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家庭主婦患宮頸癌,痛苦萬分,醫生嘆息:就不該找這樣的丈夫

2020-11-30 騰訊網

宮頸癌是危害婦女健康最常見的盆腔腫瘤,一般高發年齡是在35-50歲。但如今,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顯示,宮頸癌的患者年齡在不斷「刷新」,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加入了宮頸癌的「患病大軍」,並且有些20歲上下的年輕患者也因此失去生命,這確實是十分值得大家具體的一件事。

27歲家庭主婦患上宮頸癌,疑似跟夜歸丈夫脫不了關係

27歲的陳女士去年發現自己白帶出現了異常,先是量很多,後來還出現了腥臭的氣味,這讓愛美的她十分尷尬,那會天氣還熱,穿得單薄,「感覺自己渾身都散發著那味,身邊人異樣的眼神,真想找個地洞鑽進去」,陳女士說。

後來她在閨蜜的陪伴下去看了婦科醫生,醫生一通檢查下來,宣告陳女士患上了宮頸癌。陳女士難以置信:我從來不在外過夜,也很注意個人衛生,沒有亂七八糟的男性朋友,怎麼可能得這種病?醫生一邊飛快地在病曆本上記錄,一邊淡定地說:那你先生呢?是不是經常在外面過夜?

陳女士仔細想了想:經常在外面過夜倒算不上,但是深更半夜才回來倒是家常便飯,但是老公畢竟是做銷售的,各種應酬多很正常啊,所以陳女士從來都不會多想,該不會是……

醫生告訴陳女士,宮頸癌經HPV病毒感染所致,與X行為關係密切,一直以來,宮頸癌患者也常因此被認為是性生活不檢點所致,但是如果丈夫「x生活不檢點」,一樣會作為「導體」把病毒傳染給妻子,而男性沒有宮頸不會發病,但是女性就不一定你們幸運了。

3類高危丈夫,或是妻子宮頸癌的「禍首」,請儘早遠離

1、包皮過長的丈夫

男性包皮過長、包皮垢容易藏匿細菌和病毒,包括人乳頭瘤病毒。

2、患有陰莖癌的丈夫

包皮過長、包莖者易患陰莖癌,妻子患宮頸癌的機會也明顯增加。

3、前妻/前女友患宮頸癌的丈夫

丈夫的前妻或前女友如患有宮頸癌,則第二任妻子或女友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比起前任未患宮頸癌的人,要高出3.5~4倍。當然,這裡我們說的主要是指有同房經歷的男女朋友,沒有過的則不屬於這個範圍。

除了遠離這些「高危丈夫」之外,女性朋友還應該做好以下3件事,來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1、提升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的女性是HPV病毒最喜歡纏上的人群,提高身體免疫力,能夠減少HPV病毒感染的機會,宮頸癌也會遠離你。提高免疫力最直接的方法補充營養,女性可以多補充一些金豆-多/肽,幫助活化免疫細胞,快速提升身體的免疫力,讓HPV病毒快速轉陰,防止出現宮頸病變。

2、接種HPV疫苗

臨床表明,宮頸癌的發生是與HPV感染有直接聯繫。對於女性預防宮頸癌來說,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HPV疫苗。因此,建議9-45歲之間的女性朋友要儘可能地接種HPV疫苗,尤其是育齡女性,更要提高重視,因為育齡女性是感染HPV的高發人群。

3、定期檢查

你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疾病在發生的時候都會有外在現象表現出來,尤其是HPV,感染幾年都不一定有症狀,但是時間拖得越長,距離宮頸癌可能就越近。

