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關於出軌的瓜真是層出不窮:
前有阿里蔣凡事件,中有羅志祥時間管理,後有綠地集團高管陳某……最近,博時基金一位高管的妻子也舉報自己的丈夫出軌,甚至捉姦在床,留下了鐵證。爆出這樣的消息,直接導致博時基金遭到拋售。
出軌當然不對,但又很難說它「不正常」。因為這事兒太常見了。男性會出軌,女性也會出軌;高管會出軌,普通員工也會出軌……
這種現象如此普遍,簡單歸咎於出軌者「渣」是不夠的;把責任都推給「有錢」,也不太合適,沒錢的人也有出軌的可能性嘛。
出軌這事兒不但一直與人類歷史形影不離,就連那些「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們,也時常出軌。在生物當中,出軌是一種普遍現象。
有一位人類學家,就從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認真研究了一下這個問題:人為什麼會出軌?
海倫·費舍爾,是美國生物人類學家,金賽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和那位被評為2020年度最性感女星的德國女星海倫·菲舍爾,並不是一個人。
研究了全球40多種不同文化中的婚姻與情感之後,海倫·費舍爾寫成了這部作品:
《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
儘管不同文化當中,「不忠」的形式不同,人們對待此事的態度也有所不同。但「不忠」本身,確實是各種文化當中的共同現象。
倘若沒有對忠實的要求,也就談不上出軌。比方說,在不存在婚姻制度的動物當中,出軌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那些有著「一夫一妻制」或者「固定搭配」的動物呢?
比方說紅翅黑鸝吧。雄性的紅翅黑鸝會圈定自己的地盤,來到這一地盤的雌性紅翅黑鸝,在發情期間只會與這位「地主」約會。
那麼,忠誠至少能維持一次發情期吧?
實際情況是:不行。
實驗過程當中,科學家提前切除部分雄鳥的輸精管(為這些鳥默哀五秒鐘)。理論上來說,來到這部分雄鳥地盤上的雌鳥,沒辦法留下後代。也就是說,下的蛋不是受精蛋。
然而,這些地盤上的雌鳥,有很大一部分都下了受精蛋。至少其中一部分雌鳥「出軌」了。這同時也說明,有一部分隔壁老王也出軌了。畢竟出軌這事,總得有個對象嘛。
在母親能夠獨自撫養孩子,或是父母雙方都不需要撫養孩子的物種(比如說魚)當中,會結成固定伴侶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一個物種之所以會結成伴侶,是因為自然選擇傾向於讓結伴撫養孩子的個體留下更多的後代。作為個體當然可以選擇不撫養孩子,但這樣孩子存活並將基因傳遞下去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在哺乳動物中,選擇一夫一妻制,結伴撫養後代的物種是少數。大概只佔所有哺乳動物的3%。
顯然,人類是其中之一。無論是石器時代還是現代社會,一個母親都很難只憑一己之力撫養後代。即便一位母親不幸遭遇了「喪偶式家庭」,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還是需要來自父母、親友、幼兒園、學校……的諸多幫助。
這事要怪就怪人類太聰明了,腦袋太大。女性的生理條件無法生育出腦袋過大的新生兒,因此那些發育完全的嬰兒,很容易死於難產。反而是「早產兒」能夠順利出生。
既然是早產兒,出生之後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發育,無法像小羊羔一樣,幾分鐘之內就能夠站起來行走。這段時間裡,嬰兒需要得到持續的照料才能存活。在這一階段,一位母親沒辦法親自採集食物,只能依賴他人的照顧。
總之,因為有照顧孩子的剛需,人類必須找到一種能夠互幫互助,照顧嬰兒的方法。否則這個物種就會遇到繁衍危機。
在進入農業社會,有了剩餘財富之後,人們對於「不忠行為」就有了要求。畢竟,沒人願意辛辛苦苦幹活,給隔壁老王養娃嘛,可以理解。
聰明反被聰明誤,腦袋太大,把自己困在婚姻制度裡了吧。
所以,幾乎在所有的文化當中,人類都選擇了婚姻制度。當然,婚姻制度的形式,在不同文化、不同歷史背景下都有所不同。
