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生物多樣性離不開公眾的參與

2020-12-0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都有密切聯繫。再過兩天,5月22日,是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在今年,澳大利亞山火持續超過200天,侵襲多個物種自然棲息地;東非多國遭受嚴重蝗蟲災害;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面積暴發,這些都引發了人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再度思考。

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即將到來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可以怎麼做?

嘉塘草原是三江源玉樹州稱多縣地區重要水源涵養地,這裡分布有荒漠貓、雪豹等多種獸類,黑頸鶴等72種鳥類,龍膽等150多種高原特有植物。一個在北京的上班族,要是想為這些動物、植物做點什麼,就只能看看來自遠方的圖片,有心而無力嗎?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告訴你,先別急著放棄。莊國泰介紹說:「嘉塘保護地公益項目公眾僅需350g低碳生活累計的綠色能量,即可申請保護1平方米的自然保護地。目前,已經捐贈保護地3518萬平方米。」

一次步行、騎行或乘坐公共運輸的綠色出行;使用布袋代替難降解的塑膠袋;不採集、不購買、不食用野生、珍稀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不把引進的寵物隨意放歸自然生態系統……這些都是公眾可以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而做的。

過去的一年,最讓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副總裁馬劍自豪的,也是讓公眾參與到了公益保護地的認領。

馬劍說:「多樣性保護離不開公眾的參與,截至目前,已經有1.7億人次網友在網際網路平臺上認領了公益保護地,我們提出的人人一平米保護地的願景正在變為現實。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認領青藏高原一平米的草原或森林,並像關注自己的家園一樣關注著遠方。」

《全球環境展望》(2019)指出,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各種功能正在衰退。每14個陸地棲息地中就有十個植被生產力下降,所有陸地生態區域中將近一半被歸類為處於不利狀態。物種種群正在減少,物種滅絕速度也在上升。目前,42%的陸地無脊椎動物、34%的淡水無脊椎動物和25%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被認為瀕臨滅絕。

莊國泰表示,據統計,中國脊椎動物的瀕危程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瀕危比例最高的兩棲動物更是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多。亂捕、濫食、偷獵和非法交易野生動植物行為屢禁不止,嚴重破壞了野生資源。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

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初步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佔陸域國土面積的25%,覆蓋了所有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保護著近40%的水源涵養、洪水調蓄功能,約32%的防風固沙功能。

莊國泰介紹,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約佔陸地面積的18%以上。絕大多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在保護地得到保護,瀕臨滅絕的朱䴉、東北虎等近10種瀕危物種種群開始恢復,6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人工繁殖成功。

面對生態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如何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地球生命共同體?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介紹,去年中國政府和42個國家的140餘家中外方夥伴一起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將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作為一項專題工作,開展了一系列案例、指南和標準研究。中國企業在承建和設計「一帶一路」項目時也充分考慮生態因素。

羅照輝說:「中國企業在巴基斯坦承建的卡拉公路,在公路沿線植樹近30萬棵,植草皮500多萬平方米。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也為當地的環境綠化作出了貢獻。在肯亞的蒙內鐵路建設過程中,中國企業充分考慮野生動物的保護需要,在鐵路全線設置了14處大型野生動物的通道,橋梁61處,涵洞600多處,保障動物自由遷徙,讓長頸鹿可以不低頭、不彎腰地自由通行。」

相關焦點

  • 社會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研究
    生物多樣性保護日益受到人類的共同關注,各國均有責任保護本國的生物多樣性並以可持久的方式使用它們。要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續利用的目標,必須依靠社會公眾的支持和參與。社會公眾參與可區分為社會參與和公眾參與兩種方式。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保護沒有終點 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
    (攝影 方建兵)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但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動植物等生物資源遭到了過度開發和利用。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學習《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又稱: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是鑑於公共教育和增強民眾生態意識對在各層面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要性,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了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樣性公約》通過之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2020-05-24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珍愛自然,保護生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提高轄區居民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形成公眾共同廣泛參與的氛圍,5月18日上午,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團支部開展「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主題團日活動暨「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為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籤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是這個公約的最早締約國之一。從1995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12月29日確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2000年12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樣性公約》通過之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在這一天,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將舉辦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共建美麗地球家園。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層次和聯合體中生命的多樣化。
  • 生物多樣性專欄 |今天 安徽各市廣泛開展「生物多樣性日」宣傳
    蚌埠市生態環境局、共青團蚌埠市委員會開展了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環保志願者走進三汊河國家溼地公園直播活動,累計瀏覽量達7萬餘人。蚌埠市生態環境局同時在網上開展生物多樣性知識競賽,吸引大量公眾參與。亳州亳州市生態環境局重點圍繞「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主題組織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暨2020年六五環境日系列宣傳活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積極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積極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2020-05-23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2020年05月18日22:15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環保在行動
    保護生物多樣性,環保在行動 2020-05-22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我宣傳 我行動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本著宣傳環保意識、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宗旨,鄭州市生態環境局新鄭分局圍繞2020年《生物多樣性工業》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題 「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生物多樣性 因地制宜除「螺患」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防止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影響
    生物多樣性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並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今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讓我們共同保護這些寶貴財富。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1.建立自然保護區,對生物多樣性進行就地保護。
  • 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廣東精彩紛呈!
    5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疫情之下,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提高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形成關注和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社會氛圍,日前廣東各地舉辦了精彩紛呈的活動。
  •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市民朋友們:為積極響應國家、省關於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號召,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 今天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又稱: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是鑑於公共教育和增強民眾生態意識對在各層面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要性,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了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全國首部!《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在昆發布
    5月22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海埂會堂召開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全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正式在昆明發布。此次發布的《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分為前言、保護成效、保護舉措、未來行動方向和結束語五個部分,共約2萬多字。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相互影響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礎之一。多種多樣的生物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於生態平衡,並為人類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 預熱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青島做了什麼
    中國山東網5月15日訊 (記者 劉淑紅 通訊員 王榮 李怡霖) 5月15日,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青島市觀鳥協會聯合開展的「紀念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暨生態環境宣講咘嚕微課堂啟動儀式」在中山公園拉開帷幕,來自主辦單位、學生志願者隊伍代表等30餘人參與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