」。 從模糊的地域認知到窺探宇宙星辰;從肉眼可見的維度到量子化的世界;從日心說、大爆炸理論到多元宇宙理論等空間假說和概念,人類求知的腳步從未停止,對空間的探索也從未停止…… 《空間簡史》按照時間線索,向讀者展現了一段人類探索無涯空間,找尋自我定位的崎嶇旅程。
  • 漏洞百出的「簡史」,為什麼也能暢銷?
    在圖書市場,以「簡史」命名、並以此作為後綴的圖書與日俱增。「簡史」無疑已經成為一種出版現象。20世紀90年代,論最暢銷的「簡史」,必然少不了霍金的《時間簡史》,但那時並未引起效仿。這些年則正在發生變化。2014年,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此後另有《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中譯本出版,至今高居國內各大網店前列。
  • 《時間簡史》「硬傷」嚇人
    《時間簡史》「硬傷」嚇人     暢銷科普書《時間簡史》中文版插圖本差錯率至少達10/萬字  新華社電(記者張建松)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插圖本)中文版竟然差錯百出,如果不是一字一句對照英文版原著,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本裝幀精美
  • 《未來簡史》精彩還是名不副實?
    恢弘巨著《人類簡史》的橫空出世,捧紅了尤瓦爾·赫拉利。聲名鵲起的以色列人,用了兩年的時間,又打造了引人注目的《未來簡史》。在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之下,這本《未來簡史》引發了新一輪的熱潮,然而,翻看全書之後,腦海裡卻只有一句俗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1.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人們在高度讚揚他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讚美他堅韌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
  • 《未來簡史》
    作者簡介:  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生,青年怪才,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國際暢銷書《人類簡史》。其最新作品《未來簡史》,以宏大視角審視人類未來的終極命運,甫一出版就在全球掀起一股風潮,引起廣泛關注。
  • 周巍:《圖解時間簡史》引人入勝
    在ZAKER哈爾濱「領讀冰城·禮讚中國」領讀人、黑龍江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周巍看來,只要讀過《圖解時間簡史》這本書,就能更好地理解黑洞理論。  1993年,讀大學二年級的周巍第一次看到《時間簡史》,就被書中的宇宙學理論所吸引。雖然書中晦澀難懂的物理學概念沒能完全理解,但對宇宙的探尋與好奇一直埋藏心底。
  • 善惡有報:行善與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
    兩種說法雖有衝突,但是,無論行善還是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通常情況下,好人終歸有好報,壞人終歸有惡報。01.好人好報,壞人惡報,實屬必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講的是因果報應,主要是規勸人向善,多做好事,不做壞事。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圖解時間簡史》原著:[英] 史蒂芬·霍金編著:王宇琨 / 董志道《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為此,《圖解時間簡史》對《時間簡史》進行了通俗的闡釋,為更好地理解霍金的思想提供了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