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小學是海澱教育沃土上一株正在蓬勃生長的綠木,學校有著65年的建校歷史。在歷任校長與教師前輩的努力下,形成"平等尊重,團結進取"的良好教育風氣,文化氛圍濃厚,社會聲譽良好。
北醫附小現有36個教學班,1200名學生,教職工84人。其中北京市"紫荊杯"班主任1人,區級兼職教研員2人,區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22人。學校始終堅持"教育從心開始"的教育哲學觀, "以心育心,讓生命靈動綻放"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在"夢想啟航 童心飛揚"辦學口號的號召下,以靈動課程為載體,著力搭建多樣化展示平臺,致力把學校創建為"詩書成趣、幸福快樂"的成長樂園,成為師生生命旅程中的心靈港灣。在"心育"文化的浸潤中,北醫附小的教師們擁有了一份樂業愛生的職業情懷;校園裡的孩子們收穫了一種健康積極的陽光心態;學校的整體態勢步入了逐年提升的良性發展軌道。
近年來,北醫附小先後榮獲全國特色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北京市藝術特色校、北京市金帆書畫院承辦校、北京市心理課題先進校、海澱區素質教育優質校、首批海澱區課程設置先進校、海澱區心理課程特色校等72項榮譽稱號。一個個驕人的成績,逐漸吸引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在各界人士的關心與幫助下,北醫附小在追求優質與卓越中規範著辦學,豐富著內涵,凝練著特色,提升著文化。
一、 育人文化 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北醫附小的辦學基礎,且在學校中富有多元內涵:我們以教師為本,讓其身心愉悅、提升本領;以學生為本,使其身心健康、發展能力;以家長為本,令其心生信任、認可滿意。長期以來,"以人為本"的思想為學校創設了和諧氛圍,營造出團結向上、健康求實的校園風氣。
(一)教師為本 助其成才
關注教師成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學校發展的永恆主
題。學校為教師搭建展示個人風採的舞臺,讓教師在工作的不同階段都能享受到職業本身所帶來的成就感:青年教師練技能,中年教師強業務,骨幹教師帶梯隊。三年來,教師成果佳績頻傳,近60人次在全國、市區級觀摩課、評優課中獲一二等獎;教師撰寫的論文有20餘人次獲全國獎項;獲市區各類獎項近200人次。
(二)學生為本 助其成長
育人先育德。北醫附小結合學生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社會實踐活動:"親其師,信其道"師生表彰會、"我自豪,我是中國人"、"誇誇我的好媽媽"、"爭當『四好』少年"、"趣味採摘"、"職業體驗"、"我是小小消防員"等系列活動,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同時,又學會了合作,懂得了感恩……
近年來,我們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努力營造高雅、舒適、和諧、靈動的書香校園環境。走進校園,清冽的噴泉、美麗的紫藤花、幽靜的小書廊、剪紙技藝雕刻牆、色彩明麗的攀援牆等是學生最喜愛的地方;教學樓內,以綠色、橘色和藍色為主色調,象徵著萌芽、成長、綻放,體現了"心育"文化中育心、養心、立心的發展過程;樓道中,國學經典名句、各層小書吧;教室內,個性化班牌班徽、圖書角、小小植物園等都傳達著一種儒雅書香之氣,傳遞著愛與家的溫馨。
(三)家長為本 報以責任
北醫附小非常關注家長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響。通過家長會、家長問卷調研、家長開放日、家長課堂系列講座、家長委員會定期交流、家長課堂等,使家長參與到學校規劃、教育教學、課程改革中來,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設了"家校攜手"的立體平臺。
二、課程文化 靈動綻放
北醫附小在多年來堅持"心育"辦學理念,在深厚的課程優勢和文化特色基礎上,構建了獨具特色的"靈動"課程體系。"靈動"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具有"智慧之心、健康之心、審美之心、創新之心、社會之心"的陽光少年,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圍繞"五心"目標,我們嘗試推出適合師生和學校發展的五大課程體系,努力實現讓學生擁有靈動的童年、讓教師擁有靈動的人生、讓學校擁有靈動的教育。
作為海澱區14所"課程整合,自主排課"實驗校之一,我們將學校文化、教師特長、學生需要、教育資源等諸多因素整體考量;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有機融合;將教學內容、教學人員和教學時間、空間有效整合,力求做到基礎性課程學科化,拓展性課程校本化,選修、社團課程興趣化。開發了主題研究課程、模塊融合課程、校本特色課程、精品課程4大門類、70餘項授課內容。
課程設置的變革,給學校的發展帶來可喜的變化。我們看到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學生個性日益凸顯,向多元化的發展逐步邁進。自由成長、快樂學習的氛圍充盈在整個校園,孩子們的歌聲多了,笑聲多了。課程結構的變化同時激發了教師的教育激情。文化建設使我校十餘年"以心育心"的價值追求再次綻放出了獨特的育人風採,激活了學校的辦學活力,活躍了校園生活,促進了學校的特色發展。