所以有過夫妻生活的女性朋友,請注意一定要有定期篩查的意識,一般建議結果沒異常者,保持三年進行一次篩查,有異常者可適當縮短間隔。

相關焦點

  • 32歲男子,兩任妻子,先後查出宮頸癌,醫生說他是「高危丈夫」
    32歲的王先生,像很多年輕人一樣,為了生活背井離鄉的打拼。 在上班期間,認識了小美(化名),兩人情投意合,不久便確定了情侶關係。 也許是在大城市的緣故,兩人急於想找個能陪伴自己的人,在相識半年後便閃婚了,婚後在一起生活,兩人的缺點開始慢慢暴露。
  • 27歲主婦「1處」奇癢,確診HPV「到訪」,醫生直言:早該來檢查了
    宮頸癌在影響女性死亡率中高居第四位,即使已經知道宮頸癌的患病成因,醫學也在不斷進步,但是仍有不少女性飽受這類疾病困擾,主要是不少女性缺少對宮頸方面的正確認知,在疾病剛出現時沒能「及時止損」。27歲的張女士已經結婚一年,婆婆不斷催著讓夫妻倆要小孩,趁著自己身體硬朗還能幫忙帶帶小孩。但是最近張女士經常會有私處「癢」的情況,她認為是為了要孩子同房次數多的原因,自己多注意衛生就好了。一個月過去了,私處「癢」的情況也沒有好轉,不僅白帶有發臭的跡象,內褲還發黃洗不掉,聽有經驗老人說可能會是有炎症,就買了私處洗液。
  • 27歲女孩宮頸癌晚期,母親痛哭,醫生卻說:是她的高危男友害的!
    醫生經過仔細詢問得知,她在14歲的時候,就與男友發生了關係,而且這麼多年裡,前前後後換了很多男朋友。可能是因為過早發生夫妻生活,且伴侶過多,再加上不注意衛生,感染了HPV,導致這樣的結果發生。 她母親怎麼都想不到,平時乖巧可愛的女兒會患上宮頸癌,當即在病床前痛哭起來,女孩也低下了頭,流下了羞愧的眼淚。 醫生卻解釋說:「是她的高危男友害的!」如果男方有一些高危行為,會導致女性患上宮頸癌。
  • 剛滿20歲她怎麼就患了宮頸癌
    核心提示:幾天前,曾出演海巖劇演員的宋汶霏因宮頸癌去世,年僅27歲。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重慶晚報記者昨日從市腫瘤防治辦公室獲悉,宮頸癌已成為僅次於乳腺癌的女性健康第二大殺手。據了解,我市宮頸癌發病率已達到萬分之三,其中20%患者不到30歲。   幾天前,曾出演海巖劇演員的宋汶霏因宮頸癌去世,年僅27歲。
  • 日本61歲家庭主婦用咖啡杯砸死70歲出軌老公
    東方網8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日本一名家庭主婦發覺丈夫出軌後,用一隻咖啡杯將其砸死。  日本媒體26日報導,這名女子名為廣瀨惠美子(音譯),現年61歲,25日下午在位於東京的家中,用咖啡杯反覆擊打丈夫的面部和頭部。  她的丈夫廣瀨康夫(音譯)現年70歲,是橫濱國立大學榮譽教授,被送往醫院後確認死亡。
  • 在日本,有18萬主婦想殺死她們的丈夫
    只要能讓丈夫吃出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消化道功能退化等等毛病,讓他們患上能夠致死的疾病,都是值得分享參考的料理菜譜。 畢竟在法治社會,直接「做掉」丈夫顯然非常不切實際。放長線釣大魚的主婦們把目光放在了各種日常用品上,總結出一套套「生生相剋」的神奇妙招。
  • 我27歲感染愛滋,3年才走出陰影,又因HPV沒轉陰查出宮頸癌
    本期【人物故事】小劉(化名)/ 口述我叫小劉(化名),今年30歲,是一名二手房銷售。有過兩段戀愛史,第二任男友由於吸D染上了愛滋病,交往一年後,我也被確診HIV陽性,同時查出感染HPV,那年我已經27歲,如果不是因為這事,我們可能已經結婚了。
  • 56歲女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了,飯後這事還不注意
    56歲女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了,飯後這事還不注意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飲食結構越來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鹽的食物,非常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梗發病率更高。
  • 寧波目前最年輕的宮頸癌患者年僅14歲
    3月3日凌晨,因出演《舞者》而被觀眾所熟知的巖女郎宋汶霏因子宮癌去世,年僅27歲。  「這麼年輕也會患宮頸癌?」影迷們在惋惜的同時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事實上,宮頸癌發病在年輕化。昨天,記者從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寧波目前最年輕的宮頸癌患者年僅14歲,2011年宮頸癌發病率是14.04/10萬。
  • 27歲女演員宮頸癌離世 專家提倡HPV檢測初篩防癌
    核心提示:十年前,歌壇巨星剛滿40歲的梅豔芳因子宮頸癌離開人世,而就在昨天(3月3日),因主演海巖劇《舞者》而走紅的27歲女演員宋汶霏3日凌晨因癌症去世。導演侶皓吉吉則稱從他人那裡得知「宋汶霏是死於子宮頸癌」,從40歲的梅豔芳再到27歲的宋汶霏,反映出宮頸癌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沒有人患宮頸癌的未來:全球首次承諾消除一種癌症
