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旅行的幾種方案,其中之一是近光速唯一理論方案

2020-10-15 科學新世界

對於浩瀚的宇宙,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也沒有足夠的認知去了解宇宙,自愛因斯坦提出質能方程以來,我們知道,人類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光速,但是這在人類的理論中似乎不可以實現,那麼近光速旅行可以嗎?目前容易想到的就以下幾種:

核聚變動力飛船

也就是利用微型原子彈爆炸的裝置產生的能量作為動力,這艘飛船在設想中很大,總重量超過五萬噸,火箭高達230米,70層樓高,最寬直徑達130米,比兩個足球場還大,就連美國曾今製造的「土星五號」都在它面前不值一提。而火箭需要攜帶3萬噸氦和2萬噸氘作為核聚變燃料,但這遠遠不夠,僅僅只能飛往6光年之外的巴納德星。核聚變最多能把7/1000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飛船最終可以達到的極限速度是每秒3.7萬公裡,用這個人速度飛往近鄰巴納德星需要五十多年時間。

反物質動力飛船

反物質和物質相遇會湮滅,質量全部轉化為能量,其效率是燃燒石油的上百億倍,是核聚變反應的一百多倍,湮滅產生的能量中只有60%可以用作飛船的動力,這將是效率最高的飛船,只需幾克反物質燃料即可把一個不太大的探測器在40年內送到南門二。困難在於取得反物質材料,因為並沒有天然存在的反物質可供開採,只能把湮滅過程反過來,使用粒子加速器製造反物質,這過程需要消耗極大量的能量。

現在全世界每年製造出來的反物質僅有1/100億克,還不夠加熱一杯咖啡,全世界大型粒子對撞機開動1000年才能製造出1微克反物質。而據測算,一艘重量為100噸的宇宙飛船,速度要想達到光速的40%,需攜帶的反物質相當於80艘超級油輪的裝載量。而且,反物質只要和物質相遇就要湮滅,如何保存大量反物質也是極難克服的困難。

雷射帆飛船

利用雷射束推動太空帆也是設想的方案之一。它需要在太空或者月球上建立一個太陽能雷射陣列,通過一個直徑達上千公裡的透鏡,把雷射束聚焦到一片遠程太空帆上,太空帆的直徑達上百公裡,宇宙飛船就附著在這個太空帆上。如果用這種方式飛向南門二,雷射陣列需要產生的雷射束功率高達7.2萬億瓦(大約是2014年中國全國平均用電功率的10倍)。

在旅程的前一半,雷射的光壓推動太空帆和宇宙飛船向前加速,持續不斷地加速40年,飛船的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1/5—每秒6萬公裡。旅程的後一半飛船開始減速,減速的辦法是,將位於雷射帆中央的宇宙飛船與帆脫離,並甩向帆的後方,把雷射帆變成一個反射鏡,它把雷射束反向聚焦在飛船上,這時候雷射束變成了阻力,飛船就慢慢減速,同時它與帆越來越遠,到達目標星時飛船的速度可以降低到環繞飛行。

以上幾個方案難度極大,而且只能把飛船加速到光速的1/5,與光速飛行相去甚遠。把飛船提高到極其接近光速還面臨另外一個巨大障礙:物體越接近光速,它的質量會變得越大;如果飛船的時間流逝變慢到萬分之一,質量也將增加到1萬倍。將飛船加速到極其接近光速,以實現時間的大幅度變慢,需要的能量如此之大,以至於用人類的手段根本不可能實現

黑洞

理論上達到近光速的唯一可能方案,這個方案需要藉助引力彈弓來為飛船加速,不過能夠將飛船加速到近光速,絕不是普通恆星所能勝任,他需要一對特殊的黑洞:第一,它們的環繞軌道必須是橢圓,第二,黑洞必須足夠大。

假如有這樣一對黑洞,人類可以駕駛飛船接近雙黑中的一個,比如B黑洞,環繞其旋轉,時機合適時藉助B黑洞的引力彈弓效應彈向A黑洞,這樣飛船的速度就提升了一次。然後在適當的時機,飛船跳回黑洞B,再重複上述過程。飛船在兩個黑洞之間躍來躍去,飛船就能加速得越來越快。

只要雙黑洞的軌道足夠橢圓,飛船速度就可以無限接近光速;只要黑洞足夠大,無限接近光速的飛船依然可以圍繞黑洞運行,進而把這一過程繼續下去,只是飛船環繞黑洞時需要無限接近黑洞視界。 這樣,飛船隻需要少量燃料去控制在每個黑洞上方的飛行,就可以不斷提升速度。一旦達到了理想的近光速,就可以發動火箭離開黑洞,飛向宇宙深處的目標星系。

方案無疑是可能的,但是這樣的雙黑洞存在嗎?可能性基本為零,而且,就算有,又怎麼飛過去,即使飛過去,它又怎麼減速呢?等等這樣的問題很多,難道人類只能被囚禁在太陽系了嗎?

