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貴州、湖南、廣西交界處的侗族聚集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自稱是死後轉世,能夠清楚地記得前世的事情,有的甚至與前世親人再續前緣。這些人被稱為再生人。近年來,來自國內多所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對此現象進行深入研究,至今尚無定論。當地官方希望「在目前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情況下,保持再生人的神秘感。」並藉此推動當地旅遊業發展。(6月19日《新京報》)
當地篤信存在「再生人」,甚至形成了一個再生人群體,包括民間到地方政府,都對這種現象深信不疑。當有外界對此表示質疑時,地方政府甚至公然表示不滿。
通道縣坪陽鄉有目前所知世界範圍內最為龐大的再生人群體。看看產生這一再生人群體的背景:坪陽鄉聚居的是侗族人,而侗族信仰萬物有靈,此處又是閉塞而貧窮的邊遠山區,百姓世代居住於此。周而復始無多改變的生活,容易讓人產生延續前人軌跡循環往復生活的印象,而民間習俗、迷信觀念,都容易讓當地居民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就是前人轉世投胎呢?佛教相信轉世投胎,中國人受到佛教影響甚大。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一些人難以接受生離死別,可能在對已逝親人的思念中,產生錯覺,將一些新生兒當成親人的轉世投胎。《紅樓夢》中賈母曾透露過為何獨寵賈寶玉的原因,「我養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個玉兒像他爺爺。」很多人希望已故親人仍然活在人世,或是依然能看到他們的影子。
而當地官方力挺再生人的看法,更有意思,一則,他們在這種環境影響下,很可能也變得相信再生人現象的存在;二則,這讓他們看到機會,想藉此機會拉動旅遊業。實際上,因為「再生人」群體的存在,當地也變得越來越有名,雖然地處偏遠,遠道而來的人卻絡繹不絕。
只是轉世投胎的說辭實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太過虛無飄渺。但當地官方如果處置得當,也無可厚非,就像湖南湘西的趕屍、放盅,雖然已被科學所「解密」,但仍然給湘西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讓一些遊客慕名前來,像在一些影視劇中還常常被借用,而去張家界、鳳凰等地旅遊,也有關於趕屍、放盅具地方特色的歌舞等節目觀看。只是當地政府也不能為了發展旅遊業,對此推波助瀾,政府部門不能不信馬列信鬼神,應該相信科學終究能給出一個合理而科學的論斷。「子不語怪力亂神」,如果政府部門熱衷於渲染再生人現象,那只會讓民間更加對此深信不疑,不利於科學思想在此地的傳播。
雖然這一現象現在無法給出一個合理而合乎科學的解釋,但終究有一天會撥開雲霧。魯迅逝世前不久寫的文章中說「我是到底相信人死無鬼的。」再生人現象,雖然科學還無法給出解釋,但轉世投胎,人死後能再生的說法,實在太過悖逆世間真理。應該從民俗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角度去探討這一迷題,而不是像當地人一樣變成對再生人現象的盲目迷信。而如何讓當地居民脫離貧窮,提高當地居民的文化水平,進行科普宣傳,讓貧窮不再世代相傳,讓科學戰勝迷信,「再生人」或許也就不再出現。(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