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礁石上長滿大「藤壺」,生吃味道很鮮甜,可惜很多人都沒嘗過

2020-11-23 騰訊網

俗話說,靠海吃海,所以很多住在海邊的人,每天的餐桌上都少不了海鮮,各種魚蝦蟹都應有盡有,在市場上就可以買到很多了。而人們除了去市場上買海鮮之外,也可以自己去海邊抓,雖然不能像漁民一樣乘船出海捕魚,但在趕海的時候,也可以收穫到不少的海鮮,像八爪魚、海膽、螃蟹以及各種貝類等等。

其實在退潮之後,露出來的礁石上是有很多海貨的,有時候是擱淺的八爪魚,有時候是長在礁石上的貝類,經常會有意外的收穫。像這個農村妹子就在海邊的礁石上發現了很多「藤壺」,但它長得跟石頭一樣,完全容融合在巖石上了,不仔細看的話,還真難發現這礁石上的美味。

藤壺是一種生長在礁石上的節肢動物,外殼帶有石灰質,這點跟生蠔特別像,而且這些藤壺的個頭還不小哦,每一個都跟拳頭差不多大,一看就知道很肥美了。然後農村妹子就用鐵鍬把藤壺剷出來了,看這藤壺裡面滿滿的都是「蛋黃」,這是可以直接生吃的,味道特別心鮮甜哦,但腸胃不好的人最好就被吃了,免得拉肚子。

這藤壺裡面的「蛋黃」 跟海膽差不多,取出來就可以直接生吃了,入口很嫩滑的感覺,味道也別說有多鮮美了,吃起來比海膽還過癮。而且藤壺的生長力和繁殖速度都很快,只要有地方附著,它就可以長得又好了,在過去沒人吃的時候,甚至還多到泛濫拉,也是海洋有一大虧損生物,為了保持生態平衡,每年都要花巨資來剷除藤壺。

