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來到餘笙夜南吟,樹莓品種分類以及特點。樹莓品種分類,樹莓,在分類學上包括樹莓和黑莓,樹莓和黑莓同屬,但分屬於不同的亞屬。樹莓屬於空心莓亞屬,黑莓屬於實心莓亞屬,都是懸鉤子屬植物,(1)按果實顏色分類,我們可以將樹莓分為四種類型,即:紅樹莓、黃樹莓、黑樹莓和紫樹莓。(2)按結果習性分類,樹莓又可分為單季樹莓和雙季樹莓,單季樹莓俗稱單季莓,又叫夏季樹莓或夏果型樹莓。
當年生枝不結果,只有在越冬後,第2年初夏才能結果,其特點是果實較大,豐產,但冬季必須埋士防寒,雙季樹莓又叫秋果型樹莓。當年生枝的上部及頂端在初秋結果,結過果的枝越冬後,第二年初夏在下部又結第二次果。冬季如果將老莖從地面剪除,第二年的秋果產量會更高,還可免除冬季埋土之芳。不同樹莓的特點,1.紅樹莓,樹勢較強,樹高1.8米左右,叢生,鮮果寶石形。
漿果圓球形,深紅色,甜香味濃,品質好。花託上小漿果排列疏鬆,很容易與花託分離,兩性花,雌雄同株,自花結實,當年生枝條綠色,基部有少量軟刺,葉背銀白色,嫩葉紫紅色,漿果含可溶性固形物7.5%~9%,6月下旬至7月上旬開始成熟,植株櫱力強,抗旱力強,豐產,單株從可結果3千克,每畝產750~1500千克。2.黃樹莓,樹勢較強,蔭芽力中,成枝力中,基生枝較少。
有少量抽生分枝,節間5~6釐米,休眠期基生枝呈淺黃色,當年抽生花序長50~75釐米,著生少量的短刺,自花結實。果實均勻,較大,7月上旬分期成熟,平均單果重2.4克,果實呈長圓形,不耐貯藏,成熟後果實呈黃色。果實含糖6.6%、酸1.59%、蛋白質1.15%,每100克果實含往生素C24毫克,品質上等,香味濃,深受消費者喜愛。
葉淺黃綠色,葉背有茸毛,帶有少量短刺,葉面皺褶較深,葉緣鋸齒細,葉形較尖,葉尖向下。抗寒抗病力強。產量較高,每畝1000~1500千克,對土壤要求一般,不喜肥力過高的土壤,適宜作搭配品種栽培或大面積發展。3.黑樹莓,樹勢生長較強,萌芽成枝力較強,基生枝少。匍匐生長,當年可生長3米,節間68釐米,芽較小,休眠期基生枝呈紫色。
表皮帶有較厚的白粉和硬刺,當年抽生花序長40~60釐米左右,果柄密生小刺。自花結實,果實較小,呈圓頭形。7月上旬成熟,平均單果重1.9克,果實較硬,耐貯運。起初著色為紅色,成熟後呈黑色並帯有光澤,果實含糖5.73%、酸1.31%、蛋白質1.549%,每100克果實含維生素C30毫克。品質上等,香味濃,可供鮮食和加工,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灰白色並帶有茸毛。
葉緣鋸齒細,葉尖向下。抗病抗寒力強,產量較低,每畝400~750千克。4.紫樹莓,樹勢強,萌芽成枝力強,節間5~7釐米,芽較大,休眼期基生枝呈紫紅色,表皮帶有硬刺,分布較密並帶有白粉,當年花序生長50~80釐米,果柄帶有小刺,自花結實,果實中等。7月中旬分期成熟,果實呈圓頭形,平均單果重2.1克,果實軟,不耐之,成熟後呈紫色,果表面有一層茸毛。
果實含糖8.5%、酸2.08%、蛋白質1.33%每100克果實含維生素C20毫克,香味一般,葉表面深綠色,皺褶較深,葉背灰白色並有茸毛,葉脈帯有小刺,葉緣鋸齒細,葉尖向下呈錐形,抗寒抗病力較強,每畝產量1250~1750千克。5.雙季莓,基生枝及櫱根苗在形成的當年即在其上部頂端形成花芽,並開花結果,花期8月,9月成熟,可不斷採收,直至霜凍來臨為止。
越冬期間結果枝上部乾枯,來年春從枝條中部(即上年未結果部分腋芽中)抽出結果枝開花結果,果實在7月上旬開始成熟,因在夏、秋兩季產生果實,故稱雙季樹莓。該品種也可作為單季品種栽培,方法是果實採收後,將地上部分結果枝條全部剪除,可不用埋士防寒,來年的基生枝即可結一季果實。主要樹莓品種,1.紅樹莓品種,哈瑞太茲(中林18號)品種來源美國。
適合我國大規模種植,該品種基生枝平均長度1.12~1.5米,品質好,穩產,平均單果重3.02克,最大果重3.9克。單株結果量平均為0.66千克,畝產量可達1000千克以上,該品種果實糖度高,鮮果糖度平均為13.7%,硬度大,品質好,適合鮮食,9月中旬成熟,直至霜凍,行株距1.8米×0.5米,每穴內雙株雙行,畝用苗1480株。託拉米(中林38號),品種來源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果型紅樹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