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個省份,簡稱是黔或者貴,省會是貴陽。說起貴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至今為止,貴州是中國的「天然公園」,一個宜人的地方。隨著交通的逐漸發達,尤其是高鐵開通,貴州逐漸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旅行地,而貴州的自然風光也被人們所讚頌。
黃果樹、小七孔、赤水水世界、梵淨山等等風景區都走進了人們心間,而貴州織金,那「織金洞外無洞天」的夢幻織金洞,也成為人們前來的理由。這次,我們不僅走進了織金洞,也遊過那碧綠的烏江源百裡畫廊,穿過瀑布懸掛的織金大峽谷,這一帶的風光被連成一線,從地下喀斯特溶洞地貌,走向峽谷風光水上世界,實在美不勝收,自然的魅力也在整個過程中讓人神往且放鬆。
今天主要來說一下被評價為「織金洞外無洞天」的夢幻織金洞。
織金是貴州中部偏西的一個縣城,隸屬於貴州畢節市,具有「溶洞王國」的美稱。如果說每個地方都需要一張風光名片的話,著名的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便能承擔此榮耀,它以一種夢幻和多姿向世人展示著喀斯特地貌的神奇,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織金縣官寨鄉,這裡以「大、奇、全」為特點,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造型最奇的洞穴寶庫,擁有40餘種巖溶堆積形態,被稱為「巖溶博物館」。
走進織金洞之前,就在門口看到著名作家馮牧題寫的:「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沿著一個巨大的山洞進入,三步一景的精彩便慢慢展開。
在這裡,見萬千氣象,山水、人像、花草、鳥獸一一以石頭的模樣呈現,惟妙惟肖,情景交融。據說這裡總共有12.1公裡的通道,共設11個大廳47個廳堂,將大自然的萬物濃縮在這一方洞天裡。
當初織金洞被稱為「打雞洞」,後來被地質學家發現,明白了其價值,才改名為織金洞。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說,他們對這個神奇又神秘的洞充滿了敬畏,甚至會來此洞口進行祈禱求福。當織金洞被開發,人們才知道,原來當初一個小小的洞口裡,藏著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洞內遊覽至少要兩個小時,慢慢沿著道路往前走,不走回頭路,那些巖溶堆積所形成的光怪陸離的石筍、石柱、石塔、石幔、石菌、石花瓣、鐘乳石等等,造型奇特,讓人陶醉其中。只要發散想像力,就能在每一個石像上找到故事和相對應的人物。
智慧的織金人更是將洞裡造型各異的溶巖取了花式各異的名字:霸王盔、銀雨樹、廣寒宮、雪壓青松、鐵山雲霧、百尺垂簾、十萬大山,光聽這名字就已然霸氣十足。
我最喜歡的便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霸王頭盔,頭盔是天然而成,也正是這一點讓人產生各種聯想。它高14米,要說學名的話應屬於頭盔狀石筍,位於洞內的廣寒宮。在人為設計的燈光映照下,霸王盔充滿了霸氣,卻又顯得安寧。霸王已經離去,留下頭盔遠離殺伐,這一刻卻顯出了一種落寞的寂寥。霸王不在,霸王的故事因為這頂天然而成的頭盔,永遠永遠地留在了這個最美溶洞。
其實,織金洞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難得一見的奇觀,我們在其中除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神秘之外,織金洞的景象也是一面鏡子,你有怎樣的心境就能在其中讀出怎樣的故事,加之洞內安靜的氛圍,總覺得是一個特別的修心之處。
織金洞,以其鬼斧神工的創造,展示著大自然的神奇。在「中國最美的十大奇洞」排行榜上它名列榜首,這是織金人的榮耀,更是織金的魅力,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