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蘭種類:
園藝上我們常聽到某某風蘭稱呼,是萬代蘭族是分布非洲、亞洲、大洋洲與澳洲的單莖類附生蘭,其中包括主要產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和印度洋島嶼的二個亞族,這包括船形風蘭亞族Aerangidinae和非洲風蘭亞族Angraecinae,另外亞洲和大洋洲仙人指甲蘭亞族Aeridinae附生蘭類,其花主要開白色或綠色,花唇瓣基底部下方內凹有長長凸出管狀物,一般稱為「距」,距為一封閉管狀物,底端有儲藏花蜜,藉此吸引昆蟲來為蘭花授粉,此類蘭花園藝上常稱某某風蘭,但也不是所有有距蘭花都稱為某某風蘭,這點有點混亂,在園藝上已經通稱某某風蘭,已經成為通稱,用直接屬名翻譯反而沒人聽懂,所以大家也習慣了約定成俗通用名稱。
1. 非洲風蘭:
大部分風蘭品種產於非洲,這類風蘭原生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和印度洋島嶼,歐美稱為Angraecoid orchids,是指分類學下二個亞族,船形風蘭亞族(Aerangidinae)及非洲風蘭亞族(Angraecinae)。
(1). 船形風蘭亞族(Aerangidinae):
在分類學有學者認為跟Angraecinae是同一個亞族是同義詞,其下有36個屬約300個品種,其代表屬為空船蘭屬,這個群體具有單一習性附生蘭花,具有細長的距,有二個花粉塊,靠蛾類傳播花粉,是馬達加斯加斯島特有蘭花。
(2).非洲風蘭亞族(Angraecinae):
下有18個屬約有360種,其植株模式為慧星蘭屬,最大一屬約有200多種,花色大多為白色或樸素的黃色、黃綠色,大都具芳香,這些屬的大部分屬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和其他印度洋群島,幾個屬也可以在美洲找到。其中有名代表種為大慧星風蘭,它有更長的距,授粉靠蛾類昆蟲。
以上亞族,在園藝上常見有「船型風蘭屬」、「擬風蘭屬」、「慧星蘭屬」、「裘美麗蘭屬」、「莎嬪妮可妃風蘭」等屬。
2. 亞洲和大洋洲島嶼風蘭:
亞洲和大洋洲島嶼風蘭則分布零星種類較少,這些地區產是指甲蘭亞族Aeridinae下有長距類風蘭,主要包括日本風蘭屬、白點蘭屬、管唇蘭屬、克莉絲汀蘭屬等蘭屬。其種類詳細介紹如下:
日本小風蘭Neof.falcata和Neof.屬下品種,Neof.屬下目前發現共有三個種,日本小風蘭除了產於日本外韓國、中國大陸的華北、華南、雲南也有,還有菲律賓特有的白花風蘭,是屬於小型優美蘭花,原生的風蘭,白點蘭屬稱為風鈴蘭屬,此屬約143種,包括蘭嶼原生特有種紅頭蘭其唇瓣底部有略下突的距,同樣與風蘭具有距構造,但沒有形成管狀物,也不稱作為風蘭。
其囊狀唇瓣又稱囊唇蘭、管唇蘭,學名為kotoense是紅頭嶼產的原生種意思,其花具有強烈杏仁香味,由於植株形態與原生蝴蝶蘭相似,早期民國四、五十年代蘭商常以紅頭蘭冒充山採蝴蝶蘭販售,但由於過度採集,現在在野地難見其蹤跡,現在看到紅頭蘭都是人工繁殖。菲律賓也產與紅頭蘭同屬管唇蘭屬但不同種,植株形態相似,花朵稍大顏色帶點乳黃,花序較散不集中,香味較淡,也有進口此蘭販售,俗稱菲律賓紅頭蘭。
另外還有越南產的一種風蘭,克莉絲汀風蘭又稱克莉絲汀蘭此花一屬一種,1993年由捷克植物學家Jiri Haager在越南南部地質考察發現此蘭花,以埃裡克·克裡斯滕森名字命名,以表彰他與亞歷山大的蘭花共同合作。
它花期在夏季,花只有2.5公分綠花白唇,有淡香,唇瓣邉緣呈細齒狀,唇瓣開口大呈喇叭型,後端有短距,距有花蜜,本以此吸引昆蟲進入唇瓣裡面短距採蜜,但自然界螞蟻,非常聰明從後端距咬破,吸取距裡的蜜,這是有趣現象,克莉絲汀風蘭為此演化新的型態花型或防衛措施呢?或者螞蟻這種行為並不影響到它的繁殖?種種自然界演化是相當奇妙,往往演化變化往往超乎人的想像,克莉絲汀風蘭巿面上常見,夏天開花綠花白唇,在炎熱夏天有清涼之感,它在2012年時被歸為萬代蘭屬。
3. 其他地區:
美國南佛羅裡達、中美洲巴哈馬、古巴及西印度群島產無葉的風蘭屬Polyrrhiza,其下有四種以綠色長根進行光合作用,其中有名品種有幽靈蘭之稱,產於人跡罕至沼澤地區,由於其植株無葉,根一團附著於樹幹,開花看似浮於空中,稱其幽靈蘭,其花似青蛙,淺綠色有淡香,人工難以種植,數量稀少,屬於頻危物種,此稀少種只能見其圖片,真花難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