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將建成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儲氣罐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訊:據華商晨報報導,身高32米、體溫零下163攝氏度。

 

    它便是位於瀋陽市大東區八棵樹地區、建成後全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罐。它建成後,將用來儲存夏季運來的天然氣,以便於彌補瀋陽冬季的供氣缺口。

 

探訪:「儲氣罐」猶如大冰箱

 

    昨日,記者探訪了這個將是全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罐。

 

    在東望北街西側,一個和附近10層建築高度差不多的鋼鐵製巨型圓柱體建築引起記者注意,它就是正在建設的「超級儲氣罐」。

 

    負責施工監管的瀋陽市燃氣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座燃氣儲罐高32米,直徑20米,目前儲氣罐近80%的建築已建完,施工人員正在對儲氣罐封頂並對地下相關管網和配套設施進行最後的改造調試。

 

    記者隨後進入儲氣罐的內部,在圓柱形的巨型儲氣罐中,還平均分布著10個小型圓柱體儲氣罐,猶如巨型儲氣罐的孩子。

 

    據悉,這10個小儲氣罐是大罐的子罐,建成後液化天然氣將全部儲存在10個小罐中。「因為小罐內的溫度需要零下163攝氏度才能保證天然氣呈液態,所以外面的大罐特地採用了一種特殊的保溫材料,就像一個大冰箱,無論春夏秋冬都能使小罐內保持同樣的溫度。」

 

    沈冬季日缺氣10萬立方米

 

    來自瀋陽市燃氣部門的調查顯示,目前瀋陽市燃氣每天常規氣源的供氣量為90萬立方米,供應全市130萬民用戶和3000工業餐飲戶用氣。

 

    而隨著瀋陽市工業產業的集群式發展,冬季瀋陽市燃氣需求量將達到100萬立方米。

 

    瀋陽市燃氣總公司生產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瀋陽的燃氣供應主要以遼河油田和撫順礦井氣為主,近兩年燃氣部門還通過汽車運輸的方式從吉林油田向沈運氣。

 

    「由於近年來瀋陽的用氣需求持續增長,每當冬季採暖期到來沈城用氣仍存在10萬立方米的缺口。」該負責人說,經過近半年的前期籌劃,瀋陽市燃氣部門於今年1月份開始修建這座全國儲氣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氣罐。

 

    可維持沈正常供氣近兩天

 

    瀋陽市燃氣總公司生產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座「超級儲氣罐」共投資2500萬元,可儲存25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氣,氣化後將達到150萬立方米。

 

    這意味著,如果沈城其他供氣源完全停止運行的話,單單這座「超級儲氣罐」就可以保證全市正常供氣近兩天。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超級儲氣罐」於今年9月建成後,國內液化天然氣儲罐容積的最大值將再提高750立方米。

 

    「儲氣罐建成後,我們將在夏季通過陸路運輸的方式從新疆引氣儲存至儲氣罐中,在冬季對瀋陽的供氣缺口進行補充,徹底改變近年來瀋陽市供氣緊張的現狀。」該負責人說。

 

    安保:投入400萬元防火

 

    作為全國容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罐,「超級儲氣罐」的安全如何保證?

 

    對此,瀋陽市燃氣總公司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在選擇儲氣罐地點時,燃氣部門專門選擇了附近民宅較少的大東區八棵樹地區。

 

