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和他的《國富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2020-11-30 騰訊網

作者:騰訊新聞知識官 金融故事

1790年7月17日,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逝世。

亞當 斯密(Adam Smith)生於1723年,逝於1790年。曾經求學于格拉斯哥大學和牛津大學,並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過邏輯學和道德哲學教授,還兼負著學校行政事務。

亞當 斯密因其著作《國富論》被稱為經濟學鼻祖或「經濟學之父」。 亞當 斯密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 1773年基本完成,後用3年時間潤飾修改,1776年3月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影響,被世人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為什麼大家會稱亞當 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呢?

一般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因為亞當 斯密的理論與之前的重商主義理論相比有了本質上的進步。亞當·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

二是因為亞當 斯密提出了具有影響時代發展的理論,如分工理論、貨幣理論等;亞當 斯密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分工理論以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三是亞當 斯密創作了《國富論》,書中亞當·斯密反對政府干涉商業和商業事務、贊成低關稅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此書也成為現代經濟學的中流砥柱。亞當 斯密的經濟學理論有哪些在今天被廣泛應用?

亞當 斯密主張可以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又不會影響社會和諧,這既是為什麼亞當 斯密能被大家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重要原因,也是亞當 斯密成功的運用經濟學原理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並為現代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並對現在的經濟理論仍然產生較大的影響。

一是完全自由的制度或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仍然在目前的資本主義制度產生影響。

亞當 斯密提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 這被後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

二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一定的影響。

亞當 斯密提出社會物質生產基礎的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

三是亞當 斯密第一次提出市場經濟會由「看不見的手」自行調節的理論,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後來的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的自由經濟自由競爭的理論,馬克思提出的用計劃經濟理論解決自由經濟產生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理論;凱恩斯提出的政府干預市場經濟並進行宏觀調節的理論等,都是建立在亞當 斯密市場經濟理論之上的發展。

而目前的現代經濟學研究都是在亞當 斯密理論基礎之上進行的,不同的是有的是發展、有的是反對、有的是完善。

相關焦點

  • 經濟學應該如何解釋世界——從「斯密悖論」談起
    【光明日報·理論周刊·經濟學·學術思想】  按語:亞當·斯密在其《國富論》中研究經濟世界的出發點是利己主義,而在另一本同樣甚至是更重要的著作《道德情操論》中研究社會的出發點卻是同情心和關心他人。人們覺得在理論上自私的「經濟人」假設似乎很難與強調利他的「社會人」統一起來。
  • 張正萍︱格拉斯哥與亞當·斯密研究的興起
    為紀念斯密,格拉斯哥大學從1890年代起就設置了亞當·斯密政治經濟學教授講席。1970年代亞當·斯密研究興起以來,格拉斯哥有一批學者致力于格拉斯哥版《亞當·斯密文集》的整理、出版,同時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斯密研究者。本文將從格拉斯哥的斯密研究出發,簡要勾勒一下斯密傳的歷史,概述當下斯密研究者們的爭論及其意義。
  • 蘇格蘭對現代文明貢獻頗豐:蒸汽機 電視 電話等
    蘇格蘭的文化象徵不只是風笛、格子裙和威士忌酒。沒有蘇格蘭人的貢獻,現代世界很可能是另一番模樣。  蘇格蘭啟蒙運動啟發現代文明  16世紀初,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併。當時,蘇格蘭貧窮、落後。然而,在1750年前後,蘇格蘭突然綻放文化光彩,人傑輩出,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史稱「蘇格蘭啟蒙運動」。其中最著名者,有大衛·休謨和亞當·斯密。
  • 經濟學的決定論和機械論
    經濟科學背後的本體論、宇宙論、知識論和人生論,直接源於西方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7世紀歐洲興起的科學大潮,徹底改變了西方世界的思維模式,改變了人類歷史的演進方向。科學和技術的興旺發達,不僅讓歐洲擁有了徵服物質世界的絕對優勢,而且讓歐洲擁有了徵服精神世界的巨大優勢。那些驚世駭俗的科學發現和發明創造,讓全人類嘆為觀止。
  • 陳平:中國歷史定位 是追求高收入,還是佔領制高點?
    第一,先討論經濟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給大家介紹我們正在探索的「代謝經濟學」和「史觀經濟學」的主要框架。我們的起點是斯密《國富論》的內在矛盾和空想資本主義的理論基礎。 第二,我們來破解西方中心論的神話,還原世界史上三大文明競爭演化的圖景,重新理解中國的歷史地位。
  • 中國崛起不僅超越了西方經濟學,也突破了馬克思經濟學
    【文/ 陳平】中國道路的實踐遠遠超越了西方經濟學理解的範圍,也突破了馬克思經濟學的局限。現代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如市場、財富、知識、制度、效率等基本概念必須全面革新,才能理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必須整合現有各派經濟學的知識,構建新的經濟學範式,才能把握當代西方衰落、中國崛起的歷史趨勢,並探討當代中國和世界面臨的經濟挑戰。
  • 非理性行為的法和經濟學
    理性選擇理論的擁護者們對斯密《國富論》所開創的實證分析經濟學概念深信不疑,但他們往往忘記了這樣一個事實,就是斯密的這部著作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哲學基礎之上,即正義和其他美德會對人們追求自利的行為形成約束。
  • 他在光緒年就翻譯《國富論》《天演論》,字也讓人佩服
    嚴復,大家很熟悉的一個人,在初中學習歷史繞不開的一個人。翻譯了英國人赫胥黎所著《天演論》,給國人宣傳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常識。他還翻譯了亞當·斯密《原富》(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國富論》)嚴復天資聰穎,在《天演論》序言裡面,創造性的借鑑佛經的翻譯技巧,提出「信、達、雅」的翻譯原則和標準。這個原則,所有高中生都會熟悉,因為英語翻譯題,好像講的那一套就是「信雅達」。天資這麼高的一個人,書法又如何?
  • 經濟學思想史:一門不適合年輕人思考的學問
    例如英國的洛克,法國的盧梭,德國的黑格爾,從不被認為是經濟學家,但無疑都是當時最重要和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如果對他們的思想一無所知,只是依照經濟思想史的篇章順序去讀斯密、薩伊和李斯特,恐怕不可能對經濟思想的演變建立起準確認識。不幸的是,這正是當前中國諸多大學經濟系學生的窘迫狀態。
  • 行為經濟學和傳統經濟學在吵什麼?
    你可能聽說過丹尼爾·卡尼曼,他2002年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且他是一個沒有受過經濟學訓練的心理學家;2013年,羅伯特·希勒又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做行為金融學的;然後最近的2017年,理察·泰勒也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做的是純粹的行為經濟學。
  • 這四位物理學家,改變了全世界的歷史進程!
    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匯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
  • 陳平:勞動分工和憲政問題——和楊小凱關於方法論的對話
    解釋勞動分工的兩種思路:優化論與演化論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創的古典經濟學,是從一個制針廠勞動分工提高效率的案例觀察開始的。然後他在第3章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斯密定理:「勞動分工受市場規模的限制。」馬歇爾以供求曲線為基礎的新古典經濟學關注的是價格形成機制,而非勞動分工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