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現代人類社會中,感情專一成為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標準。然而在動物界中,雖然大部分都在遵守「一夫一妻制」準則,但有些雄性動物,就像古代歷朝歷代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人。在許多動物中,雄性動物會在某個階段遵守「一夫一妻制」,但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繁衍更多的後代,雄性動物也會選擇「出軌」。
一雄多雌制,是動物進化中「出軌」的必然結果
在自然界中,動物們的繁殖方式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制,當然也有一部分動物是多夫多妻制,還有一妻多夫制,和一夫多妻制。對於雄性動物而言,自己的「配偶」數量越多,自己的後代數量就會越多。在進化過程中,雄性動物也履行著「一夫多妻制」的生活,正所謂高處不勝寒,很多雄性動物在基因傳承的同時,也面臨雌性動物給予的壓力。尤其是繁殖期臨近之際,雄性動物時刻都在準備著應對其他競爭者發來的挑釁,甚至為了捍衛住自己的「後宮佳麗」,這些雄性動物幾乎都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
1、海豹群體實施的是「一夫多妻」制,更好地延續基因
與其他動物相比,雄性海豹在追求雌性海豹的過程中,形式單一,手段殘暴。雄性海豹到了發情期,它們會對雌性海豹展開猛烈的追求。在很多情況下,一隻雌性海豹的後面往往跟著很多雄性海豹。然而雌性海豹只會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雄性海豹,那麼眾多雄性海豹為了競爭就避免不了會發生爭鬥。兇狠殘暴的海豹會給予對方猛烈的攻擊,甚至會用牙齒咬掉對方的毛皮,而最後的勝出者,會跟雌性海豹在一起。雄性海豹會在水下完成交配方式,並且它們會有很多「妻室」。
那麼有網友不禁會問道:「雄性海豹天生就會出軌嗎?這種一夫多妻制是進化的結果嗎?」提到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先說一下海豹的起源,在大眾眼裡海豹應該起源於北大西洋,當然還有一部分是越過赤道,向南遠行,甚至有的海豹已經去了最遠的南極。然而在科學家對海豹祖先的研究中,發現海豹其實是在南半球進化的。它們體粗圓呈紡錘形,全身披短毛。
雄性海豹擁有妻室的數量是依據該海豹體質狀況而定的,在發情期時,年輕雄性海豹擁有的妻室數量要比年齡大的雄性海豹多。而我們見到的海獅、海象都屬於海豹的近親。每年的12月份是海豹的發情期,雌性海豹的妊娠時間為9個月,大多數雌性海豹一次只能分娩出一隻小海豹。一般而言,雌性海豹和雄性海豹生長到2歲或者是4歲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它們可以選擇伴侶,不過不同種類的海豹,繁殖時間也是有差異的。
2、群居生活的貓科類動物,獅子也是「一夫多妻制」
獅子屬於貓科類動物,它們多數喜歡群居。一般在整個獅群中大概有20左右個成員。母獅是獅群的核心成員,它們很少離開「聚居地」,而雄獅過的是一夫多妻制生活,在這種婚姻關係中,雄獅會把自己的更多精力放在競爭中,贏得更多異性的喜歡。獅子的演化在第四紀就已經達到了頂峰,它們分布在非洲、亞歐大陸、北美大陸等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獅子數量大幅度減少,為了後代能夠更多地繁衍,雄獅的妻室開始逐漸增多。
每一個雄獅的活動領域相當明確,在獵物充足的地方,它們能夠的接受範圍不到20平方千米。一旦遇到其他雄獅侵犯自己的領地,它們就會發起猛烈攻擊。一般情況下,在獅群中最穩定的是母獅,當然,整個獅群也會接受新來的外室,雄獅跟母獅感情最長也只不過兩年,超過兩年後,雄獅會選擇新的戀情,組建新的家庭。
不過與年輕的雄獅相比,老雄獅會變成「流浪漢」,而且只能脫離獅群,獨自行動。雄獅在實施一夫多妻制的時候,除了能夠更好地繁衍後代,也為雌性獅子帶來了很多好處。比如雌性獅子出去捕獵,那麼它的幼崽就可以交給自己的妾室同胞來照看,其他母獅子肩負起照看孩子的責任,陪它們玩耍。然而可悲的是很多幼崽都會喪生在雄獅的競爭對手口下。據不完全統計,雄獅的幼崽成活率只有三分之一,它們經常喪生在不同雄獅的爭鬥中。
3、不會飛的鴕鳥實施「一夫多妾制」,受累的是原配妻子
世界上最大的鳥是什麼鳥?答案是非洲鴕鳥,這是一種不會飛的鳥,只能不斷向前奔跑。表面上看鴕鳥很溫順,但是遇到威脅時,鴕鳥也會跳起來用它的腳去踢侵犯它的敵人。鴕鳥的壽命很長,一般鴕鳥能活30到60年左右。最開始,鴕鳥的身子是圓滾滾的,在進化過程中,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鴕鳥的脖子也長到了90多釐米。細長的脖子頂著小腦袋,但是鴕鳥的智商卻不高。鴕鳥的耐力比較強,能夠持續奔跑30分鐘左右,鴕鳥的天敵是獅子和獵豹,也正是這些兇猛的天敵練就了鴕鳥奔跑的速度和耐力。
