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的「筆力」到底是什麼力?

2020-12-08 騰訊網

「筆力」是指筆畫力度嗎?

字面意思確實如此。但筆畫力度又是什麼力度?

筆畫是靜止的「物體」,哪冒出的「力」呢?

Q1:「筆力」是指人身上的力嗎?

沈尹默說:「筆力是從哪裡來的?只要看看衛夫人所說『點畫……皆須盡一身之力送之』,就可以理解這個力,就是寫字的人身上的力。」

沈先生認為筆力是指人身上的力,這當然不錯,因為人若不用力,肯定什麼字都寫不出來。人使用某種「力」寫出筆畫,使筆畫又具有了某種「力」。

懂了這兩種「力」,就懂了「筆力」。

Q2:「筆力」是指運筆的功力嗎?

正確的廢話。「功力」又是什麼力?

Q3:「筆力」是指執筆要用力嗎?

有人認為「筆力」就是書寫時要用力,不用力寫怎麼可能寫出有力的筆畫?

並且舉出例證:小王獻之練字時,父親王羲之從後面抽他的毛筆,結果沒能抽出來,說明王獻之捏筆是很緊的。於是很多老師也都模仿著去抽學生的筆……

蘇軾早就反駁過,如果這樣的話,「則是天下有力者莫不善書也」。

仔細想一下,捏筆再緊,也只是橫向垂直於筆的力,用力再大,把筆管捏碎,又有什麼用呢?讓大力士來捏筆,該寫不好還是寫不好。

所以林散之說:「拿得動鋤頭,拿不動筆頭。

「筆力」絕不是執筆要用力,執筆之力只要輕鬆自然,捏住筆不掉即可。

Q4:「筆力」是指筆毫和紙的摩擦力嗎?

有人又作了一番更「科學」的思考,所謂筆力,一定是來自毛筆和紙面的相互作用。那筆力就是摩擦力嘛!所以書寫時要逆鋒書寫,或頂鋒前行,也可以毛筆頂牢紙面一點點蹭著往前走,總之凡是能增大摩擦力的手段都具合法性。以至把筆用成了掃帚,按在紙面使勁摩擦摩擦,認為這樣就有力了。

以上是對筆力最大的誤解!

毛筆之所以成為藝術,是因為筆毫是軟的,「惟筆軟則奇怪生焉」。軟則變化無窮,若把筆毫按死,失去了彈性,則活的「筆性」就變成了「死物」。神氣又從何而出?

董其昌說:「蓋用筆之難,難在遒勁;而遒勁,非是怒筆木強之謂。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輒能起。」

不是死用力,而是「通身是力,倒輒能起」,啥意思?就是說,這個力是「巧」力,不是蠻力。

「筆力」是指筆畫質量,而非力量

一切錯誤的源頭,在於對「力」字的教條化理解。

這裡的「力」不是指實在的力,不存在大小、方向、作用點,跟牛頓沒任何關係。

比如說某人「眼力」好,難道是指這個人眼珠子瞪出來的力比較大?「腦力」呢?腦子撐炸了?「聽力」是啥力?「理解力」、「想像力」、「注意力」、「判斷力」,又是指什麼力呢?

顯然這裡的「力」只是一個抽象概念,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具有某種能力特徵。眼力好就是眼睛的辨別能力高。想像力豐富,就是想像豐富,「力」只是一個強調。

「筆力」就是筆畫好,筆畫質量高,「力」是抽象的概念,無關具體事物。少力即「劣」,多力即「優」。

王僧虔說:「張芝、韋誕、鍾會、索靖、二衛並得名前代,古今既異,無以辨其優劣,唯見筆力精絕耳。」怎麼「辨其優劣」?唯見筆力精絕。「筆力精絕」就是筆畫好!僅此而已。

《宣和書譜》評價草聖張芝的書法云:「筆力飛動, 神變無極。」「筆力飛動」就是筆畫好得要飛動起來,和「筆畫飛動」是一個意思。然而畢竟筆畫沒有像神筆馬良的畫一樣飛動起來。所謂「飛動」只是人的聯想,是主觀審美

「筆力」的「力」不是物理的、實在的,而是視覺的、心理的。

「筆力」問題本質上是「審美標準」的問題

符合「審美標準」就是「筆力精絕」!不符合「審美標準」,就是「沒筆力」!

