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屬性,硬度低、熔點高、延展性好,還有穩定的化學性質等。
一、黃金的物理性質
1.顏色
黃金的顏色為金黃色,金屬光澤。純金具有豔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當金被熔化時發出的蒸汽是綠色的,冶煉過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咖啡色;若將它鑄成薄薄的一片,它可以傳送綠色的光線。
2.硬度
金的硬度較低,礦物硬度為3.7, 24K金首飾硬度僅為2.5。在純金上用指甲可
劃出痕跡,這種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這對裝飾品的製造者來說,又是不利因素,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
3.密度
金的密度較大,手感沉甸。純金在20°C時密度為19.32 g/cm3,直徑僅為46 mm的純金球,其質量就有1 000g。這裡指的是化學上純金的密度,在自然界中這樣的純金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常見的黃金密度在15~ 19 g/cm3。
4.熔點
金的熔點為1 064°C,沸點為2 808℃。金在1 000℃高溫下不熔化、不氧化、不變質、不損耗。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烈火見真金」,就是指一般火焰下
黃金不容易熔化。
5.延展性和可鍛性
金的柔軟性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鍛性。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可以把黃金碾成0.00001 mm厚的薄膜(即金箔) ,10萬張疊在一起僅1 cm厚; 1 g黃金可以拉成3.5 km長、直徑為0.004 3 mm的細絲。
此外,金具有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的電阻為2.4 Ω;金在紅外線區
域內具有高反射率、低輻射率的性能;金還具有再結晶溫度低的特點。
二、黃金的化學性質
黃金是自然界中化學性質最穩定的貴金屬,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在空氣中甚至在高溫下都不會與氧氣和硫反應,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黃金不溶於單一的鹽
酸、硝酸、硫酸等強酸中,只溶於王水;在常溫下有氧存在時,金可溶於含有氰化鉀或氰化鈉的溶液;金不與鹼溶液反應。
黃金的電離勢高,難以失去外層電子成陽離子,也不易接受電子成陰離子,其化學性質穩定,與其他元素的親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單質即自然金狀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