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鳥朝陽紋牙雕
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博才少年。
點擊音頻,和我一起聆聽歷史叭~
今天小編帶大家繼續走進浙江省博物館,去了解鎮館之寶——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它也叫「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藝術珍品。
這就是牙雕喔
這件牙雕長16.6釐米、寬6.3釐米、厚1.2釐米。
▲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
這麼大塊的牙雕,你們猜猜是誰的牙齒呢?沒錯,它是大象的牙齒。
▲ 象牙
牙雕正中間由五個大小不等的圓圈構成同心圓,最外面一層刻有類似火焰的紋飾,看上去像一個太陽。圓圈兩側刻有兩支鳥,鳥頭相對,面向太陽,仿佛在鳴叫,而且兩隻鳥還是對稱的。牙雕四周鑽有六個小圓孔,邊緣有線條流暢的羽狀紋,有人推測它是一種樂器,但並未得到證實。
▲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紋樣圖
這件牙雕出土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該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和之前小編講的半坡遺址是處於同一時代的。
▲ 河姆渡遺址
而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遊以南的一種較早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距今約有7000年的歷史,因1973年第一次在浙江餘姚的河姆渡鎮被發現而得名。
河姆渡文化
雙鳥朝陽紋牙雕
一起去看看遠古時期的人類文明叭
河姆渡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原始藝術品,造型獨特,內容豐富。
主要有象牙雕刻、陶器紋飾、鳥形圓雕等,尤其是象牙雕刻,線條流暢,造型美觀,令人嘆為觀止。這些精緻的藝術品雖然是氏族的共同財產,但只有氏族首領才有權利使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圓雕鳥形匕
河姆渡的藝術主要體現在雕刻上,雕刻主要包括兩種:一種為圓雕,它講究立體感和光感;一種為線刻,講究平面感,重視線條本身的韻味。
這件牙雕就是採用的線刻手法,仿佛不是用石刀刻的,而是用毛筆畫的。線條不僅流暢,而且輕重、粗細均勻有致。
最為精彩的是牙雕上鳥嘴的曲線,剛勁有力,表現了嘴的堅硬銳利,其次是鳥頭部的輪廓線,圓轉自如,流暢自然,一氣呵成。
▲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紋樣
這種表現手法不禁讓我們想到了中國畫,中國畫的線條之美說不定就可以追溯到這幅雕刻呢。
圖騰文化
為什麼古人會在牙齒上雕刻鳥和太陽的圖案呢?
究其原因我們發現河姆渡居民屬於東夷族,他們以鳥作為圖騰。
▲ 鳥圖騰文化
因為鳥能飛,古人覺得鳥有通天的作用,所以特別崇拜鳥,將鳥視為神物。在古代,人們將鳥稱為「玄鳥」,玄鳥是母性的象徵,這也符合當時河姆渡時期母系氏族社會的性質。
去過金沙博物館的同學,是否記得裡面有一個文物叫「太陽神鳥」,上面也是鳥和太陽的紋飾,說明古人對鳥和太陽的崇拜一直延續下來了。
▲ 成都·金沙博物館·太陽神鳥
這件牙雕圖案布局嚴謹、雕刻技術嫻熟、形象逼真傳神,是河姆渡原始藝術的精品。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
它反映了當時象牙工藝的最高水平,為研究古人對鳥和太陽的崇拜提供了寶貴資料,堪稱曠世瑰寶。同時,它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還曾被選為中國郵票的圖案。
▲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郵票
好了,今天的博才少年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