    到2030年實現下列目標,將使所有國家走上消除宮頸癌的道路: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完成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70%的婦女在35歲和45歲之前接受高效檢測方法篩查;該戰略還強調,對實現這些目標的幹預措施進行投資,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回報。由於婦女參與勞動的增加,到2050年及以後,每投資1美元將帶來3.20美元的回報。如果考慮到婦女健康狀況改善對家庭、社區和社會的好處,這一數字將上升到26.00美元。
  • 結婚不滿一年,27歲女子身上長出「鉛球」!醫生:已是晚期…
    27歲的浙江麗水女子 乳房長出 27歲女子身上長出「鉛球」 就醫時竟查出罹患癌症晚期 阿媛(化名)今年27歲,在麗水市區一家公司工作。剛剛結婚不滿一年的她,夫妻恩愛、家庭幸福。可今年年初,她竟被查出罹患乳腺癌,且已發展到癌症晚期。
  • 蕭山27歲姑娘得宮頸癌 這些知識要了解
    近日, 天氣陰雨,一位年輕女子憂心忡忡地坐在蕭山中醫院婦科肖利平醫生的診室,手上一張病理檢查報告單,赫然列印著凌某,27歲,宮頸癌(中分化)……醫生,我這麼年輕,為什麼會得宮頸癌?這是年輕的宮頸癌病人最常見的問題什麼是宮頸癌女性的盆腔結構中,前面是膀胱,後面是直腸,子宮在膀胱與直腸之間,位於盆腔的中間。子宮呈倒梨形,宮頸是子宮的門戶,位於子宮的下端,而發生於宮頸上皮的惡性腫瘤就是宮頸癌。宮頸癌高發年齡是50-55歲。
  • 宮頸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婦科醫生:出現3個明顯信號,儘早檢查HPV!
    35歲的李女士,最近身體出現了一點小毛病,白帶異常,而且在跟丈夫同房之後,有出血現象。剛開始李女士沒有太當回事,直到有一天李女士昏倒在家,她丈夫趕緊把她送往醫院,最終查出李女士患上了宮頸癌,這無疑讓一家三口的生活埋上陰影。
  • 前妻得宮頸癌,現任感染HPV,醫生直言:丈夫是最大的病毒傳染源
    45歲張先生,20年來,結過兩次婚。第二任妻子王女士,35歲,在他們打算備孕的關鍵時期,王女士下體出現菜花狀顆粒物,同房時,還有出血情況,張先生立即帶妻子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王女士患有高危型HPV感染。
  • 中國科學家周健:宮頸癌疫苗背後的「英雄」
    傳承醫生世家,痴心求進  時間回到2006年8月28日,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亞歷山大醫院,一對昆士蘭姐妹接種世界第一支宮頸癌疫苗,為他們接種的人,就是疫苗的項目領導Ian Frazer,而在一旁見證這激動時刻的還有一對華人母子。
  • 吸毒染愛滋毀了丈夫毀了全家 女子講述痛苦經歷
    趙楠生長在單親家庭,從小缺少關愛。16歲那年,趙楠認識了比她大八歲的生意人李明(化名)。在李明的愛情攻勢下,趙楠於七年前和李明結婚了。不久,他們的女兒出生了。女兒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歡樂,可沒想到,這時,李明因參與吸毒販毒被公安局帶走了。丈夫走了,家也空了,趙楠感到萬分空虛。她恨毒品,卻又對它充滿好奇。她開始吸毒了,她的老父親幾次給她跪下。
  • 女子分娩14天後患敗血症截掉四肢,丈夫悉心照顧幫她重拾希望
    近日,越南一名因患敗血症被截去四肢的年輕妻子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如今她在丈夫的細心照料下重拾自信,並開始在網上出售商品來賺錢。據越南媒體6月13日報導,近日,在一年前因敗血症被截去四肢的年輕妻子再次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如今,她的生活已不再黑暗,一家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 3歲男童患重病 父親每月捐血小板掙營養費
    這個不足兩平方米的狹小空間,就是3歲小男孩王君耀和他爸爸媽媽在合肥的棲身之所。命運弄人 三歲幼童突患重病小君耀來自阜陽臨泉農村,是一名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他還沒有記事的時候,醫院就是一個除了家以外他最常去的地方,由於家庭貧困,父母沒有錢讓他住在病房裡,一家三口只能擠在醫院走廊的角落裡,醫生、護士和病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角落男孩」。
  • 母親把孩子當研究對象,兒子27歲落崖,女兒怨恨到不參加她的葬禮
    親情是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所獲得的第一份情感,是唯一不計較得失的感情。在心理學史上有一位名叫梅蘭妮·克萊因的著名心理學家,為了自己的專項心理研究,她將自己的孩子作為了研究對象。在兒子27歲意外去世後,梅蘭妮·克萊因與女兒卻自此決裂。直至梅蘭妮·克萊因去世,她的女兒甚至都未曾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