    另外,除了日常安保投入外,燃氣部門專門從總投資額中拿出400萬元購買防火材料並用於儲氣罐周邊的消防保障。「我們在儲氣罐附近建立了一個容積約6000多立方米的消防水池,這麼大的水池在全市消防案例中也是很罕見的,可有效保障儲氣罐的安全。」瀋陽市燃氣總公司生產處副處長王坤最後說。(記者 陳軍)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油建成全國單廠最大天然氣電廠
    9月22日,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其旗下氣電集團中山嘉明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嘉明」)天然氣發電機組累計發「清潔綠色」電量超400億度,連續安全運營超5100天(約14年),創造了國內同類電廠連續安全運營記錄。目前,中山嘉明基本建成全國最大單廠天然氣電廠,總裝機容量達240萬千瓦。
  • 新款斯柯達明銳將推出G-Tec版 帶儲氣罐燒天然氣
    大眾集團曾宣布將取消旗下車型的天然氣(CNG)版本,但這並不意味著大眾集團旗下的其他品牌車型也將取消CNG車型,日前斯柯達宣布將在今年秋季推出130馬力的新款明銳G-Tec車型,該車型搭載了1.5升四缸發動機,燃料為天然氣,WLTP循環下天然氣消耗量為百公裡3.4至3.6千克,相比採用汽油為燃料情況下,採用GNC天然氣作為燃料
  • 中山建全國最大天然氣發電廠
    建成後,中山嘉明電力橫門電廠裝機總容量將達到230萬千瓦,進入廣東省主力電廠前十名之列,並成為全國單廠規模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該項目採用先進的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電供熱,具有效率高、起停快、調峰能力強、清潔環保等優點。在滿足區域集中供熱需求的同時,將加快取代小鍋爐、促進節能減排的步伐,進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 川油人45年的夢想與榮光:建成300億天然氣大氣區
    半個月前的12月14日8時,時代的榮光在此定格:西南油氣田宣布年產天然氣突破300億立方米,我國西南地區首個300億天然氣大氣區終於建成。「覆蓋川渝、聯通全國」的天然氣管網。西南油氣田 供圖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成都溫江將建成全國最大凍存規模的幹細胞庫
    項目一期內的三棟大樓主體建設將於今年年內竣工,建成後該項目內的技術中心幹細胞凍存規模將達到100萬份,為目前國內的最大規模。成都醫學城幹細胞產業科技園項目由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一期投資約6億元,總建築面積為11萬平方米左右,預計將於2016年投用。
  • 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建成 一期總投資四十億
    中新社杭州十二月二十八日電(記者 嚴格)浙江半山天然氣發電工程三號機組近日順利投產發電,杭州華電半山發電有限公司因此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  據介紹,該項目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落實「西氣東輸」工程下遊最大的配套發電項目。
  • 國內單套最大的天然氣等離子制乙炔類裝置將落戶上庫高新區上庫...
    上庫高新區上庫綜合產業園區著眼長遠,著力於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機融合起來,積極推動高科技環保企業與石油化工企業強強聯合,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四川盆地天然氣增幅佔全國增量的52%
    央廣網成都1月5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今天從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2020年,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約565億立方米,較2019年增加60億立方米,增幅佔全國天然氣增量的52%。根據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十三五」資源評價,四川盆地天然氣總資源量38.84萬億立方米,有安嶽、普光、川南頁巖氣等特大氣田,是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最具潛力的盆地,居全國之首。據介紹,2020年,中國石油在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超過335億立方米,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約230億立方米,其中,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生產天然氣318.19萬立方米,佔四川盆地天然氣總量的56%。
  • 四川盆地天然氣年增量超全國一半
    記者從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了解到,從今天四川盆地各油氣生產企業發布的生產數據來看,2020年,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約565億立方米,較2019年增加60億立方米,增幅佔全國天然氣增量的52%。根據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十三五」資源評價,四川盆地天然氣總資源量38.84萬億立方米,有安嶽、普光、川南頁巖氣等特大氣田,是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最具潛力的盆地,居全國之首。目前,在四川盆地進行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企業有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大慶油田公司及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江漢油田公司、中原油田公司、華東油氣公司。
