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為何不忠?有些人的基因竟然註定會出軌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六團隊 第十一診室

圖片設計: 番薯丫 | 責任編輯: 鈴蘭

導言

前段時間,六運助追了部職場劇——《完美關係》,關於這部劇相信不少姑娘都看了或者有所耳聞,雖然劇情風評褒貶不一,但六運助非常喜歡其中的一個角色,超A女強人斯黛拉——因手撕出軌老公上了熱搜。

▲圖片來源:《完美關係》

氣場強大的職場女強人斯黛拉思維縝密,邏輯清晰,從發現老公出軌開始、拍照留證、和小三談判,再到委託律師、清算財產,一步步將「軟飯」老公掃地出門,堪稱教科書級的伴侶出軌應對方式,無數網友看完直言過癮並展開熱烈的討論。

與影視劇恰恰相反,現實生活中,很多姑娘都表示自己在得知伴侶出軌後,很難像斯黛拉這樣果斷堅決、雷厲風行,畢竟被深愛的人背叛這件事,無論發生在哪個姑娘身上,都可能會變成難以釋懷的心尖刺。

作為萬千少女的老棉褲,老六也經常在微博上收到姑娘們的求助信,其中不乏關於伴侶出軌的傾訴,比如「伴侶出軌自己該怎麼辦」「如何才能發現伴侶出軌」或是「伴侶出沒出軌醫生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等問題。

▲圖片來源:微博@六層樓先生

很多姑娘都跟斯黛拉有著同樣的困惑:他出軌的對象明明各方面都不如我,到底為什麼會出軌呢?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出軌」這件事。

出軌是當代婚姻關係的普遍現狀?

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因為出軌(身體或精神)而導致感情或婚姻破裂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似乎讓我們覺得:出軌,在當代婚姻關係中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很多人甚至因其太過普遍而習以為常。

得知女兒因丈夫出軌而死後,妻子貝斯安決定設計殺夫

▲圖片來源:《致命女人》

事實真的如此嗎?不如先來看看科學家們的研究數據怎麼說。

美國生物人類學家、金賽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海倫·費舍爾博士曾在《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中精準剖析了人類情愛行為的進化,書中提到,人類常常會對伴侶不忠,全世界男女的婚外性行為都十分普遍。

《金賽性學報告》中曾透露,在抽樣調查的6427名男性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丈夫曾背叛妻子;而在6972名已婚、離異和寡居的美國女性當中,有26%的人在40歲以前有過婚外性行為。

位於芝加哥的國家輿情調查中心公布,約25%的美國男性與14%的美國女性在婚姻存續期間有過「外遇」。其他關於美國已婚夫妻的研究顯示,已婚男女一生中曾有過一次婚外情的比例分別是20%~40%和20%~25%。另有研究發現,有30%~50%的美國已婚男女存在偷情行為。

那麼在中國關於「出軌」的數據是什麼樣的呢?

在性學家潘綏銘教授的主持下,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在2000年、2006年、2010年、2015年,四次對中國人的性行為、性觀念、性關係進行了全國總人口的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就包含了婚外性行為的詳細數據。

結果顯示:從2000年到2015年,男性出軌率從11.8%變成了34.0%, 女性出軌率也從4.1%變成了13.4%。這也意味著大約每3個丈夫和每7.5個妻子中,就有一個曾經出軌。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這種變化再沒有人比那些真實經歷過伴侶出軌的姑娘們體會得更深刻、更痛徹心扉了,甚至有人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絕望:伴侶出軌只有0次和10000次的區別。

不幸的是,這種說法可能是真的,那些出軌過的人,真的有可能繼續出軌。

美國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一旦出軌過一次,就更有可能會再犯下一次。在調查結果中發現,曾經在一段感情中有過出軌情況的人,在下一段感情中再次出軌的機率是其他人的3.4倍。

伴侶出軌的原因

可能導致伴侶出軌的原因有很多:覺得自己遇到真愛了、享受偷情刺激的感覺、想擺脫現有的婚姻關係、滿足自己在家裡沒有獲得的欲望、追求更契合的性生活、報復出軌的伴侶、妻子孕期或生理期自己的生理需求無法滿足等,這裡咱們只從心理和生理方面討論最常見的幾種原因。

