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在《第七次漫步》中記載,一個巴黎才子在倫敦看到某個長滿奇樹異草的花園時,大聲讚嘆:這個藥劑師的園子真漂亮。盧梭嘲諷說:「依這樣看來,第一個藥劑師應該是亞當,因為不難想像,沒有哪一個花園的植物比伊甸園的更齊全。」
盧梭無意言中了,亞當真是人類第一個藥劑師。他和夏娃偷吃了專治不孕不育的催情聖藥——蘋果,人類才懂得吃草藥。看來,蘋果治病是有案可查的。
我查閱蘋果歷史資料時,突然想到:如果亞當真是第一個吃蘋果的,那麼,伊甸園就在中國。因為所有的栽培蘋果都來自一個種——塞威士蘋果,又名新疆野蘋果。這種蘋果的分布區不大,就是中亞地區。
有人問,為何中國的《本草綱目》沒提到蘋果?這是因為中國古代把蘋果叫做「柰」,明朝後期才出現「蘋果」這一名稱。最近有人考究認為:「李時珍說頻婆果是柰的別稱不準確,因為頻婆果是另一種植物。」這只是一家之言。中國古代就有柰,李時珍研究過蘋果,這點是肯定的。
達爾文對園藝學會1842年蘋果目錄中列出的897個變種進行比較。發現蘋果變種有巨大差異,有的適於生食,有的適於煮食,有各種不同用途。他觀察到:一種俄國蘋果成熟時會變得透明;黑色蘋果是近乎黑色的;聖·瓦雷瑞蘋果沒有雄蕊,必須人工授粉,當地的少女每年都去「製造她自己的蘋果」,並在自己的果實上做一條帶形的標記。
蘋果是善變的植物種類,因為它執行嚴格的繁殖法則:自交不親和。即蘋果種子一定是兩棵蘋果樹的愛情結晶。如果用種子種植蘋果樹,你永遠都不知道這棵樹結出的蘋果是甜的還是酸的。唯一辦法是,你發現哪棵樹的蘋果好吃,就把那棵樹帶芽的枝條嫁接在其它蘋果樹上。這樣種出的蘋果才會好吃。
現在,全球蘋果種類已超過1000種。亞當如果今天還想吃蘋果催情,那就一定要看清楚才行。否則,吃再多也沒效。
盧梭在寫給表妹的信中說:「雖然不希望將令愛培養成一名偉大的植物學家,但是我認為,學會真正看清自己所見的東西,她將來會發現這始終不無裨益。」盧梭所說的「真正看清」確是至理名言。
因為,「真正看清自己所見的東西」,我們才不會犯那些低級錯誤:吃香精大米還以為吃香米;紫菜煮湯變紅了、海草涼拌變綠了,還以為是天然食品;相信水果連皮帶核吃更有營養、某種蔬菜含鐵量特別高……
因為,「真正看清自己所見的東西」,我們才會更有創意,更能創新。例如,我們經常用的粘扣帶,是瑞士工程師梅斯塔爾1941年發明的。當時他帶著愛犬在林中散步,回家發現牛蒡粘得到處都是。於是用顯微鏡觀察,發現牛蒡每根刺的頂端都有一個倒鉤,由此發明了粘扣帶。這類仿生學例子還有很多:19世紀,凱利爵士仿照婆羅門參的種子改進了降落傘;20世紀初,埃特裡希仿照翅子瓜的種子設計了飛行器……
「真正看清自己所見的東西」並不容易。這需要大智慧和大耐心。大家可以測試自己:從下面的植物中,你能看到什麼?
我們「所見的東西」很多,但能「真正看清」的卻很少。現在,大家都在談論轉基因,但誰能說得清楚?很多人都看過霍金的《時間簡史》,但誰能看得明白? 霍金已經預言人類要逃離地球。今天,美國航天局宣布發現第二個地球,雖然那裡離我們有1400光年。
我們真要感謝亞當的蘋果,因為它開創了人類滋生時代。我們更要感謝李時珍、達爾文、牛頓、賈伯斯、霍金等前輩,因為他們把亞當的蘋果看得越來越清楚,人類才能從野生時代,進入養生時代、仿生時代和即將到來的逃生時代。
願蘋果保祐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