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新冠呼吸道病毒正在影響人類的大腦和認知功能,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味覺和嗅覺喪失是新冠病毒的症狀之一。
大流行已近一年,研究人員仍在了解新冠病毒這個「惡魔」。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系列曾經看起來毫無關聯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源於感染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新型病毒。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以鼠為實驗樣本,研究了其具體影響。
2020年4月,當蒂圖·蓬馬查赫(Titou Phommachanh)在住院近一個月後出院時,他抱怨自己的食物嘗起來不太舒服,而且感覺機能失常。「它會改變你的味蕾,」在去年4月接受ABC記者採訪時其表示:「可樂的味道已經不像可樂了。」「我確信空氣有問題」。
此前,官方將失去對嗅覺和味覺失靈列為新冠肺炎官方指標。
而在「新冠病毒腦」(COVID brain)的情況下,重症監護室的新冠病人則會因呼吸道病毒而出現腦腫脹、失憶、幻覺和癲癇。
本月發表在《病毒》(Virus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可能的原因。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的生物學研究人員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病毒感染鼠的鼻腔通道會導致對大腦的快速、不斷升級的攻擊,並引發嚴重疾病,即使在肺部成功清除病毒之後也是如此。他們還發現,鼠大腦中的病毒含量明顯高於肺部。
該研究稱:「大腦中的病毒峰值滴度(水平)大約是肺中的病毒峰值滴度的1000倍,這表明新冠病毒(SARS-CoV-2)在大腦中有很高的複製潛力。」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助理教授穆克什·庫馬爾(Mukesh Kumar)表示,這些發現對了解新冠患者身上出現的廣泛症狀和疾病嚴重程度有意義——包括為什麼有些新冠患者似乎正在康復,肺功能有所改善,但卻迅速復發並死亡。這意味著,這樣的情況下,感染者復陽的風險也並不小!
如今他認為,疾病的嚴重程度和不同的人經歷的症狀類型不僅取決於一個人接觸了多少病毒,還取決於病毒是如何進入他們的身體的。
雖然鼠和人類的肺部被設計成能夠抵禦感染,但大腦卻無法做到這一點。一旦病毒感染到達大腦,就會引發炎症反應,這種反應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造成持續的損害。
儘管醫生們此前已經知道新冠病毒對身體的影響不局限於肺部,但事實上——它可以對整個身體造成的損害都可能是毀滅性的。
庫馬爾說:「我們認為這更多是一種呼吸道疾病的想法並不一定正確。」「一旦感染大腦,它就會影響到任何東西,因為大腦控制著你的肺、心臟和一切。大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器官。它是所有東西的中央處理器。」
庫馬爾斯的研究小組發現,感染小鼠肺部的病毒水平在感染後三天達到高峰,然後開始下降。然而,在第5天和第6天,所有受感染的小鼠的大腦中都發現了非常高的傳染性病毒,這是嚴重疾病的症狀變得明顯,包括呼吸困難、定向障礙和虛弱。
研究人員仍在研究新冠病毒對大腦的長期影響。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稱,影響包括睡眠問題、注意力難以集中和記憶問題。
庫馬爾表示,被新冠病毒感染了大腦的新冠倖存者,未來出現健康問題的風險也在增加,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症和一般認知能力下降。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