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後期,由於大陸蘭界對國際蘭花市場缺乏了解,國際蘭販就趁機通過香港蘭販在國內各地尋招代理,將我國稀有的蘭科資源大量偷運到國外,造成了我國蘭花資源的大量流失,使一些珍貴的蘭花資源遭到毀滅。生長在浙江舟山群島和浙南山區的風蘭,就在此時遭到了滅頂之災。筆者見證了這場風波。
風蘭,又稱富貴蘭,是一種氣生蘭。植株高8-10釐米。莖長1-4釐米,稍扁,被葉鞘所包。葉厚革質,狹長圓狀鐮刀形,長5-12釐米,寬7-10毫米,先端近銳尖,基部具彼此套疊的V字形鞘。能開粉紅和白花。葉上有時也能鑲邊、出現縞和虎斑。
臺灣某蘭商是走私風蘭的幕後指揮者,他通過香港某蘭販帶著樣品到大陸各地考察蘭花資源。當他們得知在浙江舟山群島的小島石巖上長有風蘭時,起先以每公斤(約五六十苗)10元的「高價」收購。為減少風蘭運輸時間,保證風蘭新鮮,蘭商就用飛機空運至深圳,再偷渡到香港。當時,浙江一些蘭農見有利可圖,到舟山,組織海島漁民以每公斤4元的價格收購,當地漁民就開著漁船到處採挖。據參與採挖的蘭農介紹,經幾百年繁殖,當時有些舟山礁石小島上整個島上都是風蘭,象草皮一樣布滿整塊巖石上。一拉就是一大片,一兩小時就能裝滿一漁船。當時是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鼓勵農民用農產品創外匯,農民為這些「無用小草」能買錢而興高採烈。一些蘭農與漁民誤認為這是「改革開放」給他們的好處,也有幾位不幸者採挖時不小心落海身亡。
這樣,隨著一船船風蘭的運走,海島的資源越來越少。香港蘭販的收購價格也越來越高,最後一直漲到了每公斤200元,海外還是供不應求,但這時島上再也找不到了風蘭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筆者到了舟山群島最東面的東極島上考察時,發現周邊的小島上也幾無風蘭了。
當海島資源破壞眙盡後,境外蘭商的目光又投向了浙江南部麗水地區的大森林。那兒原始森林的大樹樹皮上也長著風蘭。經過掠奪性的採挖,浙江的風蘭終於遭到了徹底的毀滅。
從中國大陸流出去的原種風蘭,大都到了日本和韓國。據說有幾十個珍稀品種。在風蘭的國際市場上,有的品種已賣到高達數千美元一苗。即使最普通的風蘭每苗也要賣1美元。國內的蘭展上偶爾也會看到的普通風蘭,一問也要賣5元到10元一苗了。
總第153期
更多請進入《藝蘭網》
www.orchid-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