相關焦點

  • 基本粒子以近光速旅行的三種方式!真的大開眼界!
    光速,或許大部分人聽到這兩個字,閃出的畫面是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一條光粒子劃出一條完美的光弧線,而光速旅行是太空科幻小說的主要內容。光速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在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不乏以近光速運動的粒子,它們其實無處不在。
  • NASA帶你體驗近光速旅行,你準備好了嗎?
    但是,相同的定律也告訴我們近光速行駛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挑戰。幸運的是,NASA在最新發布的視頻中解決了這些問題,並涵蓋了星際旅行所有的基本知識!這意味著,如果你準備星際旅行,那麼最好的選擇是長途跋涉(一代普通飛船)或者找到一種可以實現持續加速直至達到光速(相對論速度)的推進方式。
  • 曲率驅動引擎——人類突破光速的新方案?
    其中一個法則,是對速度的約束,那就是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約是30萬公裡每秒,這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愛因斯坦告訴我們:宇宙中沒有什麼可以加速到光速。可是,人類就是這樣,從來都不信邪,才會有各種各樣科學的突破。儘管從理論上來說,人們都理解光速的無法超越。可是,依然有人孜孜不倦,想要打破這個「規則」。
  • 理論上能實現空間、時間旅行的幾種方法,你中意哪個
    然而時光真的能倒流麼,與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的是時間旅行(倒流)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也許在未來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這一夢想會變成現實。下面我們來看看理論上能實現時光旅行(倒流)的方法。然而儘管這個「提普勒的時光機器」是一種可能的時光旅行方法,卻似乎很難實施。因為無限的定義意味著它超出了人類認知,所以利用提普勒柱體實現時光旅行僅存理論可能而已。
  • 理論上能實現空間、時間旅行的幾種方法,你中意哪種
    然而時光真的能倒流麼,與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的是時間旅行(倒流)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也許在未來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這一夢想會變成現實。下面我們來看看理論上能實現時光旅行(倒流)的方法。然而儘管這個「提普勒的時光機器」是一種可能的時光旅行方法,卻似乎很難實施。因為無限的定義意味著它超出了人類認知,所以利用提普勒柱體實現時光旅行僅存理論可能而已。
  • 為什麼光速會這麼慢?
    光速 明明 是宇宙中最快的,怎麼會說它慢呢?真空中的光速達299,792,458米/秒,宇宙中沒有任何具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速度比它更快,我們這個宇宙的基礎就建立在這個速度之上,假如有什麼東西超過這個極限,宇宙可能就會轟然坍縮或者分崩離析。但沒有人會滿足於這個速度,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只要超過這個速度,我們就可以通過時間旅行回到過去,做我們夢寐以求想做的事。
  • 比光速還快的星際旅行?
    比光速還快的星際旅行?扭曲時空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知的速度極限,但如果我們能扭曲時空呢?廣義相對論認為,由於有物質的存在,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而曲速引擎可以扭曲飛船周圍的時空,收縮前面的空間,延伸後面的空間,這種方式理論上能以比光速快10倍的速度在宇宙中穿行。
  • 「超越光速」旅行的兩種方式
    相對論的基本原理指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光速更快,但同時也觀察到了一些其他方式,可以在兩點間旅行時,用時要比光速更短。當我們達到光速時,我們會注意到「我們的時鐘」正在減速:我們會慢慢地凍結在時間中,就像「慢速」旅行一樣,我們永遠也無法達到30萬米/秒的光速。這是相對論的基礎。那麼,我們如何超越光速?那麼好吧,如果沒有什麼比光速更快,你可能會想這篇文章是不是標題黨。不是這樣。
  • 「超越」光速的兩種旅行方式
    當我們達到光速時,我們會注意到「我們的時鐘」正在減速:我們會慢慢地凍結在時間中,就像「慢速」旅行一樣,我們永遠也無法達到30萬米/秒的光速。這是相對論的基礎。那麼,我們如何超越光速?那麼好吧,如果沒有什麼比光速更快,你可能會想這篇文章是不是標題黨。不是這樣。
  • 黑洞和時間旅行有關係嗎?揭秘時間旅行的理論、悖論和可能性
    (相反,一種新的理論認為時間是「真實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說,時間的減速或加速取決於你相對於其他物體的運動速度。當一艘宇宙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行時,在宇宙飛船裡的人的衰老速度要比他們在家裡的孿生兄弟要慢得多。此外,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力可以彎曲時間。讓我們想像有一個叫做時空的四維結構。