如果只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選擇「一夫一妻制」的文化,反而是少數。海倫·費舍爾在書中提到:「有記錄的八百五十三種文化體中,只有16%的文化體要求一妻制。」
一夫多妻制,是比較常見的婚姻制度。個別文化當中,妻子還會主動要求「多妻制」。因為多一個妻子,會減少攤到自己頭上的工作量,反而讓人更加輕鬆。
一妻多夫制則更為少見。因為女性一生中能生育的後代數量受到生理上的限制。一妻多夫制,並不利於人類的繁衍。選擇這種制度的文化,通常是從財產的角度考慮的。
比如我國藏族的多夫制度,兄弟幾人娶同一個老婆,主要是出於不想分家損失財產的考慮。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人,財產歸女性所有,因此富有的女性,可能會擁有兩個丈夫。
最少見的是集體婚姻,比方說印度北部的帕哈裡部落,因為娶妻實在「太貴了」。兄弟夥湊湊錢,先買一個再說吧。等以後有錢了,兄弟們還可以再買一個,就成了集體婚姻。近年來出現的「開放式婚姻」,也可以歸為這一類。
這些有記錄的文化體包括美洲印第安人、非洲部落等許多人數稀少的文化。因此,從人數的角度來看,目前絕大部分人都是處於一夫一妻制的社會當中。一夫一妻制,是人數上的「主流文化」。
雖然婚姻制度的誕生似乎不是因為愛情,但作為現代人來說,愛情是選擇步入婚姻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可是,人為啥要出軌呢?難道說好的愛情都是騙人的?
不同文化中,對出軌現象有各種各樣的懲罰技巧:浸豬籠、杖刑、鞭打、火燒……但還是有人會出軌。
當然,對於個體來說,出軌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婚姻不幸只是其中之一。有研究報告稱:即便是認為自己婚姻十分幸福的群體當中,也有出軌者。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擁有某種後葉加壓素基因的人,就是比其他人更容易出軌。而有著便於後葉加壓素傳播的基因,出軌的概率便小很多。如果你的伴侶擁有這種基因……嗯,買張彩票慶祝一下吧。
由於人類和鼠類在後葉加壓素感受體的基因相似,人們得以通過橙腹田鼠的實驗,推測人類行為。實驗表明,當向雄性橙腹田鼠注射後葉加壓素時,田鼠會佔有欲爆棚,不允許別的雄性染指自己地盤的雌鼠。
要是阻斷腦部後葉加壓素的分泌呢?雄鼠馬上化身渣鼠,丟下伴侶獵豔去了。
另一種類似的物質,後葉催產素,則會讓女性更加依賴伴侶。總之,這些化學物質能夠增進關係的穩定,讓雙方之間的關係更融洽。
那麼,出軌基因難道受自然選擇的青睞嗎?難道不是穩定的伴侶關係,更容易留下後代嗎?
還真不一定。雖然出軌者的目的並不一定是為了留下更多後代,但作為男性,出軌可能會讓自己留下更多的後代;而作為女性,出軌則可能得到更多的資源以撫養後代,讓更多後代存活。
因此,一夫一妻制+出軌的模式,一直保持了下來。
等等,如果出軌有利於留下更多後代,這豈不是在說,出軌沒問題?
並不是這樣。
作為一個個體,難道我們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留下更多後代嗎?不會有人在出軌時,腦袋裡想的都是:「我要努力留下更多後代,為自己基因複製更多副本的偉大事業而努力奮鬥」吧。
人類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會用道德約束自己,而非完全放任自己的生物本能。
除了少部分個體是「真的渣」,大部分人還是願意為愛走入婚姻,擔負起婚姻中的責任。相愛和在一起的願望是真的,感情會改變是真的,偶爾想要尋求刺激也是真的。
如何處理責任和欲望的衝突,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拋棄責任選擇欲望的話,我們不但需要面對出軌被揭露的後果,還會傷害到愛你的人。
如果你對從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分析愛情的話題感興趣的話,可以閱讀《《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這本書哦~
感謝關注「逸史雜談」
歷史 | 文化 | 人物 | 拆書
每天了解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