對婚姻的滿意度影響出軌選擇

當一對情侶選擇走入婚姻殿堂,大概沒有人會懷疑當時當刻他們對彼此的愛意和忠誠,但可惜生活中除了浪漫愛情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和家長裡短的瑣碎,多少人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磕磕絆絆的消磨中,將深愛的人變成了「睡在隔壁的兄弟」。

紗和婚內出軌令自己重燃激情的北野

▲圖片來源:《晝顏》

而且很多伴侶選擇走入婚姻可能也不全是因為愛情,年紀到了、大家都結婚了、一個人太孤單等都可能是促使他們做出選擇的原因,這樣的婚姻質量可想而知,即使不乏先婚後愛將生活過得蜜裡調油的伴侶。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思想更獨立、更開放,也更注重三觀契合、志趣相投和自我實現,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缺乏溝通、沒能互相尊重或者出現性生活不和諧等問題,都會影響婚姻的滿意度。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夫妻對於自己的婚姻的滿意程度在不斷地下降,對婚姻非常滿意的人已經從 2000年的74%減少到2015年的53%。對婚姻不滿意的夫妻則在緩慢而持續地增加,從 4.5%增加到9.9%,如果換算為絕對數,那麼在當今中國,至少有三千萬對夫妻不滿意自己的婚姻。這也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出軌率增加的原因。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原生家庭影響出軌傾向

童年時和父母關係親近的男女,長大後也更容易與伴侶建立穩定和諧的親密關係,而童年時與父母關係疏遠的男女,可能傾向於對自己的伴侶沒那麼忠誠。

具備某些基因的人更容易出軌

出軌的人,婚姻就一定不幸福嗎?還真未必,有研究報告顯示,出軌的人當中,有56%的男人和34%的女人評價自己的婚姻「很幸福」或「十分幸福」。

這些婚姻幸福的人為什麼要出軌呢?對此,海倫·費舍爾博士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出軌之所以頻發,背後可能有生物學原理支撐。

為了了解某些基因是否影響人類的結對行為,科學家對552名已婚或與伴侶同居至少5年的瑞典男性開展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具有後葉加壓素感受體某種基因的男人,在回答「伴侶配對指數」問卷時得分很低——這份問卷旨在測量對配偶依戀程度。

此外,分數的高低取決於基因數量的多少。擁有兩條這種基因的男人,在答卷時得分是最低的;擁有一條基因的人,更善於表達愛慕之情;不具有這種基因的人,對伴侶的忠誠度最高。

喜新厭舊:柯立芝效應和布魯斯效應

在生物學及心理學中,柯立芝效應是指比起已經交配過的異性,動物的雄性(以及少數情況的雌性)對於新出現的異性具有更高的交配意願。柯立芝效應在演化上的意義是可刺激雄性與更多雌性交配,進而產生更多子代。

▲圖片來源:《致命女人》

與此相對應的是布魯斯效應,即當有新的雄性出現時,雌性中斷孕期並偏好與新雄性交配的行為。

科學家最初用大白鼠進行實驗發現了柯立芝效應,但這樣的現象不僅存在於白鼠身上,人類男性在性交後會經歷身寸精的不應期,無法馬上和同一個女性再次發生性行為,但如果面對不同的女性,他們的不應期時間會縮短甚至徹底消失。

如何應對?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姑娘想問:「照你這樣說,豈不是有些人天生註定要出軌,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出軌雖然頻發且頑固,但也不是人人都會出軌,而且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具備責任感和道德感,能夠儘量克服純粹的動物本能,內心堅守底線,控制好自己的行為,不做違背社會道德和傷害伴侶的事情。

但假如不幸遇見伴侶出軌怎麼辦?你可以選擇「且行且珍惜」,也可以像斯黛拉那樣快刀斬亂麻,但無論怎麼選擇,最重要的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以不損害自己的安全為前提。

▲圖片來源:《致命女人》

最後,如果你想提高婚姻質量,增加婚姻幸福感,這裡有幾點小建議也許可以幫到你。

婚姻幸福感包括五個維度:情感溝通、理解支持、夫妻生活、相互忠誠和矛盾解決。

情感溝通、理解支持

關於理解和支持,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來自親密關係中的良好支持是減輕壓力、提升個人幸福感的途徑之一,擁有良好社會支持的人會更幸福、更健康、更長壽。