鴕鳥的婚配製度是「一夫多妾制」,一般情況下, 一隻雄鴕鳥的地盤中都會存在7隻左右雌性鴕鳥。雄性鴕鳥選擇「一夫多妾制」是為了更好地繁衍後代,而對於原配妻子來說,有的時候受累更多的是它們。當雄性鴕鳥築好鳥巢後,原配妻子先負責產卵,在原配妻子坐月子期間,妾室便跟隨雄性鴕鳥一起進來居住。等妾室鴕鳥產卵後,雄性鴕鳥的原配妻子就會負責照顧這些幼崽,而妾室鴕鳥便會全部跑光。這種繁衍方式,對於雄性鴕鳥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會有更多的後代,但是對於妾室鴕鳥而言,它們沒有盡到撫養後代的責任。
人類「出軌」是本能,還是一種能力?
1、人類出軌:是本能分泌的多巴胺在作祟
如果說在自然界中,動物會「出軌」,會實施一夫多妻制是進化必然的結果,那麼人類「出軌」到底又是因為什麼呢?在兩性關係中,出軌對我們來說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在一些狗血的劇情中,關於「出軌」的事情數不勝數,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很多人因出軌導致婚姻破裂。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在人類出軌中,男性出軌的機率要大於女性,那麼人類為何會出軌?難道出軌是一種本能嗎?
其實人類出軌的根本原因就是多巴胺受到體內基因的影響。那麼到底什麼是多巴胺呢?多巴胺是一種「興奮劑」,也可以理解成為快樂分子,人類能不能高興,能不能開心完全取決於多巴胺。比如我們在陷入愛情墜河時,刺激大腦區域分泌多巴胺,就會感到非常高興。多巴胺所帶來的「激情」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為愛狂熱,但是這種情況最多只會維持三年,當遇到新的目標時多巴胺會再次重燃激情。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能夠變成「癮君子」,能夠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愛情新鮮感和滿足感。多巴胺也好像是一把萬能鑰匙,在我們所處的不同環境中,體內的欲望會越來越強。此外,多巴胺還會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帶給大腦興奮感和期待感,男人會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愛上其他女性,選擇出軌。
對男人而言,若出軌是本能,那麼忠誠就是選擇。在韓國的一部影視劇《夫妻的世界》中,裡面的所有故事劇情基本都是負面,其中女主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就是:「女人不是因為不會出軌才不出軌,而是認為作為夫妻,要互相尊重,所以克制自己」。研究表明一點:出軌是本能,不出軌是能力。也就是說,出軌的想法是與生俱來的,更像是一種天性。但不出軌是忍耐,是克制,就像是一種自控能力。
2、出軌是一種能力: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在其他網友眼裡:「動物出軌是進化的必然結果,那麼人類出軌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本能」,有時候男人出軌並不是因為想追求新鮮感,或者想逃離現在的另一半,是因為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比如,安全感、情感上的支持,希望被另一半崇拜、尊重等等。如果說一個男人在生活中得到了關愛,得到了溫暖,對伴侶所做的一切都感到開心的時候,那麼他是不會輕易出軌的。對於那些能夠輕而易舉出軌的男人來說,一方面是自己沒有獲得滿足感,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尊重道德準則。
動物的選擇我們無法左右,也無法改變,一夫多妻制是動物們遵循生態環境改變而進化的必然結果。但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不管是不是多巴胺在作祟,不管是不是我們在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我們都要尊重道德準則,控制自己的行為,珍惜身邊所愛的人,畢竟留給我們的餘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