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兩彈一星」元勳坐著輪椅參加了北鬥三號衛星系統開通儀式

2020-09-05 蚯蚯

2020年7月31日,91歲高齡的孫家棟院士坐著輪椅,出席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儀式。進入現場時,他向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揮手致意、問好。

成就

他有資格出席這個儀式嗎?

答案是肯定的!

從1967年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總體設計負責人開始,孫家棟又先後擔任了我國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他還是我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地球資源探測衛星、北鬥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設計師。 2003年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在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100個航天飛行器中,由孫家棟擔任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或工程總師的就有 34顆,佔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

國家一塊磚

而有意思的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選定了航空航天這一專業。1929年出生的他,18歲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本來想要進入土木系,將來修大橋。但是後來學校增設了汽車專業,他選擇轉入了汽車系。1951年,空軍開始招生,他應徵入伍,後來進入蘇聯茹柯夫斯基工程學院學習修飛機和造飛機。

這一學就是七年,還獲得了學院內只有最優秀學生,才可以獲得的全蘇史達林金質獎章。1958年回國,本來以為回來造飛機,但是回來之後,「連飛機的影子都沒見到」,又加入了東風系列飛彈的研製工作,這一幹又是9年。

1967年,國家看到蘇美法,衛星相繼發射成功。就由聶帥親自掛帥開展探索太空的工作,成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任院長,點名要他加入,孫家棟再次服從命令轉入了衛星領域。

失敗

看到網上有網友在評論韓國,朝鮮衛星發射失敗時,認為外國發射衛星失敗那麼多次,我國肯定也有很多次衛星發射失敗,只是沒有暴露出來。

失敗,肯定是會有的,在航天領域,對精密度要求那麼高,任何一個小細節或者意外都可能導致失敗。而且由於航天領域技術的重要性,蘇聯專家又撤退的那麼「及時」,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可謂是一窮二白。但是由於航天人代代相傳的嚴謹作風,這種失敗,在前期就被扼殺掉不少。孫家棟院士對一件小事至今記憶猶新:

一次,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運載火箭即將運往基地,時間很緊,車間師傅找他商量,說四個陀螺是同批次的,只檢測一個可以嗎?他同意了。

然後到了發射的時候,果然出了問題,一個陀螺怎麼都安裝不上。當時的負責人錢學森院士,沒有責怪他,馬上要求人員進行研磨處理。由於是精密器件,研磨需要時間,安裝工作則直到第二天的凌晨四點才完成,錢學森就陪他們到凌晨四點。雖然沒有被責備,但是他的內心卻無比煎熬,從此再也不敢懈怠。

而且孫家棟院士在研製衛星的過程中,能夠因勢利導。比如,東方紅髮射的時候,時間要求比較緊迫。他就提出,功能可以逐步增加,應該先考慮能夠上天的問題,將300頁衛星方案進行簡化,縮短到了30頁。而後來,1970年,中國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按時發射成功,成為全世界第五個將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證明了他的決定是對的。這也得到了錢學森院士的誇獎,「看來,把孫家棟找來還是對的,他的確敢幹事,會幹事。」 

後來還是有一次失敗給了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世紀七十年代,發射返回式遙感衛星時的時候,火箭剛升空20秒,就化為了一片火海,當時許多人都呆在了原地。後來,他帶著大家直奔發射現場,尋找原因:

 「那是在天寒地凍的大漠上,大家用手一點點找衛星殘骸,哪怕一點碎片都要把它收集起來。後來原因終於查清了,只是一個非常小的產品故障。」他回憶說。 

這個產品故障出現在火箭裡,一根外皮完好的導線,但是內部接觸不良。也就是這次問題導致的了不自信,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要不要在上面放置炸藥包,用來預防衛星在回程的出現故障時能及時進行炸毀。因為當時的國際局勢比較緊張,不能落入南邊一些國家引起糾紛。但是後來他又想起,放了炸藥包,又會引發新的矛盾。如果能夠安全返航,到時候,誰敢保證打開太空飛行器的時候不會引起爆炸。那段時間的糾結,讓他這個總負責人,揪心的暈倒了。

成功的談判

在1985年10月,我國航空航天技術成熟,開始對外承接衛星發射的業務。1988年,接到了一個「大單」,是香港亞洲衛星公司的業務,衛星是美國休斯公司生產的,名為「亞洲一號」。

但是,這個衛星要從美國運回國內,需要搞定美國頒發的出境許可證。他就充當了談判專家,從中國的北京談到了美國的華盛頓,雖然籤訂了協議,但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還沒敲定。美國人在談判中還無理取鬧,指責中國發射衛星,擾亂了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他與對方據理力爭。

後來他得知對面的美方代表即將在12月20號,出去休年假,判斷他們到時候無心談判。於是緊抓這一有利條件,和他們一直談到了12月19號,終於談判成功。

談及此事,他笑道:「當時在樓上都能聽到美方代表的妻子、孩子等著出發,急不可待的說話聲。」

而且亞洲一號衛星的入軌精度要求極高,如果能夠發射成功,不僅是對中國衛星發射技術的肯定,還會打開巨大的國際市場。1990年發射的時候,他和同行都格外的緊張,發射成功以後,連國外的同行都感嘆,「沒想到中國的衛星發射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他欣慰的笑了。