我們能做的首先是接受「婚後感情可能沒有戀愛期激烈了」這件事,因為本來婚後關係的穩定感就會慢慢稀釋戀愛時期的心理興奮,使生活猶如細水長流般平淡。多與伴侶進行情感溝通,試著去理解對方的精神世界,在對方需要的時候提供足夠的支持——精神上的或者物質上的。

夫妻生活、相互忠誠

這兩點就不用多說了,性生活不和諧的夫妻關係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候靠感情能解決,有時候靠感情解決不了,主要看每個人的態度和選擇,而結婚後對伴侶忠誠則是每個成年人都應該遵守的法則。

矛盾解決

無數專家的研究都表明,婚姻中的衝突不是問題,應對婚姻衝突的方式才是決定婚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婚姻衝突在夫妻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有時它使夫妻之間的關係惡化,但有時它卻能推動親密關係的發展。

關於這一點,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曾經做了一個實驗,提出:婚姻的健康與否,更多取決於夫妻二人互動模式是否健康。那些有著穩定幸福的婚姻關係的人,他們與伴侶之間的良性互動的比例會較高。

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多關注伴侶的情緒,選擇合適的方式去解決雙方發生的矛盾,比如:將吵架時的吼換成誇,「滾出去」換成「要抱抱」,講道理換成「我愛你」……當然一定要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來採取措施哦……

▲圖片來源:soogif

願姑娘們都能遇見互相珍惜、彼此深愛的伴侶。

記得點個 在看 哦~

今日話題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有過這樣令人難以忘懷的回憶吧:在感情裡,第一次體驗甜蜜的戀愛,第一次牽手、第一次親吻時的臉紅心跳,第一次「啪」時發生的糗事,第一次經歷撕心裂肺的背叛,第一次感受暗無天日的失戀......

在生活中,第一次鼓起勇氣對抗霸凌;第一次獨自旅行;第一次體驗自己之前從沒想過的事,比如跳傘蹦極攀巖;第一次以自己是個女孩為傲;第一次開始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這些人生中的第一次裡,你經歷了怎樣的故事,當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呢?有哪些記憶現在想起來還會讓你心潮起伏?

所以這就是我們今天想徵集的話題啦:

#人生中的第一次,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回憶?#

我們依然會把優質的留言整理成文,匿名分享給大家,快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積極留言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填寫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海倫·費舍爾. 我們為何結婚, 又為何不忠[M]. 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20:184.

[2] 潘綏銘.給「全性」留下歷史證據[M]. 香港:1908有限公司出版,2018:96.

[3] MedSci梅斯. 科學八卦:不出軌,真的那麼難嗎?[EB/OL].(2019-04-20)[2020-04-21].https://mp.weixin.qq.com/s/SRUgfGz6rtUC4n8rOjx7dA.

[4] Wikipedia-Coolidge effect[EB/OL].(2017-12-01)[2020-04-2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AF%E7%AB%8B%E8%8A%9D%E6%95%88%E6%87%89.