我校的課程文化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參與了海澱區課程改革現場會、研討會,得到了課程專家和上級領導的認可與好評。《北京教育》、《中國教育報》、《語言文字報》、《北京晨報》都對學校的課程活動進行了相關報導。
三、特色文化 百花齊放
北醫附小富有深厚的育人文化底蘊,學校的特色建設也在發展中日益成熟,成為學校文化中亮麗的色彩。
(一)心理特色護成長
早在2001年,學校就開始關注心理健康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提出"關注孩子,從『心』開始"的教育理念。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陽光心語"示範學校。2006年至今,學校共承擔8次市區心理專題現場會,並在國際心理研討會上作專題發言,我校心理課題組教師為海澱區28所心理課題實驗校作培訓。2009年至今,承擔著全國、市區多項心理課題研究,並評為海澱區心理課程特色學校。教師參加心理說課、課堂教學、論文評比活動,百人次獲獎。2009年8月,學校編輯出版了《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心理校本教材,並正式掛牌成為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學生實習基地。
(二)剪紙特色承傳統
北醫附小是首批"北京市金帆書畫院"承辦校,剪紙藝術走進學校已有30餘年。自2003 年,學校在六個年級開設剪紙課,做到"每人一剪,每周一課"。2009年出版學校剪紙校本教材,充分體現了傳承民族文化和現代教育理念的整合。多年來,學生們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國際美術研討會、北京奧運會上為外賓現場表演剪紙;學生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型剪紙比賽,近千人次獲獎;師生作品先後多次走進中國美術館、中國革命博物館、海澱區少年宮舉辦剪紙展。在2014年圓明園皇家廟會上,師生的剪紙作品吸引眾多遊客,得到參觀人士的高度評價。2月21日,北醫附小在世紀壇成功舉辦了"夢想啟航,童心飛揚"大型師生剪紙書畫藝術展,千餘幅師生優秀作品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以及社會各界的讚譽,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北京電視臺、人民網、《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近二十家媒體對以上兩項活動均進行了相關報導。
(三)京劇特色展國粹
北醫附小"京劇藝術團"誕生於2009年春天,從一位京劇教師發展為一個團隊,從一個10幾人的小社團發展為百餘人的梯隊大社團,並將京劇引進了課堂。四年的堅持,少兒京劇這一國粹藝術,在北醫附小得到傳承與發揚。近年來,學生積極參與各級比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李晨露同學獲得全國第十七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京昆業餘組金獎;在北京市京劇比賽中,52名學生獲獎;海澱區京劇比賽中,74名學生獲獎;2012年5月,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走進了北醫附小進行專場錄製,並在中央電視臺連播一周,受到各界好評。
(四)排球特色健體魄
北醫附小排球隊成立於1999年,作為學校特色本課程在一至六年級全部開設,全校學生人人知排球、學排球,每年學校都將會開展全校排球聯賽。15年的堅持,換來的是學生在市區各項比賽中捷報頻傳:2005年,被評為海澱區排球項目傳統校;2009年編輯出版了學校的排球校本教材,全校各年級有計劃地開展排球特色教學,使排球這一體育項目在北醫附小深受學生喜愛。近三年來,學校排球隊在市區各項比賽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11年獲得北京市青少年排球比賽第一名;2012年獲得北京市排球比賽、第十二屆小學俱樂部排球比賽第二名;2013年獲得北京市小學生排球聯賽兩項第一名。
回顧北醫附小的發展之路,我們以教師的發展帶動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促進學校的發展;我們在素質教育優質化的過程中積澱著學校文化;也在建設辦學文化的過程中實現著優質教育。如今的北醫附小,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學園;是教師愉悅工作的樂園;是溫馨可愛、人人都能找到歸屬感的家園;是處處見綠、四季如春的花園;是環境精緻、格調高雅的藝園;也是大家陶冶身心的健身之園。北醫附小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著文化育人的工作主線,在教育這片廣闊而深遠的天地中,散發更加獨特而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