那書法的「審美標準」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神變無極」的「變」。「變」即陰陽,即相反關係的轉化。即剛柔相濟、方圓兼備、相反相成、不走極端。是謂「中和」。以及由聯想而生發出的情緒力感染力

據《宋史》記載,宋徽宗時期書法的評判標準是這樣的: 「考書之等,以方圓肥瘦適中,鋒藏畫勁,氣清韻古,老而不俗為上;方而有圓筆,圓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濁,各得一體為中;方而不能圓,肥而不能瘦,模仿古人筆畫不得其意,而均齊可觀為下。」

至於具體的某個筆畫的書寫問題,則非本文重點。

「筆力」=筆畫之力+人身之力

「筆力」即「筆畫之力」與「人身之力」的統一。

「筆力」不只是「審美標準」。

筆畫畢竟是人的身體書寫出來的,空有「審美標準」,人不實際用力,筆畫不會憑空出現。

這個力,也即書寫動作,是「人身之力」的本質。

一切形態來源於動作!

一切筆力皆人力!

因為毛筆是一次性寫就的,不允許重描,所以動作和形態具有一一對應性。

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問題。

這個神秘的「動作」是什麼呢?

中鋒用筆!

蔡邕《九勢》:「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中鋒用筆」是個超級大問題,留待別文詳述。