看這個農村妹子海邊礁石上採到了很多的藤壺,滿滿的一大桶,而且還撿不完呢,可見這藤壺有多豐產了。隨後妹子把藤壺帶回家,去掉外殼之後,就得到了一大盤藤壺肉,加上姜蔥、料酒、鹽和油,這就可以上鍋蒸熟了。經過十幾分鐘的蒸製,這藤壺就變得跟蒸蛋差不多了,吃起來口感很軟嫩,味道也很鮮美,可惜很多人都沒嘗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地獄海鮮的採集過程,佛手螺的味道鮮甜,一生至少嘗一次
    從山頂趴下海邊大概需要15-20分鐘,對體力要求很大;曾經帶朋友來過,下山沿路都是走走停停,上山的時候直接累到休克了。。。長滿了佛手螺幾乎每塊靠近海水的石頭縫裡都長滿了密密麻麻的佛手螺長在石縫中的藤壺單個佛手螺想弄下來是很容易的,但是你連下手的縫隙都找不到就難搞了。主要是想要大的,所以在這群佛手螺中翹出那幾個大的就非常有難度。
  • 海邊出現沾滿異物的樹幹 一種名叫「鵝頸藤壺」的生物
    海邊出現沾滿異物的樹幹 一種名叫「鵝頸藤壺」的生物時間:2016-08-08 14:2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邊出現沾滿異物的樹幹 一種名叫鵝頸藤壺的生物 海邊出現沾滿異物的樹幹 靠近後才發現是美味 近日,一位在康沃爾海灘散步的英國男子發現沙灘上有一個造型奇特的樹幹,走近一看卻被眼前的景象嚇了個半死
  • 藤壺,礁石上的海鮮,鵝頸藤壺的替代品!
    藤壺一種十分小眾的美食,在北方的海域中生存很廣,渤海和黃海的礁石上就長著這些小海鮮,藤壺是一種價格相差很大的海鮮,常見的藤壺成片的生活在礁石上因為數量很多捕獲也很容易所以價格也很便宜很多人都喜歡直接生吃或者水煮以後食用,價格昂貴的就是藤壺中的明星海鮮了——鵝頸藤壺,也叫做龜爪、佛手螺是一種在國外十分昂貴的一款海鮮
  • 去海邊遊玩,不小心被藤壺劃傷了 巖石上密密麻麻的藤壺能吃嗎?
    去海邊的巖石上,尤其是海邊的礁石上,分布了眾多的蜂窩狀的物體。剛開始不知道這東西叫什麼,後來上網一查,原來這東西的學名叫做藤壺。書上說藤壺可以吃的,但是看到那個密密麻麻的樣子,不會沒事跑來嘗試藤壺的味道。而且不知道藤壺吃下去了,是不是會有什麼副作用。
  • 來自地獄的海鮮-鵝頸藤壺
    作為西班牙以及其他歐洲人都為之瘋狂的美食,這種生物長十五公分,即為長杆狀鵝頸藤壺。其稱號來源於西方,第一次被人發現時,因外表像魔鬼的手,被人熟知。鵝頸藤壺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石縫中的貝類,一般很多鵝頸藤壺一簇一簇群生群長,擠附在石頭縫中,長年不移動,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長。它的頭部呈長柄狀附著在基部底上的藤壺類甲殼動物,具白色鈣質骨板,骨板開口邊緣為橙色。
  • 海邊礁石也有寄生蟲,細說海洋神奇生物藤壺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海邊的一種神奇生物,像小火山一樣的藤壺,相信很多人對這種生物很陌生,但是我想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了解它了。你們有注意到海邊的礁石上,有一些像小火山似的東西嗎?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藤壺。它們還有一個非常生動的別名,馬牙。因為很多人看到它,都覺得它們長得像馬的牙齒,藤壺的生活範圍非常的廣泛,從岸邊浪花能夠飛濺到的地方,一直到600米深的深海,都是它們的家園。
  • 北極蝦生吃還是加熱後再吃?原來這麼吃最鮮甜,可惜很多人都不懂
    北極蝦生吃還是加熱後再吃?原來這麼吃最鮮甜,可惜很多人都不懂最近幾天的溫度有點低,白天穿著外套都感覺不到熱,趁著這個機會,又和朋友去吃了一次火鍋,畢竟過幾天溫度回升以後,就不太適合吃火鍋了。牛肉和北極蝦中脂肪含量也都是極少的,並且味道特別的鮮美。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北極蝦,說到北極蝦,可能有的朋友會相對陌生一些,因為北極蝦並不常見,並且價格也特別的貴。北極蝦並不是生活在河流和大海裡,而是生長在北極洋以及它附近冷水海域的野生蝦,一般是從北歐國家和加拿大出口到我們國家的。別看北極蝦的個頭偏小,但是它的味道和營養,都是其他蝦類所不能媲美的。
  • 梭蟹上「噁心的寄生蟲」,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海鮮之一
    視頻裡男子翻開蟹腮發現了很多正在蠕動的粉色小蟲子看起來很噁心男子把視頻發到網上後引起了討論不少人說自己也遇到過周卓誠:它叫做茗荷,附身在甲殼類,本質上它跟蝦蟹是同一個大類的生物。但是它是附著生活的,它有很多的近親,比如在海邊礁石上的藤壺。視頻裡這個茗荷還是比較小的時候,其實它可以長得很大,可以用來食用的。所以,它並不是寄生蟲。茗荷:我能吃!我還很貴!
  • 【太陽美食】最危險也是世上最美味的貝類:鵝頸藤壺
    (goose barnacles),有著彷佛鱗甲般的組織以及細長而粗糙的身體,又稱龜足,看起來醜陋倒胃口,滋味卻是鹹鮮十足,是伊比利半島上的著名珍饈,肉質柔軟、海味飽滿,備受廚師喜愛,稱之為珍饈,除了味道誘人,採集過程也與眾不同。
  • 鵝頸藤壺多少錢一斤 吃鵝頸藤壺油什麼好處你造嗎?