而中國從進口外國的洋火,洋菸,到輸出衛星發射業務,也是一個劃時代的轉變。

結語

不僅如此,他在古稀之年,耄耋之年,不明哲保身,勇於擔責,承擔起來發射嫦娥,北鬥的任務,而取得的成功我們都已見證。在09年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時候,他表示對探索火星有興趣。而前幾天,就是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日子,他也一定很欣慰。

參考文獻

我的中國「星」 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孫家棟

問蒼穹 探月宮 家國棟梁

歐陽自遠眼中的孫家棟:「他是一部中國航天的發展史」

衛星之父孫家棟:見證中國航天全過程

相關焦點

  • ...完成了我國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建設任務,以及北鬥三號立項和...
    【孫家棟坐輪椅見證北鬥三號開通】今天,91歲高齡的首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坐著輪椅到現場見證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儀式!孫家棟是中科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兩彈一星」元勳、首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
  • 孫家棟坐輪椅出席北鬥三號開通儀式,想知道有幾顆北鬥衛星正在陪伴...
    7月31日,91歲高齡的首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坐著輪椅到人民大會堂見證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讓在場的很多人淚目。這一幕的發生基於孫家棟和北鬥之間深厚的情緣。想知道他們之間的故事嗎?(文末有彩蛋哦!)古時候,北鬥七星常被人們當做指引方向、認知時節的標識;如今,以「北鬥」來命名的北鬥系統則承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 習近平出席建成暨開通儀式並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記者鄒偉)北鬥閃耀,澤沐八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並參觀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覽展示,代表黨中央向參與系統研製建設的全體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誠摯的問候。
  • 孫家棟坐輪椅出席北鬥三號開通儀式,想知道有幾顆北鬥衛星正在陪伴你嗎?
    7月31日,91歲高齡的首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坐著輪椅到人民大會堂見證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讓在場的很多人淚目。這一幕的發生基於孫家棟和北鬥之間深厚的情緣。想知道他們之間的故事嗎?(文末有彩蛋哦!)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網友熱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宣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這一消息,迅即傳遍網絡,引發網友熱議。截至8月5日,微博話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已有5.3億次閱讀、8萬次討論。另一話題「北鬥衛星是個什麼星」,閱讀量也高達8993.2萬次,討論量1.2萬次。
  • 91歲北鬥總設計師是咱大連人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當90歲孫老坐著輪椅被高高抬起的那一刻一段彈幕刷屏:他把人民放在心頭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2月出生,遼寧復縣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習近平出席建成暨開通儀式並宣布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
    【習近平出席建成暨開通儀式並宣布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李克強韓正出席儀式】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習近平指出,要推廣北鬥系統應用,做好確保系統穩定運行等後續各項工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並參觀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覽展示,代表黨中央向參與系統研製建設的全體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誠摯的問候。 北鬥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今天上午舉行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今天(7月31日)上午舉行。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於近日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正式入網。它是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向全世界提供連續穩定的服務2018年年底,北鬥導航系統已經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回望來路,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之不易。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能幹啥?在生活中有哪些...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於7月31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現場響起熱烈掌聲。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飛向太空。至此,30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到位,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概念股已起飛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7月31日上午10點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於現場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服務中國更服務世界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導航系統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系統,也是獲得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許可的合法導航服務供應商。  我國高度重視北鬥衛星導航戰略部署,自1994年起開始探索適合中國社會主義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並於2000年-2004年間共計發射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建成為中國用戶服務的北鬥一號系統。
  • 2020事業單位 中國衛星之父——孫家棟「黔進達人教育」
    1.人物簡介孫家棟(1929年4月),中科院院士,遼寧瓦房店人,畢業於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被稱為「衛星之父」。長期領導中國人造衛星事業,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並獲評「航天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意味著什麼?應用價值不可估量
    近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正式入網工作。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至此,30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到位,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衛星...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北鬥系統的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5米,通過遍布全國2600個地基增強站組成的地基增強系統,可提供米級、分米級、釐米級等增強定位精度服務。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籤下了合作協議。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為何是在發射一個月後?
    7月31日,中國正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在全球亮相,不僅彰顯著中國衛星導航技術已經邁入國際領先行列,同時也為全球民眾的衛星導航需求提供更多的優質選擇。大家還記得,這顆衛星實際上已經在6月23日發射,但為何是現在才宣布正式開通?圍繞北鬥系統,還將產生怎樣的應用?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202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喜訊傳來,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在遍布五湖四海的一座座測控站裡,科技人員們無不歡欣鼓舞。20年來,「牧星人」們身居鬥室之中,遙測衛星於九天之上,用智慧和堅毅守護著太空中的「北鬥」,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精度」。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了
    今天(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北鬥已經成為全球導航系統。以後我們在衛星導航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可喜可賀啊。我們在導航相關的產品、服務、產業都將迎來重構的機遇,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值得大家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