[5] 賈茹,吳任鋼. 不同類型婚姻衝突解決方式對婚姻的影響[J]. 中國性科學,2012,21(05):49-53.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高管出軌的瓜又來了!人類為什麼會出軌?
    男性會出軌,女性也會出軌;高管會出軌,普通員工也會出軌……這種現象如此普遍,簡單歸咎於出軌者「渣」是不夠的;把責任都推給「有錢」,也不太合適,沒錢的人也有出軌的可能性嘛。出軌這事兒不但一直與人類歷史形影不離,就連那些「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們,也時常出軌。在生物當中,出軌是一種普遍現象。
  • 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專訪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
    美國生物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在《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一書中,研究了全球四十種文化裡的出軌現象,她發現要完全避免出軌現象幾乎不可能,「即使有些地方會砍掉出軌者的腦袋,但人們還是會這麼做。」那麼,千百年來為何仍不斷有人墜入愛河,甚至願意為愛犧牲生命呢?絕對忠貞的愛情,難道只是一個美麗而虛幻的神話嗎?
  • 精神出軌、身體出軌、妄想出軌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為什麼出軌已經成為男女關係的頭號殺手,因為很多人認為,像家庭暴力一樣,不忠的次數只有0次,不忠的次數也可能不計其數。即使當時很多人第一次能原諒,他們也沒有勇氣面對未來無數次。有精神上的出軌和肉體上的不忠,有些人認為身體出軌是絕對不可原諒的,因為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想像力,那雙手都經歷了什麼。
  • 出軌,到底是不是人的天性
    除了出軌基因,人類的祖傳DNA裡還附贈了濫情基因。來自賓漢頓大學的賈斯汀·加西亞(Justin R. Garcia)和詹姆斯·麥基洛普(James MacKillop)發現了一個叫DRD4的多巴胺受體基因,與人的濫情程度呈現高度相關。他們還發現,攜帶濫交型DRD4的人不一定會出軌,但一旦出軌,他們往往會去發展更多的濫交對象,擁有更多的性伴侶。
  • 從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告訴你:男人為什麼會出軌?
    據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潘綏銘調查,40%的一夜情存在於熟人圈,雙方不會因一夜而斷絕往來,1/3的人激情過後仍有聯繫。到2015年,大約每3個丈夫和每7.5個妻子中,就有一個曾出軌。無獨有偶,騰訊問卷曾經做了68119人的有效調查,發現60.2%的男人和38.1%的女人曾經出過軌。
  • 美媒解釋人類「撞臉」可能性:基因多樣性有限(3)
    【延伸閱讀】美媒:婚姻不忠竟是基因在作怪 女性也容易出軌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導 美媒稱,人們習慣於把性出軌視為婚姻關係不幸的一個徵兆、一種道德缺陷或社會價值觀墮落的跡象。但新的研究表明,出軌似乎可以歸因為基因作用。
  • 有些人註定是夫妻,而有些人註定了是路人
    世間唯有愛情是最讓人捉摸不透,也因為愛情,有的很幸福,有的很悽涼。每個人都希望和自己深愛的人終生相伴到老,這是每個人都渴望的美好結局。然而,失望和遺憾佔了絕大多數,世間有多少深情是註定了成夫妻?又有多少有情人成了路人?
  • 兩性關係——那些選擇原諒對方出軌的人都是怎麼想的?
    我們大多數人都擔心另一半不靠譜,有朝一日會毀約,這會讓我們飽受精神疲勞、身體疲勞甚至財富的折磨,像娛樂圈的明星們也會遭遇財產損失,遭到外界的嘲笑。 另外,有時候你自己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對方的行為。他已經知道自己的錯誤,正在努力改正。這個時候,你給他很大的壓力,會不會加重他的心理負擔?在我看來就像是把他趕出去。 當然,如果你能原諒出軌,那可能就像傷疤體質。有些人的皮膚被刺傷幾次後可以恢復乾淨,有些人隨意觸摸會留下難看的疤痕。但是,我不能確定它是否出生。
  • 頻繁出軌和基因有關係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加西婭博士負責的研究團隊調查了180個年輕的男性與女性,詳細了解了他們的情史與愛情觀,然後再給他們做DRD4基因檢測。加西婭博士說:「我們研究發現擁有某種DRD4變體基因的人,他們似乎在過去有更多的一夜情和其它不忠舉動。這種行為的動機好像是來自人體的快樂獎勵系統,多巴胺就是這個系統的主腦,專門負責釋放快樂。在不負責任的性行為中,危險高、回報大、誘因不一,所有這些導致了多巴胺的『爆發』。頻繁出軌的人,除了小時候環境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DRD4基因的突變。
