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雲月聊三農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甜櫻桃對氣候條件要求較特殊,喜溫暖不耐寒,要在氣候溫和,早春氣溫變化不劇烈,夏季涼爽乾燥、光照充足、溫暖期不過長,冬季不太冷,特別是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地區發展甜櫻桃。栽植區北界,要在小氣候好的地塊建園。氣候條件是一個地區露地能否栽植甜櫻桃的決定因素,其中包括:年平均氣溫,生長季節平均氣溫、積溫,秋冬變溫幅度與時期,即寒流出現的早晚與強度,冬季最低溫度及其出現與持續的時間,春季氣溫變化劇烈程度、是否有晚霜凍、倒春寒,夏季高溫值,還有風災、雹災等。
甜櫻桃適宜的氣候條件是:年平均氣溫10℃(7~12℃)左右,歐美等世界大櫻桃栽培地區一般年平均氣溫為13~14℃,俄羅斯抗寒甜櫻桃重點產區年均氣溫6.7℃;一年中日均氣溫高於10℃的時間為150~200天;4—7月平均氣溫為18℃。開花期12.6~15℃,溫度過高會引起徒長、病蟲害加重、果品質量下降。萌芽期適溫7.4~10℃,開花期12.6~15℃,果實成熟期20℃左右(18~22℃);有效積溫3000~3700℃,其中果實發育期需有效積溫200~300℃;打破休眠需冷時間:0℃以下甜櫻桃需862小時、酸櫻桃需1272小時,7.2℃以下甜櫻桃需733~1440小時、酸櫻桃需2560~2787小時;最低溫度,一般認為冬季臨界溫度為-20℃,當氣溫降至-20℃時即有凍害發生,-25℃時凍害嚴重,但實踐證明這個指標不是產生凍害的唯一限制因素。
2001年1月遼寧瓦房店市最低氣溫-28.3℃,桃樹成批死亡,甜櫻桃很少凍死;俄羅斯主產區最低氣溫-34℃,甜櫻桃正常生長。所以-20℃不是絕對臨界溫度。低溫出現得早,樹體尚未深休眠,持續時間又長,凍害重;低溫出現得晚,樹體已打破休眠,凍害也重;低溫出現在寒冬,樹體深休眠,凍害則輕。不同的器官和組織,發生凍害的臨界溫度明顯不同。根系,在晚秋地溫-8℃以下,冬季-10℃、早春-7℃以下會遭凍害;花蕾著色期,氣溫-5.5~1.7℃發生凍害,-3℃的環境下4小時內會全部凍死;開花和幼果期,-2.8~1.1℃發生凍害。
同樣低溫,下降速度快慢對樹體影響明顯不同,如花芽,當氣溫緩慢降至-20℃時有3%~5%受凍,急劇降到-20℃時則有96%~98%受凍;變溫幅度大則凍害重,1997年11月15日氣溫最高15℃,16日晚-15℃,大風雪,溫度突然下降30℃,遼寧大連與山東地區的大櫻桃凍害都十分嚴重。要特別強調的是,大櫻桃萌動早開花早,最易遭倒春寒、晚霜凍危害。春季天氣變化無常,2001年3月27日降雪降溫,山東煙臺至泰安花芽受凍,減產約50%。
大風和沙塵損傷更大。如果只是短期霜凍還可以預防,要是晚霜加大風沙塵,就不易戰勝,如甘肅蘭州冬季低溫僅-15℃左右,只看氣溫完全可以栽植大櫻桃,但因有晚霜和大風沙塵損毀花器,花而不果,發展大櫻桃就很難。大櫻桃為淺根果樹,垂直根不發達,水平根長,鬚根多,主根少,固地性最差;樹冠大易招風,葉片大而薄易撕裂,所以最不抗風。一場大風颳來,葉片破碎,花瓣柔爛,樹體倒伏,損傷嚴重。嚴冬大風會使凍害加劇,早春大風會加重抽條和花芽凍害,花期乾熱風會吹乾柱頭,縮短花期,影響坐果,夏秋颱風會倒株死樹。風雨交加的夏季,土壤水分飽和,大風將樹冠搖來搖去,使根頸處土壤形成杯狀,折根傷樹,輕者倒伏,重者拔起。
大櫻桃是喜光植物,光照是十分重要的生態條件,其中甜櫻桃比酸櫻桃對光照的要求更強。適宜的年日照時間是2600~2900小時。光照差時,外強中弱,枝條細瘦,花芽不充實,減產降質。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是作者雲月聊三農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