  • 四川盆地獲重大天然氣發現;韓國將建世界上最大液態氫工廠
    好消息:四川盆地獲重大天然氣發現5月5日,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油氣田蓬探1井在地下6376米的震旦系燈影組地層,測試日產天然氣121.98萬立方米,成為盆地內燈影組產量最大的直井這意味著該公司發現一條富含天然氣的新區帶,潛在資源量超萬億立方米,在四川盆地中部開闢出一個新的天然氣戰略接替區。
  • 儲氣罐這些安全隱患,你了解多少呢?
    03/超壓 超壓是導致儲氣罐破壞的因素之一,很多因素都可導致超壓的發生。如儲氣罐選用不合理,選擇儲罐的設計壓力低於壓縮機排氣壓力,壓縮機本體安全洩放裝置或壓力調節裝置失效,儲罐安全閥失效,儲罐長期陽光暴曬,放置在火源區域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儲氣罐出現超壓風險。
  • 能源局發布2020天然氣發展報告:今年將消費約3200億立方米天然氣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建成幹線輸氣管道超過8.7萬千米,一次輸氣能力超過3500億立方米/年;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增速有所放緩,2019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06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4%,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佔比8.4%,同比上升0.6%。
  •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如何重構天然氣市場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天然氣價格雙軌制,城市燃氣企業為什麼會出現嚴重的價格倒掛?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又將如何影響下一步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針對當前行業熱點問題,中電傳媒數據研發中心對話中海油研究總院、規劃研究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許江風,請他為我們透視當下天然氣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 64萬噸生產能力,6月底建成投產!全國最大單體礦銅冶煉體
    64萬噸生產能力,6月底建成投產!全國最大單體礦銅冶煉體 2020-05-08 0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電行業將成為天然氣需求增量最大行業
    在環保政策驅動下,天然氣代煤、與可再生資源協同發展是中國天然氣發電穩步發展的主要動力,預計2035年中國發電用氣量將達到1700億方,氣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4億千瓦,天然氣發電將成天然氣需求量最大的行業,伴隨天然氣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和清潔發電比例的提升,天然氣發電「短板」也將顯著改善。
  • 今冬天然氣缺口至少達48億立方米,十幾倍於2009年氣荒
    無獨有偶,12月9日,中俄位於北極圈內的全球最大的北極LNG項目亞馬爾合作項目一期工程投產的消息同樣引起國內媒體高度關注。一個是管道的加快建設,2020年才能全線投產;一個是遠在北極,我方參股加起來不到30%的項目,這兩則消息之所以前所未有的引起關注,是這兩個項目背後的三個字:天然氣。這個冬天,天然氣一不小心就又搶了風頭。
  • 全國最大蟲草花工廠化生產基地建成投產!
    四川琪英菌業有限公司自2012年入駐我縣現代農業示範區以來,琪英菌業先後建成一、二、三期項目,日生產杏鮑菇120噸,年產量4.2萬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23個省市,實現年產值2.6億元,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單體杏鮑菇工廠化生產企業,更是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標兵和名片。據了解, 2019年9月,琪英菌業正式啟動建設蟲草花工廠化一期生產項目。
  • 天然氣換算表
    2) 續駛裡程比較LNG燃料汽車採用低溫液態儲存方式,能源密度較高,其液化比為1:625,其配置375L車用LNG儲氣罐,儲存量大約234標準立方米天然氣,扣除LNG的蒸發量,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行駛700公裡。柴油車配置280升油箱,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行駛600公裡,因此在續駛裡程上LNG燃料汽車比柴油車要長些。
  • 四川盆地2020年生產天然氣約565億方 「西南油氣田」佔「半壁江山」
    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量居全國之首。根據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十三五」資源評價,四川盆地天然氣總資源量為38.84萬億立方米,發現安嶽、普光、川南頁巖氣等特大氣田,是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最具潛力的盆地,天然氣資源量居全國之首。
  • 重慶渝西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成立 促進重慶天然氣保量控價
    華龍網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消息,今(29)日,重慶渝西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重慶皇冠國際大廈舉行。該公司主要負責渝西天然氣輸氣管網項目的建設、運營和管理工作,按照規劃,未來5年將投資74.5億元,建設天然氣管道551公裡,保障重慶生產用氣,並為全國天然氣保供做出積極貢獻。