  • 科學家談「出軌」:男人花心天性與進化心理有關
    比如,男人希望30年內有7個性伴侶,而女人則是3個。  為什麼男人一出軌  便滿城皆知  有人問:出軌的男人們,總得有女人配合他們吧?難道那些女人都沒有男朋友或老公嗎?當然不全是。女人出軌的數量也是不少的,只是男人很難發現罷了。
  • 男人的不忠,為什麼一定會有下次?「柯立芝效應」正在工作
    出軌後,他們真的和作弊對象分手了,他們結婚並搬走了城市。這一次,為什麼他如此活躍和突然?女人,最可悲的往往是不清楚情況,已經分居或離婚。前腳一拿到離婚證,就在朋友圈的無縫連接中展示了他的新女朋友。因為最後一次的不忠和回歸,這個姐姐錯誤地認為男人有時只是在外面迷路,最終會回到我身邊。這次,不是幸運的最後一次,她遇到的女人更吸引她老公。
  • 許志安出軌背後的「科學原因」,原來是因為...
    各種理由讓你們找了個遍,咋就沒人把出軌這事兒上升個高度,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呢?對舊的異性性伴侶感到乏味,對新的異性性伴侶卻表現出高昂的性衝動。在生物學家的眼裡,男人為什麼這麼愛出軌,可能正是印證了「柯立芝效應」的正確性。
  • 「出軌」是進化的必然結果?為了物種延續,動物體內都有出軌基因
    然而在動物界中,雖然大部分都在遵守「一夫一妻制」準則,但有些雄性動物,就像古代歷朝歷代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人。在許多動物中,雄性動物會在某個階段遵守「一夫一妻制」,但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繁衍更多的後代,雄性動物也會選擇「出軌」。
  • 因為一次不忠,老公把我趕出家5年,出軌的代價為什麼那麼高
    但是偏偏有那麼些人,在結婚後一次次地突破婚姻的底線,把婚姻當成了兒戲,覺得只要瞞著對方,兩個人的感情就不會出現問題。對於明眼人來說,自己的另一半是否做出了不忠的事情,一眼就能夠看出來,從生活中的細節,手機裡的聊天,以及談話當中,都能夠有所發現。
  • 心理學家:感情中「不忠」的人,表面能很老實,但會有這3個特點
    知人知面不知心,很多人平時看起來一本正經,背後也許作風混亂,有些人便面「口花花」,實際上非常保守。就像最近的爆料一樣,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你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出來他是一個這樣的人。所以這不禁讓我們思考,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容易不忠呢?其實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那些看起來花心的人,不一定就是不忠的主力,而那些平時看起來很老實的人,也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 新書上架 | 應對不忠的家庭系統式方法:理解與重建
    矛盾之處在於,如果沒有合理的引導,它真的會破壞關係。而如果浪費了這一能量,大多數關係會僵在原地(並把導致不忠的潛在問題掩蓋起來)或在懷疑和不信任的重壓下瓦解和破裂。換句話說,遭遇不忠的伴侶感到自己迷失了,伴侶治療師也有同感,最終伴侶會失去所有希望以及治癒的機會。轉機本書關注處理不忠這一主題。
  • 發現伴侶出軌後的人會有什麼反應?我的內心就像經歷了一場大地震
    大家好,我是婚姻諮詢師範俊娟,如果你正在遭遇伴侶出軌危機,不知道該怎樣處理,或伴侶回歸家庭後不知道該怎樣修復關係,那這個專欄會非常適合你。本節是《前面兩節我們分別談了出軌後修復的三種類型,以及修復過程要歷經的三大階段,今天我們來看發現伴侶出軌後,所處的第一個階段:「急性期」「急性期」你能不能處理好,事關重大,幾乎決定你們之後的關係走向。
  • 變異基因的奇怪效應,人們一半以上智力差異由基因變異導致
    變異基因的奇怪效應遺傳多樣性對一個物種的生存至關重要。我們都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各種基因,其中一些遺傳了幾代人。在此過程中,這些基因經常會發生突變——例如,在複製過程中,我們DNA中的一個鹼基可能會被隨機替換成另一個鹼基,或者可能會錯誤地刪除或複製整個片段。許多這種DNA突變是無聲的,只能在實驗室的分子水平上被遺傳學家檢測到。
  • 女人遭遇伴侶出軌如何自我療愈?
    比如:一個女人原本很善於持家,在丈夫眼裡是一個很好的賢妻良母的形象,但正因為丈夫的出軌,善於持家、相夫教子這些特點在女人自己眼裡都變成了短板,被自己所強烈的否定。當不能接納自己,不認同自己的時候,就開始迷茫,思考生命的意義、婚姻的意義,怎麼樣才算一個好妻子,在生活中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取悅丈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