總結

筆力 = 筆畫之力 + 人身之力

筆畫之力 = 聯想出來的力 = 形態 = 審美標準 = 陰陽 = 情感表達

人身之力 = 實際書寫的力 = 動作 = 執筆 + 運筆 = 中鋒用筆

相關焦點

  • 想練習硬筆書法,買什麼樣的筆,如何練習
    想練習硬筆書法,買什麼樣的筆,如何練習文/成長新視點序言:硬筆書法,是書法的一種表現形式。從書法使用的工具來說,主要分軟筆和硬筆兩種,這兩種工具書寫出來的字,風格各異,各有優點,也各有其藝術特點,在不同環境下深受人們的喜愛。一、硬筆書法的工具、特點。最常用的硬筆主要包括鋼筆、原子筆、中性筆和鉛筆等。
  • 潛心研創硬筆「字形」書法——記中華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周同生
    近日,抖音視頻中一本《硬筆書法行草字形》字帖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熱切關注這本《硬筆書法行草字形》的作者就是潛心鑽研硬筆書法四十餘年的中華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周同生。
  • 學習硬筆書法和硬筆書法比賽創作選什麼樣的紙比較好
    上一次和大家分享了學習硬筆書法關於筆的一些選擇的問題,有些問題可能沒有考慮周全,如果大家在實際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的可以留言。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紙張的選擇,有好多童靴在練字時看到別人寫字漂亮,總是心存疑惑,是不是別人的紙張比較好一些,練字究竟用什麼紙比較好一些,下面結合我自己的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練字選什麼紙好練習紙一般以不洇不滑,略有澀感的紙為好。太薄、質地鬆軟的紙容易劃破,容易洇墨。
  • 黔西南州硬筆書法協會成立,年齡最小的會員約7歲
    11月29日,黔西南州硬筆書法協會成立大會暨授牌儀式在興義萬峰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00餘名硬筆書法家喜聚一堂,共商黔西南州硬筆書法發展大計。「硬筆書法協會的成立,我們將組織會員進校園對學生進行公益性講座,讓孩子們從小就寫規範的漢字,做堂堂正正人中國人……」黔西南州硬筆書法協會主席陳賢告訴記者,隨著電子設備的普級,越來越多的學生寫字不規範的問題越發嚴重,為進一步鼓勵的更多的孩子寫好規範漢字,經過一年時間的努力,獲悉批覆成立的黔西南州硬筆書法協會最終落地。
  • 他的硬筆書法寫入了小學語文課本,其字跡清新自然,賞心悅目
    翻開小學生語文課本你,會發現有這樣的一個欄目,叫做書寫提示,這個提示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引領孩子練習好硬筆書法,同時也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可靠的書寫規範,而這個範例的書寫者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書法大家盧中南老師,盧中南的書法可謂是書法界中的一股「清流」,無論是毛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在當今書壇都是一流的
  • 大王鎮實驗小學舉行硬筆書法比賽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姜子秀 東營報導  為了傳承中國特有的文化精髓,弘揚書法神奇魅力,11月30日下午,大王鎮實驗小學組織開展了硬筆書法比賽活動。  比賽中,學生滿懷激情,用心書寫每一個漢字,盡其所能地展示自身書法的功底,諸多獲獎作品中無不透露著或工整或嚴謹或靈動的氣息。
  • 硬筆書法作品章法格式布局教程
    硬筆書法的章法主要體現在作品的如下三方面: 一、幅式 硬筆書法作品的幅式跟傳統的毛筆書法一樣,有條幅、對聯、中堂、鬥方、橫幅、扇面,匾額等。 1.條幅:條幅又稱直幅,也就是直寫的單條,書寫格式為頂頭起行,從上而下,由右向左,一般寫兩三行居多,最後落款鈐印。
  • 2018德成控股集團硬筆書法大賽成功舉辦
    為豐富廣大員工精神文化生活,自10月起,德成控股集團啟動了歷時一個月的硬筆書法練習活動,100多名員工積極參與字帖練習,反響熱烈。為延續員工們的書法熱情,11月22日,集團企管部組織開展了主題為「書寫德成新篇章」的硬筆書法現場大賽,為員工成功搭建了一個展示書法風採的舞臺。
  • 硬筆書法理論知識|楷書的概念及其特點
    初學書法一般皆以楷書打基礎,而楷書中則先學唐楷,然後學魏碑,以求從嚴謹的唐楷中解放出來。楷書,顧名思義是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書,因完整規範、法度嚴謹而得名。硬筆臨摹八大山人作品今天的黑體字、宋體字、仿宋體字及其他各種印刷文字、美術字都是以楷書為基礎創造的。
  • 學習硬筆書法選帖也要講究方法,應該怎麼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很多朋友喜歡硬筆書法,因為剛入門卻不知從何下手,硬筆書法在字帖的挑選上也有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去挑選適合自己的字帖吶?現在硬筆書法市場種類繁多,繁多的同時就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吳玉生硬筆行書一、對於書體的選擇初學書法,不論是硬筆書法還是軟筆書法,選擇字體都是很重要的