  • 擺脫「祖父悖論」,量子力學可以為時間旅行之謎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這些故事通常圍繞著時間旅行的一個特定方面展開,即時間旅行者改變過去事件的可能後果,導致他們回到未來時出現噩夢般的場景,影響他們回到過去的能力。這種被稱為「祖父悖論」的困境概括了哲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時間旅行的主要反對意見,即可能違反因果關係。
  • 人類即使突破光速也不能星際旅行,外面的「封鎖」更加可怕
    人類即使突破光速也不能星際旅行,外面的「封鎖」更加可怕!你知道嗎?其實,即使人類突破光速,也無法進行星際旅行,這是因為外界的「封鎖」更加驚恐,從18世紀60年代的工業革命起至今,實際上,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然形成了質的飛躍,從而導致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踏入一個誤區,部分人甚至認為人類改造大自然、改造宇宙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不少人也因此認為,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文明的發展成果將會步入如今無法想像的階段,此時的人類,能夠自由、肆意的穿行在宇宙中,顯然,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 人類即使突破光速也不能星際旅行,外面的「封鎖」更加可怕!
    人類即使突破光速也不能星際旅行,外面的「封鎖」更加可怕!你知道嗎?其實,即使人類突破光速,也無法進行星際旅行,這是因為外界的「封鎖」更加驚恐,從18世紀60年代的工業革命起至今,實際上,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然形成了質的飛躍,從而導致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踏入一個誤區,部分人甚至認為人類改造大自然、改造宇宙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不少人也因此認為,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文明的發展成果將會步入如今無法想像的階段,此時的人類,能夠自由、肆意的穿行在宇宙中,顯然,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 人類能夠達到光速並超越光速嗎?
    從理論上講,失敗的獵戶座計劃(Project Orion)項目可以接近光速。這些都是人類在這件事上的成就。物理學家試圖證明當達到光速時,物質會衰減成光子,但試驗沒有成功,這只是一個理論。由於空間是不均勻的,穿過空間的光線會變慢。同時,光線也沒有處於絕對真空中。因為,一般意義上的真空(地球上人為製造)不會是所謂的"絕對真空"。
  • 人類能否以接近光速飛行?
    史蒂芬·霍金就曾經表示,有朝一日人們有可能製造出飛行速度接近光速的飛船,理論上可以達到每小時6.5億英裡,而這種飛船上的時間流逝速度則會相對較慢,因此,人們能搭乘這種飛船造訪遙遠的星系,實現夢寐以求的星際旅行夢想。   但即便我們能克服建造出超快速飛行器的諸多技術難題,我們主要由水組成的脆弱柔軟的身體仍將不得不面臨許多與超高速行進有關的問題。
  • 「曲速引擎」可驅動宇宙飛船以10倍光速旅行
    據國外媒體報導,經典電視劇《星際旅行》(Star Trek)中描述了一種先進的宇宙航行技術,即「曲速引擎」,可實現恆星際間的超光速航行。墨西哥理論物理學家米給爾·阿庫別瑞(Miguel Alcubierre)在1994年提出了通過「曲速驅動」原理打造的阿庫別瑞引擎,裝有該動力系統的宇宙飛船可利用愛因斯坦方程中特殊的時空「漏洞」形成展延空間,從而避開了宇宙中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要不可能比光速快的定律。
  • 霍金曾舉辦時間晚會,卻沒有一個訪客,能因此否定時間旅行嗎?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同意上述的觀點,也有很多人堅持認為時間旅行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藉助於平行宇宙理論就可以讓一切合理化,比如時間旅行並不能使自己世界的時間發生倒流,而是會回到另一個平行宇宙的過去,在那裡我們可以去參加霍金的時間晚會,但這與我們原本世界中晚會的空無一人並不矛盾。
  • 宇宙的幾個漏洞,及「上帝」的解決方案
    如果說我們的宇宙是完美的,那麼為了製造這種完美,我們的「上帝」需要有好的解決方案。因為我們的宇宙是物質的,所有物體都由物質組成,所以不可避免的,就會產生很多漏洞。而如果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很可能就會被我們發現這些漏洞,洞悉「上帝」的思想,這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來看一下宇宙的一些可能的漏洞及解決方案。
  • 根據尺縮效應,近光速飛行的人回到地球後身體尺寸會變小嗎?
    長度收縮效應,又稱尺縮效應,是相對論性效應之一。一根靜止長杆的長度可以用標準尺子進行測量。對於沿杆子的方向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另一根杆子,如果要想知道它的長度,就必須同時記下它兩端的空間位置。這兩個空間位置之間的距離就定義為運動杆子的長度。
  • 有了它就可突破光速的極限,開啟星際旅行
    此外宇宙飛船本身還得考慮能量限制的問題,因此要實現星際旅行就得突破光速極限,才有可能有。兩種方案可以實現超越光速。 第一種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就是利用蟲洞,當你通過奇異物質將時空撕裂在粘結在一起,你就擁有了一個蟲洞,它就像是通往異世界的大門,穿越它,就能身處百萬光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