    鵝頸藤壺多少錢一斤 吃鵝頸藤壺油什麼好處你造嗎?時間:2018-12-04 15:07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鵝頸藤壺多少錢一斤 吃鵝頸藤壺油什麼好處你造嗎? 鵝頸藤壺多少錢一斤?
  • 野生「藤壺」你吃過嗎?它外形醜陋卻味道一絕,如今一斤上千元
    野生「藤壺」你吃過嗎?它外形醜陋卻味道一絕,如今一斤上千元在國外有一種海鮮是在國內很少見到的,它就是寄居在礁石上面的一種叫做鵝頸藤壺的海鮮。這一種海鮮以前在國內漁民們不識貨,如今卻十分的昂貴,不知你們有沒有吃過呢?
  • 這些奇形怪狀的海鮮你都知道嗎?
    雖然身為廚師,很多海鮮食材都見過、做過,可是海洋之大,無奇不有,這世上,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未曾見過的。就比如像下面這些不常見的海鮮,它們雖然長相奇特,味道卻異常鮮美。那麼,有見過、或者做過這些海鮮的廚師嗎?鵝頸藤壺鵝頸藤壺是西班牙以及其他歐洲人都為之瘋狂的美食,是一種頂級的海鮮食材,有「海洋裡的火腿」之稱。
  • 海龜尾部長滿「石頭」?老外仔細一看,直接拿出刀子!
    海龜尾部長滿「石頭」?老外仔細一看,直接拿出刀子! 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老外每天的生活都非常有樂趣,經常會乘坐自家遊艇來到海邊,體驗一次舒服的日光浴,或是拿起心愛的魚竿,去探索海洋中不一樣的海底生物,其中就有一名老外在捕魚的過程中意外的發現了一隻海龜,它的尾部長滿了石頭,老外仔細一看,直接拿出了刀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初冬牡蠣最肥美,解鎖生蠔的20種吃法,生吃、燒烤、哪種最好吃
    北緯37°的黃海海域,海洋資源豐富,得益於山東威海乳山海域獨特的氣候環境,這裡的牡蠣(生蠔)個體大肥度高、肉質好;味道鮮美。乳山自古有「生吃蠣子活吃蝦」之說,沿海漁民經常在礁石上撬開牡蠣殼,生食其肉。尤其是剛剛入冬是牡蠣最肥美的季節,趁著牡蠣最肥美的時候,讓我們解鎖生蠔的正確吃法。
  • 地域美味——藤壺,附著在很多海洋生物身上,鯊魚為何能逃過一劫
    如果你生活或工作的地方就在海邊,你應該對一種甲殼動物相當熟悉,它就是藤壺。藤壺在許多沿海礁石上都有發現,在海洋漁業當中,藤壺危害很大,因為它不但會附著在漁船的底部,讓船隻航行速度降低,增加燃料消耗,還會影響儀器設備的正常工作。
  • 最醜,最恐怖,但是最鮮的海味,鵝頸藤壺
    合作:Xiaofu_Lu有一種奇妙的海洋生物,群聚生長在海岸線的礁石上,長得既像貝類又像海藻,也像是動物的爪子鵝頸藤壺外型怪異,很難想像第一個吃它的人在想什麼,畢竟一點也不吸引人。鵝頸藤壺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被視為珍饈,市場價格總是居高不下,倒是可以想像其鮮美的程度。也因此才會吸引」藤壺獵手「,冒著生命危險去採集,以便將這樣的頂級海味,送上高級餐廳,讓鵝頸藤壺又有」地獄海鮮「之稱。
  • 海龜尾部長滿「石頭」?老外仔細一看,直接拿出刀子
    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老外每天的生活都非常有樂趣,經常會乘坐自家遊艇來到海邊,體驗一次舒服的日光浴,或是拿起心愛的魚竿,去探索海洋中不一樣的海底生物,其中就有一名老外在捕魚的過程中意外的發現了一隻海龜,它的尾部長滿了石頭,老外仔細一看,直接拿出了刀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那些寄生在鯨魚身上的鯨蝨和藤壺,看了讓人心裡直痒痒
    我們時不時從電視上看到,一些鯨魚的身上有附著的斑點,這其實就是一些寄生動物,他們依靠鯨魚來進行生活,從各種公開畫面可以看到,吸附在鯨魚身上的寄生動物,數量非常的多,看了心裡直痒痒,它們怎麼受得了呢?他們其實只是一種喜歡生活在淺水裡面的排骨蝦,但是由於在海洋中的生存壓力非常的大,他們選擇了依靠體型龐大的鯨魚寄生,同時捕捉一些藻類和浮遊生物維持生命,因而被稱之為鯨蝨。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鯨蝨寄生在鯨魚的傷口和一些皮膚褶皺上,看了讓人心裡直擊痒痒。但其實一隻正常的鯨蝨通常都有1-2釐米的體長,對於動輒二三十米長的鯨魚來說,確實是微小生物。
  • 迷失的馬航與神秘的藤壺
    而那些沉入海底的巨大殘骸,例如MH370、鐵達尼號,或二戰時期的各色戰艦,更會迅速成為藤壺的密集繁殖地(如此說來,溫斯萊特參演的兩部奧斯卡獲獎影片還都出現過藤壺)。它們甚至連鯨和海豚都不放過,座頭鯨豎立身體猛然躍出水面的優美姿勢,最為觀鯨者稱道。然而科學家懷疑這只是它甩脫藤壺的劇烈動作:一隻座頭鯨身上能攢夠1000磅的藤壺。
  • 那些比海鮮更海鮮的食物,是什麼味道的?
    當我對著購物車裡的牛羊豬雞鴨都提不起興趣的時候,我知道,是時候開始探索海洋美食了。但普通海鮮吃來吃去都是那麼幾樣,終歸還是膩了。思來想去,我將目光投向了更深的海洋。那些比海鮮更海鮮的食物,會是什麼味道呢?現代的物流讓我可以不用特意跑到海邊魚港就能嘗到那些你在超市裡永遠都看不到的、奇形怪狀的魚蝦蟹甚至軟體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