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6日,五指山警方接到毛道鄉某村民電話報案稱村裡有一名小女孩失蹤,警方發現一名男子有重大嫌疑,但一直沒有找到有力證據,直到一位民警在嫌疑人貼身內褲上發現了一滴淡淡血跡……
審問命案嫌疑人陷僵局,他心細如髮鑽研讓證據「說話」
12月1日上午9時,記者在五指山市公安局見到禁毒大隊大隊長陳雲江,發現眾人口中「火眼金睛」的他,那雙眼睛雖熬得通紅,卻炯炯有神,在這雙「火眼金睛」的幫助下,「3·6」命案的關鍵性證據自己開口「說了話」......
今年3月6日0時,五指山警方接到毛道鄉某村民電話報案稱:村裡有一名小女孩不見了,民警迅速在一村民黃某房內發現不明血跡,立即對黃某傳喚審查。黃某稱血跡是野貓野狗的,自己看不順眼就打死了。警方通過技術手段證明了血跡是小女孩的,再問黃某時他馬上提供了去別人家喝酒的證人證言,訊問陷入僵局。
「如果是黃某作案,那麼其貼身衣褲很有可能沾染血跡。」陳雲江講述,當從黃某的內褲上找到一滴淡淡的血跡時,黃某傻了眼。
陳雲江心細如髮的這一最美瞬間讓辦案民警們直呼「神了」。「這滴血跡太難發現了。」陳子豪激動地回憶,黃某的內褲是深色花紋的,血跡很淡,淡到和花紋幾乎融為一體,不仔細看很容易就放過了,陳雲江硬是對著燈光一個細節一個紋路地認真比對,最終讓證據開口「說了話」。關鍵性的證據一經發現,再去質問黃某,他立馬和盤託出自己殺害小女孩的犯罪事實。
在案件陷入膠著時找到突破口給犯罪分子以致命一擊對陳雲江來說絕不是個例,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讓他戰果纍纍。
死死守在抓捕現場,一眼鎖定嫌疑人
陳雲江的一雙「火眼金睛」,不僅獲得了一同審訊民警的高度讚揚,更是帥到了一起參加抓捕的戰友,特別是對涉黑團夥「菸酒幫」案組織者之一李震的抓捕,陳雲江的表現讓眾民警記憶猶新。
2018年1月的一天,10℃的溫度,海口一菸酒行門前蹲守著幾個與天氣格格不入的「短袖」警官。不冷嗎?顯然不可能,原來證據摸排組組長陳雲江和同事下午2時許原本正在局裡開案情分析會,突然接到了李震可能在海口出現的線索,幾個民警來不及拿件外套就往樓下狂奔,駕車近3個小時來到李震可能出現的菸酒行。由於該菸酒行只有一個出口,且裡面情況和人員都很複雜,加之李震多年的反偵察意識,萬一被對方的眼線「通風報信」再想抓捕就難了。現場顯然不適合強行進入,守住唯一的出口是最佳選擇。陳雲江和同事們只能全神貫注等待。直至晚上9時許,一群人醉醺醺勾肩搭背著從菸酒行出來,在10餘個人中陳雲江一眼便鎖定了李震,說了一句「行動」後和同事一起上前將李震控制住。風雨中他們已蹲守4個多小時,全身幾乎溼透了。
「陳隊比我們年長近20歲,沒有一刻自己退下讓我們頂著,他『火眼金睛』又身先士卒的樣子真帥。」參與抓捕李震的民警們紛紛稱讚說。
當記者再次問道陳雲江抓捕時克服的困難,他卻笑了笑說公安工作都是這樣,大家都很辛苦,功勞是屬於大家的。至於為何能在人群中一眼鎖定李震,他坦言李震的照片每個細節他都研究得透透的,所以能一下子把他「揪」出來。
陳雲江(右一)在辦理案件
2018年6月11日,經過不懈的努力,陳雲江和專案組成員一舉抓獲了「菸酒幫」團夥成員20人,並成功偵破「菸酒幫」5個團夥系列販毒案件108起。在2019年4月11日一舉抓獲「鵬輝幫」團夥成員13人,並成功偵破「鵬輝幫」3個團夥系列販毒案件28起,徹底斬斷從海口、萬寧、澄邁流入五指山市的販毒通道。
嫌疑人側頭戴帽子瞬間,被他「釘」在心裡
2017年5月,陳雲江和同事協助省公安廳辦案民警抓獲一命案在逃嫌疑人,一雙「火眼金睛」再次震撼到了同事。
民警陳子豪告訴記者,嫌疑人住在城郊交界處的一居民房內,抓捕當天下午打摩的準備買日常用品,雖然警方早早布控在嫌疑人家門口,但嫌疑人從出門開始便拿帽子等物品擋住臉部,
陳雲江死死盯住嫌疑人,在其側過頭戴安全帽的一瞬間,迅速與心中研究了千萬遍的嫌疑人照片匹配上,「追!」警車死死跟著嫌疑人乘坐的摩託車,嫌疑人一下車就落了網。
「蹲點的時候我瞥了一眼陳隊,畫面像靜止了一樣,他的眼裡只有前方的目標,專注的樣子真讓人敬佩。」陳子豪道出其中艱辛,原來每一場抓捕都至關重要,一旦抓錯了人嫌疑人很容易就逃脫了,陳隊多年如一日一絲不苟,能一眼鎖定正確目標得益於日積月累的辦案經驗和細緻縝密的性格。
陳雲江的「火眼金睛」,也為他的從警生涯增添多抹亮麗色彩。2012年以來,他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次以及全省禁毒三年大會戰先進個人。帶領禁毒大隊先後榮獲全省禁毒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十九大安保戰時集體三等功和全省禁毒三年大會戰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先進集體,全省禁毒三年大會戰禁毒標兵單位,全省模範公安基層單位以及2019年度集體二等功等榮譽稱號。
陳雲江在走訪群眾
「我也沒什麼特別的,做的也是一名普通民警應該做的事,今後我會繼續身先士卒、迎難而上、銳意進取,衝鋒在打擊違法犯罪的第一線。」陳雲江說。
【來源:海南法制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作者/來源:瀟湘晨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