  • 硬筆書法比賽評審結束,看看評審委員會專家們如何看待本次大賽
    硬筆書法學術理論研究工作,多年來處於停滯狀態,這是硬筆書法事業發展的重大短板。這次和江蘇大學鄭可春教授一起擔任論文的評審,感覺參賽論文雖然不算太多,總體還是不錯,湧現出一批從事基層硬筆書法教育工作的作者,還有部分高等院校以書法、硬筆書法教育為方向的大學生作者。論文多數為中小學硬筆書法教育的經驗總結,實在,可操作性強,文章的深加工提煉方面尚需加強。
  • 硬筆書法正確標準握筆姿勢大全
    硬筆書法,是書法的一個類別,寫好硬筆書法的一個基本功,就是握筆。握筆姿勢不正確,書寫時就不會流暢、自然。 硬筆書法工具,一般為鋼筆、鉛筆、美工筆和粉筆,握筆姿勢都是「三指法」。
  • 多元汲取 卓然一家——孫玉田書法藝術解析
    現今左手書法如蒼 虯騰雲,右手書法溫文爾雅,別具風韻,其中之妙 , 非 觀者無以會其趣。近年,玉田先生力倡學書育人之理念, 傳道授業,教學於學院、社會、蒙童之間,為津門書法 教育普及奠定基礎 , 為我中華文化傳承竭盡畢生之力。 其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大展及獲獎,並在德國、馬來 西亞、澳大利亞等多國展出。
  • 這位硬筆書協主席,精通書法五體,啟功稱他為「當代楷書王」
    前段時間有朋友詢問:初學書法,應該是先選擇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呢?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長時間的爭議了,毛筆書法歷經千年,博大精深,各朝各代都有卓越的書法家,蔚然成觀,其造詣深不可言;而硬筆書法雖然不如毛筆書法那般造詣深厚,卻簡潔、便利,擁有了廣大的群體。
  • 江鳥的硬筆書法從唐楷入手,上溯秦漢篆隸,繼而攻「二王」行草
    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硬筆書法天地》網站高級顧問。江鳥的硬筆書法從唐楷入手,上溯秦漢篆隸,繼而攻「二王」作品特點江鳥先生硬筆行草書得王羲之之三昧:「動」、「道」、「潤」。所謂「動」,主要表現在單字如劃上十字格,很少平直對稱,大多呈現或大或小地左右搖曳之姿,上下竄動之態,妙處在於不穩。
  • 秘魯孔子學院舉辦首屆中文硬筆書法比賽
    新華網利馬11月7日電(記者張國英 報導員趙宇紅)由秘魯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主辦的第一屆中文硬筆書法比賽7日在該院總部舉行。
  • 隔空相邀田蘊章老師共論——什麼是書法及書法是什麼?
    書法是什麼?什麼是書法?---俗墨靜香書法作為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其普及性卻遠沒有日本、韓國,並且至今為止,也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固定的定義。書寫的工具指傳統意義上的毛筆、刻刀或當代使用的硬筆(包括鋼筆、鉛筆、中性筆等)。硬筆書法也屬於書法範疇,只不過,硬筆由於操作簡單,線條單一等原因使他的藝術性大大降低,美學價值較低,更不具收藏價值。軟筆書法之所以具有無窮魅力是這個工具先天性的優勢---軟所決定的。「惟筆軟,則奇怪生焉」。
  • 他毛筆正楷寫得很漂亮,硬筆書法寫得也很美,名字叫荊霄鵬
    在當今的書壇中,有這樣一年輕的書法家,他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正楷,一手硬筆書法寫得更是令人叫絕 荊霄鵬,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硯田書院特聘教授、《語文報·書法版》特約編委、特約高級書寫員、《書法報·硬筆書法》特約創作員、大眾書畫院學術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書法教師,九年義務教育《寫字》《書法》教材範字書寫者。
  • 欣賞: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馮彬先生的12幅行草書書法創作
    聲明:本篇的圖文由馮彬藏墨獨家原創,書法作品版權歸馮彬藏墨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馮彬先生擅長行草書寫法,從學生時代就酷愛書法,早期臨習王羲之、米芾、文徵明等諸家行草書風格,對書法理論也頗有研究,寫了100多篇學習心得在各類書刊發表各種書法理論性文章300隨著不斷的磨練和寫法的創新,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創作特點,既保留了一定的古法元素,又突顯現代書家的創新風格。
  • 入木三分,筆力強勁一直都是衡量書法作品的重要標準之一
    書法藝術可以上溯到甲骨文時代,商朝晚期在龜甲、牛骨上契刻的文字已經開始追求字的形體和布局之間的美感。之後,篆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更加重視字體的線條和美觀,成為後人學習書法藝術的「寶典」。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書法藝術的普及和毛筆成為書寫工具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